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鉛字就是一顆子彈|追憶以筆抗戰的新聞人
2020年09月18日07:14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策動了侵略我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侵略,激起了中國人民的頑強反抗,全體中華兒女為國家生存而戰。14年的浴血奮戰中,一批新聞人以筆來戰,記錄正在發生的歷史,也成為了支援抗戰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我們共同來追憶這些以筆抗戰的新聞人。
何雲:愈是戰斗艱苦緊張,愈不能停版
何雲(資料圖)
何雲早年曾留學日本,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血氣方剛的何雲毅然停學回國,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動。
1938年,何雲在太行山創辦《新華日報》華北版,任社長兼總編,是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新聞事業的奠基人。因報社與敵軍駐地相距不到20公裡,工作時常常炮聲隆隆、槍聲入耳。何雲對同志們說:“在地方辦報,只是筆杆抗戰而已,可在此地,則是筆杆與槍杆齊舞。”他說,“一個鉛字就是一顆子彈,一張報紙、一條消息,對於革命戰士都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敵人就是打擊,所以愈是戰斗艱苦緊張,愈不能停版。”
何雲親自編審的《新華日報》華北版(資料圖)
1942年5月,日軍糾集重兵,企圖摧毀八路軍總部和《新華日報》華北分館。27日,何雲率領12人的小分隊轉移到遼縣大羊角附近,當晚仍堅持架起電台收聽電訊,計劃出版戰訊。28日黎明,日軍開始搜山,已處絕境的何雲知道難以沖出重圍,便叮囑身邊的同志說:“不要把子彈打光了,留下最后的兩顆,一顆打我,一顆打你自己。我們不能當俘虜!”因敵人的一顆子彈射中背部,何雲壯烈犧牲,時年37歲。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