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九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新傳播格局下 報紙軟文廣告傳播策略【2】

賴永強

2013年12月02日14:46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軟文廣告面臨的新傳播格局

軟文廣告的傳播效果相對硬廣告而言較好,那麼是不是廣告主隻要選擇在報紙上投放軟文廣告就萬事大吉了呢?答案無疑是否定的。隨著傳播格局的變化,報紙軟文廣告也面臨以下幾個新特點。

其一,受眾可選擇的媒介越來越多,注意力稀缺。自從有了智能手機之后,這?弧八媸薄⑺嫻亍⑺嬪懟鋇囊貧?畝撩教澹?頹藍崍聳苤詰淖?飭ΑJ苤諉刻轂緩A啃畔⑺????踔料萑搿靶畔?釉蟆輩荒蘢園蔚木車兀?髦置教宥莢謔鉤齷?斫饈????苤詰淖?飭Α6?魑??趁教宓謀ㄖ劍??塹拇罅啃攣哦際恰白蛉招攣擰保?械陌婷嫫渥?飭?廖摶晌適艿叫旅教宓牟鮮常?乇鶚悄昵岫琳叩拇罅苛魘???ㄖ蕉琳?炅湓嚼叢醬螅?怨愀嫻拇?バЧ?蟠蛘劭邸?

其二,受眾越來越聰明,其辨別能力越來越強。“報紙廣告的信譽,主要來自讀者對報紙的信任。報紙一旦得到讀者的信任,他們對報紙刊登的廣告,很可能也給予同樣的信任。美國報紙出版人協會曾作過調查,一般人認為報紙媒介具有‘良好的風格’、‘廣告科使人信任’。”[2]過去,軟文廣告的傳播效果靠的就是讀者對報紙的這種“信任”。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看報紙的讀者變得越來越聰明了,他們憑借多年的閱讀和生活經驗,已經具備較高的辨別廣告的能力,他們看報隻“看半截”,一旦識破是廣告,就立即把目光“跳走”,有的讀者看到廣告干脆將廣告版面扔進廢紙簍,有的讀者認為自己的消費權益受到損害,甚至打報社的電話或者消費投訴電話12315抗議、投訴。可見,讀者們具備的這種“免疫”媒介素養,也對廣告的傳播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軟文廣告表現出的問題

在廣告面臨上述問題的情況下,如果我們不從廣告策劃制作的自身上努力,那麼投放廣告的費用就白白浪費。筆者通過觀察發現,目前發布在報紙上的軟文廣告普遍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其一,軟文廣告標題訴求偏“硬”,軟文普遍不“軟”。軟文廣告的區別於硬性廣告的優勢,就在一個“軟”字。而翻開我們現在的報紙,從映入眼帘的標題就可以看到軟文廣告的訴求普遍偏“硬”。以2013年5月28日成都市場的報紙為例:《發揮司法行政職能服務“三大發展戰略”》(2013年5月28日四川日報第5版)、《三大動力 助推恆大帝景逆勢飄紅》(2013年5月22日華西都市報第14版)、《借力北改重磅出擊 幸福華僑城再添錦上花》(2013年5月28日第7版)、《茅台1億元善款資助2萬寒門學子追夢》(2013年5月28日第10版)、《海爾節能補貼末班車歡樂多》(2013年5月28日天府早報第28版)。從這些標題就可以看出,廣告主的名字幾乎都出現在標題裡,他們迫於想把自己宣傳的東西告訴讀者,這樣“赤裸裸”的訴求隻會適得其反,讀者肯定是跳開閱讀。同樣,這些軟文廣告的文本寫作也偏“硬”,跟硬廣告的語言差不多,完全無法吸引讀者閱讀下去。

其二,軟文廣告與版面定位不符合。筆者觀察發現,很多軟文廣告的投放版面明顯與所在版面的目標定位不符。比如:娛樂類軟文廣告投放到體育版面,理財類軟文廣告投放到時政版面,教育類軟文廣告投放到汽車版面等等。當讀者看到這類與版面定位明顯不符合的軟文廣告后,隻會“幫助”讀者迅速“識破”廣告,其傳播效果幾乎為零,就更別談去“說服”讀者接受了。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