【摘要】財經傳媒人才應當兼備新聞專業主義立場、財經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要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具備這些知識和能力,高校有必要對學生進行跨學院的學術教育,利用經濟、管理等學院的專業優勢和師資力量培養其專業知識,利用文學、新聞傳播等學院的優勢,教授其新聞職業理想和道德,並強化其媒體實踐能力,最直接的途徑是以實踐成果考核其畢業成績,形成重視媒體實踐的導向。
【關鍵詞】財經報道﹔人才培養﹔跨學院﹔畢業設計
隨著我國各類媒體中的財經報道分量不斷加大,且日益受到重視,財經傳媒人才如今位置和身價直線上升。數年前,中央財經大學一位教授就曾預言:“在未來15年乃至更長時光內,財經消息將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消息界越來越主要的組成部分,與此同時,優良的財經記者和編輯也將隨之成為最為搶手的新聞從業人群。”[1]傳統的財經傳媒人才培養模式講究“行知”,高度注重在職培訓。例如2011年雄居世界經濟日報發行量排名第一位的《日本經濟新聞》(300萬份),其培養財經記者長期依靠崗位鍛煉和在職培訓:應屆畢業生進入報社后,除接受崗前新技能培訓,半年后還要接受社內進修,第三年和第十年分別還有進修。但是,有著豐富財經新聞從業經驗的清華大學全球財經新聞項目主任周乃蔆博士在一次訪談中則指出:“現在受到新媒體的沖擊,新聞運作的節奏加快,國內外皆然。編輯部不能像以前那樣老木匠師傅帶徒弟,手把手地教新進記者,都想拿來就用,所以學校就負擔起培養財經記者的責任。”在此背景下,高校開展財經傳媒人才培養既擁有了廣闊的空間,更表現為一種社會責任。
與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培養體育等專業性傳媒人才相比,國內開展財經傳媒人才的專業培養起步頗晚,有資料顯示,中央財經大學從1998年開始創辦財經新聞本科專業,在國內仍屬於領先學校。就筆者了解到的信息,當前國內主要立足於財經類高校創辦財經新聞或類似專業,但該專業大多舉辦在新聞學院(或稱傳播學院、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院、社科學院等)內,對於財經知識的培訓仍然顯得不足,這其實是國內新聞學教育存在的通病:新聞學教育產生的緣起是為新聞業界培養具備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的,並且一直沿用的是傳統的師徒相傳的方式,除了由中文專業的教師講授一些基礎課程之外,大多是請業界資深記者編輯入學講授,採用“短平快”的方式進行專業教育,從而形成了許久以來的“重術輕學”的辦學模式。然而由於缺乏深厚的學術底蘊,培養的專業人才往往是后勁不足、根底不深的新聞“工匠”,從而形成了“新聞無學”的尷尬局面。[2]當然也有一些高校在教學上注重財經與新聞傳播的結合,如中山大學招收金融專業碩士生時,其財經新聞方向的碩士生便是由主攻經濟研究的嶺南學院負責,傳播與設計學院介入合作培養,這種模式更有助於學生同時吸收、掌握財經與新聞傳播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有利於今后實踐工作的開展。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也開始了這方面的嘗試,依托學校強大的人文社會科學實力,加強與文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的合作互補,試行聯合培養、融合交流,使學生在校期間就基本具有兩個以上的學科知識基礎。[3]
對於財經傳媒人才的基本素質和技能要求,筆者很贊同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副院長莫林虎的觀點:寫好財經新聞第一是要勤懇,必須對基礎的經濟學、管理學的知識要有較深的懂得,要對國內外財經媒體的情形,以及財經新聞的情形有比較深刻的懂得,在此基礎上,應當去盡可能多的地方、公司或者政府部門採訪﹔第二要有溝通能力﹔第三要對新聞寫作規律純熟應用。[4]為促使學生盡快具備這些知識和能力,高校應當整合不同院系的教學力量,切實開展跨學院模式下的跨學科培養,並且與從事財經傳播的各類媒體進行合作,使財經新聞(或財經傳播)方向的學生走出校門時,就能兼備新聞專業主義立場、財經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等,進入各類財經傳媒后可以快速上手,爭取在短時期內成為獨當一面的骨干。
一、原則:專業理念與專業知識的復合
財經傳媒人才應當是掌握多方面知識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這一點已經成為各界的共識,但對於財經傳媒人才需要擁有的首要能力,不同人士的觀點則不盡相同,核心的爭議在於,是把傳媒人的道義和責任放在首位,還是把專業知識看得更重要。
第一種看法:在當今的財經領域,充斥著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管理者賤賣或侵吞國有資產、IPO騙局、銀行理財產品蒙人、保險公司給投保人設陷阱、基金經理暗搞“老鼠倉”等違法違規行為,以及高管千萬年薪、員工卻衣食不周等諸多不公平現象。當我們的財經記者發現這些問題的時候,應該有一種揭露它們的沖動和使命感——哪怕報社不給評好稿、哪怕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甚至是要自己貼錢也要報道。這種寫作的沖動和激情,就是正義感。[5]持這種觀點的人,無疑把新聞從業者的職業理想、新聞專業主義素質放在第一位。按照他們的說法,財經記者首先是記者,其次才是跑財經的記者,他們第一位的任務是遵循新聞工作者共同的職業准則。
另一種看法:財經消息報道之所以難做,很大程度上在於它的專業性,正是由於這樣的“高門檻”,使得很多記者難以勝任。財經專業知識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經濟類基礎知識,二是對所報道行業或范疇的認識。對於經濟類基礎知識,不斷地自我學習和積聚是基礎的方式,除此別無捷徑。在目前分工日益細化的情形下,選准自己的報道范疇進行專業“深耕”也是十分必要的,對此《財經時報》總編輯楊大明曾給過答案:“參照自己的特長,或者說對於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行業,應用一切可以應用的機遇深入進去,時刻關注該領域的動向,及時歸納總結自己的心得,並經常與業內人士探討,久而久之,對於該領域或行業內產生的財經事件,在報道時,起碼在專業角度方面,可以做到勝人一籌。”[6]的確如此,如今人們認可的財經報道,已經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財政、金融、証券、基金等狹義概念,而是一種相對廣義的“經濟新聞”,它包括政經、產經、財經、公司企業、經濟評論等諸多板塊,與民眾的經濟生活和個人發展都息息相關。因此,在這些人士眼裡,合格的財經記者首先得把財經專業知識弄懂、吃透。實際上,這個觀點在近100年前就已經被提出,我國新聞事業的先驅之一邵飄萍在《我國新聞學進步之趨勢》中提出:“理想的新聞記者,必須政治、經濟、社會諸學,皆有甚深之研究,此外尤當有一二專門,與夫三國以上之言文,再加以多年之實地經驗,則庶幾乎可與世界名記者相伯仲矣。”﹝7﹞
其實,新聞專業主義立場與財經知識都是財經傳媒人才不可或缺的,無所謂孰重孰輕。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新聞傳播系瀨川至朗教授介紹該校新聞研究生培養目標時指出,他們的目標是培養具有高度專業知識的新聞媒體從業者:第一,具備專業、倫理、法律等方面的技能,綜合能力強,適應多媒體、全媒體要求﹔第二,具有高度的專業性,例如法律記者,必須熟知法律﹔第三,突出亞洲特點,即重點培養了解亞洲的日本人,或者了解日本的亞洲人。[8]在高度專業化的媒體人才培養過程中,財經傳媒人才的培養顯然更加復雜,他們通常需要具備多學科專業知識背景、復合素質與技能、良好的新聞倫理與職業道德等,據《華爾街日報》《日本經濟新聞》等國際財經大報的高層介紹,打造一個財經記者通常需要八年,培養一個政治記者需要三年,培養社會新聞記者隻需一年。[9]
由此可見,財經傳媒人才的培養應當基於復合型的學術培養,其中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理想、正義感等的鍛煉和培養,主要依托新聞專業主義的教育而展開,通常需要在新聞傳播學的教育過程中教授、灌輸,而財經領域的專業知識,自然是在經濟、管理等學院學習最為理想。但在以往,我國傳統的財經教育和新聞教育在總體上沒有體現出這樣的合力:財經專業的學生培養目標是向他們傳授較為豐富的財經專業知識,但很少對他們開展文史功底、新聞嗅覺和新聞寫作等方面的訓練,無法有效表達,導致難以把抽象、枯燥的財經專業知識轉化成通俗易懂的新聞報道,往往有一種“茶壺裡煮餃子”的感覺,知曉專業理論和知識卻寫不出好文章﹔而接受了較好新聞傳播訓練、文字和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新聞系和中文系畢業生,卻又受制於對財經知識吃不透、弄不通,寫出來的報道和評論平面化、不耐看,更無法在業界產生應有的影響力。鑒於這些教學特點,高校應當充分整合經濟、管理等財經類學院與文學、新聞傳播等學院的教育資源與師資特色,對於學生進行跨學院的培養,使他們在新聞傳播專業理念與財經專業知識諸多方面都得到最好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夯實自身的素質和技能根基。
二、模式:2+2制的跨學院合力培養
筆者以為,要真正促使學生擁有新聞專業主義立場與扎實的財經知識,現有的培養模式很難奏效,因為在某一固定的學院內接受培訓,學生很容易形成一種思維:我是這個學院的,隻有他們能管理我,我要按照他們的規矩學習。而對於參與合作培養的其他學院的教師提出的學習要求等,這些學生往往採取應付舉措,而這些教師也不免感覺自己是幫忙的、陪襯的,不自覺地降低教學要求,使學生無法獲取充足的知識和技能。
要徹底變革舊的培養模式,較為可行的辦法是實行2+2制,將學生置於兩個不同的學院(系)內,嚴格按照所在教學單位的規范,保質保量完成學習任務,從而獲取必要的知識和業務技能。從理論上說,其操作模式可以有多種,既可以在學習經濟、管理等專業的學生中選拔出合格者,先在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習兩年,然后在新聞傳播專業學習兩年﹔也可以讓學生先學習新聞傳播、中文寫作等專業或方向,掌握新聞傳播方面的基本技能,然后經選拔進入經濟類專業學習,補充財經方面的專業知識。不過,考慮到知識的學習應當在前、技能掌握在后,並與實踐相銜接,因而第一種模式更現實,也更便於操作。
這種培養模式的優勢以及難點,都在於學生切實在不同的學院受訓,而且嚴格按照所在學院的教學要求進行培訓,尤其是后兩年的跨學院學習階段更應該如此。考慮到這些學生前兩年完全沒有接受另一新學科的專業知識,在課程設置上可以跟一直學本專業的學生有所區別。例如原來學經濟的學生轉入新聞傳播學專業后,不必跟一直學新聞傳播學的學生安排完全相同的課程,在課程的側重點、進度等方面應適當靈活處理,便於他們順利進入角色,但總體目標、專業技能的要求則不能降低,尤其是新聞專業主義的立場和傳媒工作者“鐵肩擔道義”的品格,必須在后兩年的學術訓練中認真灌輸,使他們准確把握財經傳媒人員最重要的品質。同樣的道理,這些學生前期所在的學院也應該充分考慮到他們后兩年要進行跨學院的學習,在前兩年的教學活動中盡量把他們需要儲備的專業知識、技能等傳授給他們,為此有必要將部分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課程提前,使他們前兩年最大限度地掌握必備的財經專業知識,或者是相應的新聞傳播技能及思維方法。
三、考核:以實踐成果評定畢業成績
財經新聞或財經傳播專業培養的人才應是直接服務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踐型人才,他們是否合格最終要靠社會實踐來檢驗,高校的培養過程也應充分顧及這一點,盡快讓學生與社會實踐接軌,最有效的途徑是強化學生在校期間的實踐能力。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副院長莫林虎介紹該校財經新聞本科專業的辦學經驗時稱,自開辦之初,他們就強調教學與新聞業界的結合,聘請財經新聞界的資深人士來校授課,並與《中國財經報》、中央電視台等媒體建立了聯系。實際上,讓學生真正進入財經類媒體,在實際工作中接受鍛煉,是培養財經傳媒人才最切實可行的辦法之一,高校不僅應當積極鼓勵他們參與媒體實踐活動,更要從制度層面設計出激勵舉措,最有效的途徑是要求學生以實踐成果、畢業設計參加畢業答辯,作為其獲取畢業成績最主要的依據,把他們“推”到媒體實踐的第一線。
在校期間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對於財經傳媒人才而言具有更加特殊的意義。與體育、娛樂、社會新聞等不同,財經新聞通常不是動態新聞,絕大部分重頭財經報道是記者長時間觀察、思考后的產物,而當前諸多媒體實行的“三個月定生死制度”(在許多媒體,新員工進入媒體的前三個月為試用期,如果在此期間不能完成工作定額,或者其工作成果在部門、媒體內始終落后,通常就得被迫離開)又迫使畢業生快速上手,不允許“厚積薄發”“慢工出細活”,因此畢業生最有效的應對方法是通過在校期間的實習和實踐活動,掌握較強的財經報道技能,避免在殘酷的就業競爭中被淘汰。
要求學生以實踐成果參加畢業答辯,作為獲取畢業成績的主要依據,在成都高校,特別是新聞專業本科畢業生中已經推行多時,四川大學率先推出這一思路,2010年四川大學新聞系有3名本科畢業生選擇用新聞作品代替傳統的學位論文,並且全部答辯通過,獲准畢業﹔而成都體育學院新聞系實施的此項改革得到了更多學生的響應,該系2007級106名本科畢業生中,有37人選擇畢業設計,而一年后的2008級102名本科畢業生中,更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選擇了畢業設計。結合財經報道的特殊性,可以要求畢業生將財經深度報道、財經評論等體現個人思考、獨立見解的作品作為畢業設計,提交畢業答辯,但對於部分選擇考研究生、進一步深造的同學,經過申請后也允許他們做畢業論文,即制定出“畢業設計為主、畢業論文為輔”的畢業考核模式,真正體現重視媒體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媒體工作能力的導向。
參考文獻:
﹝1﹞鄭春峰,劉麗琴.財經報道的宏觀視野和中觀視角[J].中國記者,2006(11).
﹝2﹞牛炳文,王春玲.探析當前新聞學教育專業的矛盾[J].新聞愛好者,2012(6下).
﹝3﹞李南.“融合教育”觀下的新聞教育改革[J].新聞愛好者,2012(3上).
﹝4﹞陳立敏.論財經記者的素質要求[J].新聞愛好者,2008(1).
﹝5﹞蒲繼東.財經記者應具備的四項基本素質[J].新聞窗,2011(4).
﹝6﹞楊大明.在搜狐記者訓練營第六期講座全文[EB/OL].http://it.sohu.com/42/53/article214855342.shtml.
﹝7﹞邵飄萍,肖東發,鄧紹根.邵飄萍新聞學論集﹝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215.
﹝8﹞劉海貴,張帆.美日新聞教育及變革對中國的啟示[J],新聞愛好者,2013(3).
﹝9﹞祝興平.財經記者培養的改進策略[J],中國記者,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