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實踐》>>2013年第9期

新聞攝影“浙江現象”成因探析

楊 輝

2013年11月18日15:35    來源:新聞實踐    手機看新聞

 一、新聞攝影“浙江現象”令人矚目

今年2月15日,最被全球新聞界看重的第56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揭曉,中國新聞攝影人在本屆荷賽中獲得了4個獎項,其中浙江作者就佔了3個,分別是浙報集團圖片中心儲永志的《熱身》(二等獎)、溫州日報鄭曉群的《牢籠》(二等獎)、都市快報傅擁軍的《爸爸媽媽好想你》(三等獎)。

自1988年中國攝影師楊紹明以《退下來的鄧小平》在第31屆荷賽上取得了中國新聞攝影獲獎零的突破以來,25年間,中國一共隻有27位攝影師出現在荷賽名單上。這不得不讓全國新聞同行對浙江新聞攝影群體刮目相看。

3月24日,第九屆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揭曉,浙報集團圖片中心李震宇的《農村來的年輕工人》獲得新聞人物類的金獎。

4月底,中國新聞攝影2012年度年賽揭曉,浙江攝影作者共獲得了8個金獎,其中僅浙報集團圖片中心的攝影記者就佔了3個金獎。中國新聞攝影年賽分9個類別,設18個金獎,也就是說浙江攝影作者的金獎數佔了全部的44.4%,而浙報集團一家媒體的金獎數就佔到了全部的17%,創下了中國新聞攝影年賽30余年來一家媒體摘取金牌數的最新記錄。

雖說近10年來,浙江新聞攝影人在荷賽、華賽、全國年賽上屢有斬獲,但像今年這樣大面積、全方位、高檔次地獲獎還是第一次。這自然引起了國內同仁的驚嘆和思考,中國攝影報副總編輯柴選說:“這形成了中國新聞攝影的‘浙江現象’,值得關注和總結。”

二、 是什麼原因讓浙江新聞攝影異軍突起?

有人歸結為這是浙江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結果﹔有人歸結為浙江是傳統攝影大省,攝影基礎雄厚、高手雲集等等。這些因素都成立,但筆者認為尚不全面。探析新聞攝影“浙江現象”的成因,筆者認為,形成新聞攝影 “浙江現象”的真正原因是機制,是因為這幾年浙江傳媒界對新聞攝影開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重視,建立起科學的圖片運行機制的結果。

如浙江的領軍媒體浙報集團,2010年8月撤掉旗下浙江日報、錢江晚報和今日早報三家報紙攝影部,重新組建了集團圖片新聞中心。而新的圖片中心不是簡單地將三報攝影記者集中在一起,而是按照新聞攝影規律和浙報集團媒體的實際需求,重新確立了運行機制,開展流程設計,進行了人員組合。

全新的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甫一亮相,就給人以全新的觀感,當然也取得了新的效果。這主要體現在對攝影記者業務素質的鍛煉提高上,和對報紙版面新聞照片供應量和質的全面提升上。

1.新理念和運行機制引領全省攝影作者水平提高

不妨先分析一下浙報集團圖片中心新的運行機制是如何提升浙報集團攝影記者的業務水平,以及又是如何進一步影響全省攝影作者水平提高的。

近年來給浙報投照片稿的攝影作者都有一個體會,以前投稿是投到浙報8531採編平台,現在是投到圖片中心創設的專業圖片網站“視野網”上。這其間的變化不僅僅是觀感上的,而是深層次的。初看“視野網”好似一個商業圖片網站,但就其本質來說,它的主要功能還是浙報集團核心三報的圖片發稿平台。

過去發到8531平台的照片,平台收到了沒有,編輯是怎麼編的,有沒有選發到版面上去等等,作者是不知道的﹔而將專業圖片網站“視野網”作為發稿平台后,作者發稿后,平台是否收到,編輯是怎麼處理的,是否向浙江日報等三報作了推薦,最后是否見報,甚至是在哪家報紙的哪個版面刊登,都一目了然。這樣的設計和架構,充分體現了對作者勞動的尊重,讓作者倍感溫馨,繼而極大地調動了作者(包括全省11個市報的攝影記者)給浙報投稿的積極性,自然也把全省攝影人的目光吸引到新聞攝影上來,增強了浙江新聞攝影界交流、支持的氛圍。

作為專職攝影記者,我更看重“視野網”對攝影業務啟發、交流和提高的作用。“視野網”上不僅每天發布最精彩的照片供全省同仁借鑒,還開設了“博客”專區,供影友討論有關新聞攝影的話題。如果說這樣的構架屬於“點對面”式的業務交流,那麼每張上網照片還都有跟帖功能,就給作者之間有了“點對點”交流的機會。我本人就是“視野網”營造的新聞攝影業務氛圍的直接受益者。

2012年初,我把2011年拍攝的、經“視野網”編輯的新聞照片整理后參加全國地市報新聞攝影年賽,收獲兩金兩銀,創造了全國地市報攝影記者在年賽中獲獎最高最多的記錄﹔我於2012年2月拍攝的、也是經“視野網”編輯的新聞照片《九旬老兵跨越七十年的握手》獲得浙江新聞獎二等獎,是我從影以來沒有得過的榮譽。我的同行和我所知道的其他地市報的攝影記者,這幾年獲得的浙江新聞獎和中國新聞獎等重要獎項中,都或多或少得到“視野網”專業理念的浸潤。所以我認為,這3年來浙江地市報攝影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多的驕人戰績,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浙報集團全新攝影理念和圖片運行機制的引領。

2.全新運行機制的補“短板”效果十分明顯

浙報集團新的圖片運行機制,對各級黨報搞好新聞攝影有著十分現實的啟示意義。3年來,浙報集團核心三報攝影記者的人數還是那麼多,但重組為圖片新聞中心后,他們身上卻激發出新的創造力。首先是長期困擾核心三報的圖片供應短缺問題一定程度上得以解決﹔其次是對攝影記者來說,真正有價值的是由於專業化分工后,對攝影記者業務水平的促進和提升。新的圖片中心仍由原三報的攝影人員組成,但重新組合后,繼續當攝影記者的隻有60%,其余40%的人員分別從事圖片編輯、通聯拓展工作。雖然仍是原來的30來號人馬,但經過專業化分工后,顯然產生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

如果你想了解浙報集團圖片中心運作機制的科學性,最好能參加他們每周一次的業務會。業務會一般有:省委、報社最新精神的傳達﹔每周記者好稿的民主評選﹔每周記者稿件的優劣講評﹔每周兄弟媒體的佳作欣賞﹔本周重點關注題材的提示﹔最后是記者、編輯的報題。會議內容的設置,可以說是針對目前一般媒體攝影部門所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了有重點的攻克。

針對攝影記者不像文字記者那樣對時事政治了然於胸,及時傳達省委、省政府和報社領導的最新精神和指示,有助於攝影記者胸中有全局,選擇報道題材時能與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保持一致﹔針對攝影記者習慣於單打獨斗的工作方式,安排每周好稿民主評選、稿件優劣點評、兄弟媒體佳作欣賞等,則有助於攝影記者養成“埋頭工作、抬頭看路”的良好習慣,有助於記者養成善於吸取別人長處、豐富自己形象表現手段的業務思維﹔針對攝影記者思路前瞻性不夠的問題,實行攝影記者、圖片編輯每周報題制度,可以說是逼迫記者、編輯每到周末都要認真思考下周我該重點抓什麼題材。而每當記者將他思考的選題和所掌握的線索報出來后,部門領導和編輯都會幫助拿主意,其他記者也參與切磋,就在大家的七嘴八舌中,一個完整的報道思路、一個成熟的拍攝方案也就成型了。

也就是說,在浙報集團這個全新的圖片運行機制下,攝影記者不再是單兵作戰,而是團隊行動。這也是浙報集團攝影記者這幾年業務能力明顯提升,在“荷賽”“華賽”這樣的國際新聞攝影高台上嶄露頭角的奧秘所在。

三、推廣全新機制,做強全省新聞攝影

浙報集團建立的全新圖片運行機制,無疑正在不斷地影響著全省新聞攝影的快步前進。但據我了解,目前仍有一些報紙的新聞攝影理念和運作機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進。我認為,應當把浙報集團圖片中心先進的攝影理念和圖片運行機制引進來,一齊做大做強平面媒體視覺新聞。隻有這樣,浙江新聞攝影才會有更大的提升,“浙江現象”才可持續下去。

不要以為眼下紙質媒體的滑坡就誤認為新聞攝影也會走下坡路,恰恰相反,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圖片不僅是老總們挽救紙媒頹勢的一張王牌,而且在網絡媒體上,圖片也是吸引讀者眼球、提高點擊率從而提升網媒影響力的關鍵手段。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網絡時代、在全媒體風起雲涌的當下,新聞攝影隻會加強而不會削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推廣全新機制、做強全省新聞攝影就顯得特別有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台州日報)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