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萬象

河北衛視打造國內首檔盲游式文化旅行節目《你要去哪兒》收官

2020年07月06日14:28 | 來源:中國網
小字號

7月4日晚,由河北衛視打造的國內首檔盲游式文化旅行節目《你要去哪兒》溫情收官。自開播以來,《你要去哪兒》熱度居高不下,不僅在播出當晚晚間黃金檔電視節目融合傳播指數榜位列前茅,截止目前,微博主話題閱讀更是超過3.6億,引發網友積極互動,屢屢破圈。

回顧整季節目,《你要去哪兒》通過盲游這一創新形式,用鏡頭真實地將燕趙大地的美景、風俗、文化展現在世界面前。路人各異的人生故事背后,更讓我們看到朴實熱忱的河北人民,自強不息的中國精神。

《你要去哪兒》迎收官夜 王小騫、夏天終奪魁

兩組行者,歷時數十天的盲游之旅在7月4日晚迎來決戰之夜。為了贏得比賽,王小騫和夏天使出殺手锏,以猜謎的形式,吸引前往木蘭圍場的路人自動“上鉤”,“幸運地”一把直達終點。而方瓊、程程則樂極生悲,因忽略細節與勝利擦肩而過。

當直升飛機出現,原本在承德七家小學與孩子們互動的方瓊、程程瞬間意識到自己已經輸了比賽,淚水奪眶而出。這淚水中有對失敗的懊惱,更多的則是對旅途的眷戀和不舍。

回顧整個盲游之旅,兩組行者著實不易。風餐露宿、放羊造雪、爭吵崩潰,9000多公裡的旅程見証著他們的一路的艱辛與執著,但這一切的委屈都在公益任務完成的那一刻化作了欣慰的微笑。經過四人商議,勝利一方王小騫和夏天決定將九萬多的公益金捐給義務舉辦“小課桌”的嚴奶奶,為孩子們置辦各種學習用具,以此致敬她對留守兒童、對故鄉的無私大愛。

節目裡,行者們歡笑落淚,節目外,網友們感同身受。在收官之際,不少網友紛紛在官方微博、抖音留言,表達不舍,期待第二季更美好的遇見。

創新盲游突破傳統制式 多重匠心打造沉浸式體驗

一檔綜藝節目,為何能獲得觀眾如此青睞?筆者認為,一切要從《你要去哪兒》創新的節目形式說起。在多年的電視創作中,文化旅游類節目大多以直接介紹風景地、體驗當地美食美景為主,節目設計痕跡明顯。面對可以預想到的節目橋段,觀眾已失去新鮮感。

而《你要去哪兒》則突破傳統制式,創新引入“盲游”概念。下一秒,行者們要去哪兒?不知道!行者們會遇到什麼樣的人和事?不知道!整期節目,路人去哪兒,他們去哪兒。路人干什麼,他們干什麼。對前路的未知和好奇,極大地刺激了觀眾的興趣。觀眾和行者視角的統一,讓觀眾在看節目時,獲得了極大的沉浸感體驗。

而節目綜藝角色的設置,也別具匠心。在《你要去哪兒》中,除了兩隊行者,沒有明星飛行嘉賓,沒有專家講解。有的是未知的路人,他們與你我一樣,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們的故事雖平凡,但就發生在你我身邊。接地氣的綜藝角色,讓觀眾更有親近感。

創新的節目形式、接地氣的綜藝角色,加上真實的鏡頭語言,三重疊加的方式,交相呼應,形成了這檔節目立體沉浸式的表達。

以盲游深挖人文價值 展中國人自強精神

值得稱贊的是,在泛娛樂時代,《你要去哪兒》在有高度娛樂性、可看性的同時,更不忘用盲游深入挖掘燕趙大地的人文價值。

在疫情期間,《你要去哪兒》讓觀眾通過節目就能了解到河北各地風土人情和地方特色,足不出戶就來了把過癮的“雲旅游”。觀眾不僅飽覽了狼牙山、城子峪長城、保定古城、白洋澱等河北美景,更體驗到了打樹花、吳橋雜技、唐山皮影等河北非遺文化。

此外,節目聚焦真實、鮮活、接地氣的“小人物”。在節目中,有太多路人故事讓我們動容。“烈士之女”鄧小嵐帶著父親的遺願,義務支教故鄉馬蘭村,隻為紅色精神薪火相傳。“志願者”苗志剛大海之上,負重前行,義務救援16年,讓上百家庭免於破碎。“十三代打樹花傳人”王德滿身傷疤,仍堅持傳承非遺文化。“際華3502服裝廠”的職工邵麗,一家三代堅守軍服制作,為弘揚大國形象添磚加瓦。“瑜伽書記”盧文震無怨無悔,獨辟蹊徑帶著村民健康奔小康……

節目通過對路人故事的挖掘,用正能量給予觀眾溫暖和力量,激發情感共鳴。讓觀眾不僅看到了朴實勤勞的河北人民,更以真人秀的形式為河北留下一份具有當前時代感的發展記錄,從細微處展現了中國人自強、奮斗的精神!

可以說,《你要去哪兒》的破圈並不令人意外。這檔節目以旅游入題,通過展現多樣人文,打造了特殊的城市名片。節目組用開放的姿態,尋求文化的多元表達,讓我們看到了文旅節目更多的可能性。整個節目的制作不僅別具匠心,更體現了河北衛視作為主流媒體的人文擔當、社會擔當。

(責編:燕帥、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 未來這些措施讓網絡空間更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