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全景新闻演播棚内新闻主播的“动态”播报--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2年第5期

表达新闻,而不是表现自我——

谈全景新闻演播棚内新闻主播的“动态”播报

潘涛

2012年11月13日15:58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从中央电视台到省级卫星平台再到城市主流频道,500平米、800平米、1000平米,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全景新闻演播棚,将主播们放到了在大背景屏幕前,他们或坐或立或来回走动,解读新闻。在这批新构建的演播棚里,主播区、立播区(包括讲解区)、互动区(包括访谈区)等交错区隔,置身其中的主播们突破了传统的坐播模式,挖掘着形体语言的综合表现力,这种对旧有新闻播报样态“去熟悉化”处理的努力,让新闻表达变得更加亲和,增强了同受众交流的情绪感染力,也进一步拉近了和传播对象的距离,开辟出崭新的电视新闻表现形式。这种“动态”播报下的综合尝试给主播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就是对信息聚集、直观冲击和节奏变化的有效把握和利用。

一、主播借用信息量的最大化展现

信息时代,新闻的广度和深度是传统媒体坚守的阵地。全景式大屏幕演播棚在整合资讯方面所提供的丰富信息量,为新闻主播对新闻内容的全面解读提供了强大支撑。主播的述评,结合与记者、嘉宾的即时连线和访谈,在大屏幕生动呈现的图片、动画、视频等信息元素的辅助下,便捷而有机地融为一体,既保证着新闻的时效性,又增强了电视新闻传播的生动性。不时通过滚动字幕提供时事新闻更新、收视焦点提醒,使新闻信源在有效时间内尽量最大化表达。新闻主播一步一景,充分运用这一综合优势,可以清晰而透彻地借景达意、凸显主题。

当主播站在3米或更大见方的背景前,任何一幅主题图或数字表格在放大比例的背景屏前的出现,都足以达到昭示或警示的醒目效果。2011年夏季,在杭州高楼玻璃脱落,砸伤致残花季少女的新闻报道中,大屏前的主播站立在一组事发现场染血的路面和高楼玻璃幕墙的组合图片前,层层剖析建筑市场到主管部门再到城市规划的症结,从一个小女孩一生的改变看到一座城市的隐忧,深刻、鲜活。当大屏给出大尺寸的“85%”、“200000000”的数字时,主播在数字前相辅相成地引导解读,通过“国内玻璃幕墙占世界用量的85%”、“达2亿多平方米”的惊人数字,富有震撼力地揭示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对玻璃幕墙的滥用所埋下的隐患。

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借用的故事性素材能够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结合主播的口述以及同嘉宾的访谈去回顾和深挖,最终引申主题。例如,就玻璃幕墙的话题,顺着历史的脉络,主播可以把事理追溯得更为深入人心。原来,玻璃幕墙这一我们视为现代化标志的东西,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为芝加哥市民广为使用,还兼顾防雷的作用。但随着弊病的不断出现,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便被西方发达国家弃之不用。更有意思的是,在维也纳,人们反对使用玻璃幕墙的原因,竟然不是因为它的危险,而是认为其与城市格局不协调。可见,当主播选择了恰当的议题和深挖的角度后,通过丰富多元的信息展现方式去开掘报道,而且沿着这个角度深入下去,就可以抓住事件的实质,乃至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主播实践冲击力的直观性表达

电视新闻中的实景展现是第一位的,那些具有冲击性元素的画面是多么夺人眼球,它们形成了新闻叙述的原始张力。主播贴近这样的大屏或触摸屏的指向性解读,最大的价值体现就是对比生动,令观众感受直观,为新闻事件的呈现创造了极强的现场冲击力,进而有效地把观众带入身临其境的被触动状态。

去年,对故宫文物管理失当并遭受破坏的报道中,某卫视新闻的表现可圈可点。主播在还原事件、问责当事人的述评过程中,背景屏前先送出遭损坏的宋代哥窑的图片,再回溯一张突破安保防线的窃贼被审图片,并适时地在新闻解读收尾时,给出一张锦旗上贴着斗大的错别字“撼”的图片。主播话锋一转,代表公众联想并质疑故宫的管理者,肩负管理和收藏国家珍贵文物的重任,竟然是这般低劣的文化素养和松懈的管理秩序,如此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如何叫国人放心与信任?

大大的“撼”字,没有捍卫故宫管理者的颜面,却撼动了其职责匮乏的所谓体面,如果能进一步把当事人请到大屏前来,给予其一次“致歉”哪怕是辩解的表白,亦或是在错字图片的大屏中跳出与其连线的画面,主播能最大化地在一片富有冲击力的直观性背景前,代替民众把质疑、问责和期许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