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全景新闻演播棚内新闻主播的“动态”播报【2】--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2年第5期

表达新闻,而不是表现自我——

谈全景新闻演播棚内新闻主播的“动态”播报【2】

潘涛

2012年11月13日15:58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三、主播应对碎片化的节奏感处理

新闻演播棚的炫丽改造,是与新闻节目内容和形式的改版同步进行的,两者相辅相成。这两方面的改动直接促成了新闻播报节奏的变化。一方面,演播棚的坐播、站播或走动播报的创新是在同一景区进行的,在一档节目中多位主播播报形态的交换、交接,加快了新闻传递的节奏感,使得整档节目紧凑连贯、生动有韵,能持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在便捷化的资讯获取背景下,新闻传播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既有的大宣讲逐渐被微传播所取代,而节目板块的细分式、碎片化布局,在迎合微传播这种潮流和趋势的同时,也在加快着新闻播报的节奏。不少改版的新闻节目着意用足全景新闻演播棚,在事件扫描、焦点关注、观察解析等类主题性小板块栏目于一个新闻时段的编排设置中,借助一个演播空间内的多景区联动,为板块栏目的现场转换提供了更大的机动性。多位主播的分工、交接与转换,使得新闻资讯与深度剖析有了张弛有度的节奏把握,既强化了信息资讯的自然感,又舒缓了深度新闻的生硬感,节目在这起承转合间,给观众在视听感受上带来更多的变化与生动性,情感因素的交流也因此而丰富起来,这都有利于节目对观众的持续影响与吸引。

但是,当我们尝试走出传统播报姿态和风格的老套时,却也暴露出许多生疏与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于传统坐播的存在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站立或走动播讲时,势必会面临“播”“讲”之间节奏变化的调整,交接中如果不注意主播转换的节奏,会造成节目的多板块和空间的大组合形同虚设。“播”的把握毋须赘述,总体上当然是托付一以贯之的沉稳的节奏支撑为基础,“讲”的转换该怎样把握,值得探讨。以我个人的实践经历和感触为例,在一期《环球周刊》新闻节目中,有过对美国竞选议员遭枪击的报道,“播”的环节是我语速平稳、略带亲和语态的配音,叙述事件发生前的祥和与宁静,如片中描述的“夏日里一个平常的午后”的景致一般;“突然一声枪响”,景别切到了我和触摸屏的空间关系上,触摸屏上是我刚点击开的中枪议员的头型轮廓剪影,一颗子弹的路径被标示在上面,从右至左横穿剪影;“讲”的环节来了,我的处理是语速略增、语气悬凝、重音突出,不时面对触摸屏辅以介绍子弹飞行路径的滑动手势,这些交代都在尽力还原事件现场的紧迫与危急。

这一实例可以说明,主播在全景演播棚中站立、在大屏幕前走动时“讲”的节奏是对新闻报道有力的点缀,是在坐播节奏基础上赋予新闻节目及其解读以灵性,将新闻内容带入有效的交流互动的报道氛围中。而主播对节奏变换的把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新闻内容的熟悉,特别是对新闻内涵的理解,将生动灵活的表达方式和形体语言结合起来,带观众进入到报道的意境和氛围中去。全景坐动、大屏讲解、触摸展示,功能完备的新演播棚对今天的主播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要靠细心的投入、经验的累积来了然于心,娓娓道来,潇洒展现,而绝不是单调的如同“弹棉花”般被动播报。这是我们长足发展的方向、空间、土壤。

谈了很多关于主播在全景式大屏演播棚的“动态”表现,有必要用一个实例来收尾。去年的南非德班世界气候大会,央视的一位记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当时正在新演播棚中尝试的我以极大的启发。为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指标不一样?这是一个普通百姓不易理解的复杂问题。这名记者用生活中的常识生动地向观众做出了解答。他站在会场外,面对镜头,举起火柴说:一根火柴,发达国家的人们可能在下一个月的圣诞节里点燃欢庆的烟火,而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可能要拿它来蒸熟填饱肚子的馒头。我们共同的责任是少用火柴,但是每一根火柴被用在不同的地方却决定了人们身上不一样的责任。

多么精彩的解读。同样是步移景异的报道,不仅仅是教会了我们又一招利用道具类实物为播讲服务的方法,更让我们领悟到了“内容为王”的用心把握,对形象感、新鲜感的追求。用心于新闻报道的主播就应如此,即便不是在技艺绚烂的演播棚内,也可以随时就地取材,做出精彩的有实质内容支撑的新闻播报。再好的演播棚,都不应沦为个人作秀的舞台,主播在“动态”播报中需要把握的,还是播报的激情,沟通的渴望,主编的意识,独到的见地,去关注新闻本质、寄托公众情感、梳理真知灼见、传递客观公正。除此之外的站立或走动形式,都只是为让节目显得生动活泼的一种手段,是我们新闻报道的形式之一,不是“惟一”,是“之一”。我们的“惟一”是尊重新闻的第一性原则,是对新闻事实的本体、新闻现场的还原呈现,这最终还是要在内容的准确、生动和深度表达上下功夫。抛开对这些第一性要素直接的反映和凸显,一味地去追求并陶醉于对演播棚的新技术、新环境的操控与展示,以及主播们各自在其中频频的“动态”表现,将会牺牲掉新闻的专业品质,弱化新闻对社会的监督与反思,阻断与受众的情感联络。

(潘涛:东方卫视新闻主播)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