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21天》:拓展情感綜藝的想象空間
“疫情結束后,會迎來’離婚潮’嗎?”不久前,這樣一條熱搜出現在各大社交媒體平台上,引發了不少人的熱烈討論。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宅”成為全國的統一姿勢,而長時間的居家生活放大了夫妻雙方的相處細節,讓他們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婚姻狀況。
3月10日,國內首檔備婚生活記錄真人秀《婚前21天》播出。節目邀請了四組分別將訂婚、結婚、補婚以及希望重溫婚禮的嘉賓,記錄他們籌備婚禮全過程,呈現了夫妻雙方攜手邁向人生新旅程的轉變與成長。
四組婚戀樣本,折射立體的情感世界
四組嘉賓的婚姻所處階段不同,卻提供了具有代表性和參考價值的婚戀樣本——吳尊和林麗吟結婚多年但從來沒有舉辦婚禮,吳尊想用一場特別的婚禮彌補多年來的遺憾﹔“錫婚夫妻”劉毅和傅首爾想要重新辦一場婚禮找回浪漫,開啟下一個美好的十年﹔90后年輕演員李嘉銘和劉泳希正處於熱戀之中,准備來一場瀟洒的“裸婚”﹔“閃婚夫妻”梁超和何雯娜則希望讓即將出生的孩子成為婚禮上最特別的見証人……甜蜜的背后,問題和沖突也逐漸顯現出來。
婚禮無法按圖索驥,但為了呈現其間的復雜矛盾,《婚前21天》將四組嘉賓“備婚”的過程劃分了為四個階段:首先是幻想規劃期,男女雙方充分表達自己對於婚禮的期待和願景,這也是矛盾和異見的萌芽期﹔其次是合家籌備期,源自雙方家庭的各種聲音不絕於耳,矛盾進一步顯露出來﹔再是充滿焦慮的婚禮執行期,大到場地、嘉賓、婚紗照,小到請柬、伴手禮,雙方必須事無巨細,從而導致矛盾密集爆發、壓力陡增﹔最后則是婚禮的沖刺期,經歷了前期的考驗,雙方在磨合中增進了感情,婚禮儀式所帶來的感動與溫暖將消解所有壓力,成為他們人生中最美好的印跡和回憶。
節目緊扣“備婚”這一線索,以嘉賓的第一視角深入婚姻關系的本質,探索婚禮儀式帶給人生的特殊價值和意義,幫助年輕人理性審視復雜而多元的情感世界,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念。
忠於記錄,展現真實生活裡的思考與表達
透過甜蜜的現象看透婚姻生活的本質,是《婚前21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節目將焦點鎖定在四組嘉賓備婚前的21天,並延展出對於婚前焦慮、婚后壓力、三觀碰撞、家庭差異、傳統習俗等各類熱點問題的探討與思索。不可否認,每個人的婚禮形式各不相同,但都面臨著諸如此類的“甜蜜煩惱”,對此,節目選擇直面現實問題,並在對其本質展開深度剖析的同時,嘗試紓解症結,為大眾提供可行的解題思路。
先導片中,吳尊為了勸說妻子答應補辦婚禮而不僅僅是簡單地吃一餐飯,他親手將兩人多年的相濡以沫畫成童話繪本,講給年幼的孩子們聽,在他們的助攻下得到了林麗吟的認可﹔李嘉銘慎重考慮婚姻對彼此事業帶來的影響,堅持給劉泳希許下一生的承諾﹔不懂浪漫劉毅挖空心思,給傅首爾准備了一系列充滿心意的驚喜﹔而為了給妻子“最閃耀的記憶”,梁超帶著何雯娜挑選婚紗,在不經意間送上水晶鞋,將她寵得像公主一般……《婚前21天》中有婚姻的保鮮密碼,也有關於戀愛的密集。
當然,婚戀生活裡的矛盾總是接二連三。在第一期節目的預告中,四組嘉賓享受幻想規劃期的短暫浪漫后,隨即便進入了合家籌備期。他們被各種婚禮上的細枝末節弄得焦頭爛額的同時,意想不到的問題卻接連發生——傅首爾不滿劉毅的安排,甚至稱要賭氣逃婚﹔林麗吟堅持婚禮一切從簡,與吳尊出現分歧﹔何雯娜婆家則堅持先嫁后娶、女方先辦出閣酒的習俗﹔李嘉銘則對岳父大人的生硬態度束手無策……每一場婚禮都並不簡單,正如節目中所說,“婚禮,總被作為童話的結尾,然而它也是現實生活的開端。”有浪漫感,更充滿著煙火氣,這是《婚前21天》特有的風格和氣質。
在婚戀焦慮此起彼伏、離婚率不斷升高的當下,《婚前21天》幫助大眾更好地審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用溝通和理解去化解隔閡和矛盾,在平凡而瑣碎的日常生活中重拾感動、正視感情、發現驚喜。一檔情感綜藝的更大想象空間,或許就在這裡。
(作者系影視評論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