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多屏时代的电视【2】--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2年第5期

重新认识多屏时代的电视【2】

钱彬

2012年11月13日15:59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二、重新认识电视

电视,真的衰老了吗?

其实,作为同样的设问,报纸和广播早已经历过,而事实却并不像当初的预测那么可怕:当下,报纸的发行量趋于稳定,广播甚至伴随私家车浪潮焕发了第二春。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有一个重新认识自身的问题。

笔者在新传媒集团总部与电视、广播的一线主持人、编辑、记者的接触交流中,感受到是相对乐观的情绪。

新加坡的电视同行们认为,受众从未远离电视本身。作为最形象直观的声画并茂的记录方式,电视仍具有其他媒介不能比拟的优势。它超越了读写障碍,是一种最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它无须对观众的文化知识水准有严格的要求。即便不识字,不懂语言,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电视所传达的内容。如今,受到挑战的,是传统的固定电视机收看方式,而不是电视自身。

电视是一种记录与传播手段,而不是接收方式。只是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单一的接受方式(电视机),使得电视和电视机划上了等号,也束缚了电视人的思维方式和制作理念。

这种对电视自身的重新认识,可以让我们穿越“唱衰电视”的杂音,看清电视发展的未来。

实际上,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带来电视制作理念和传播手段的革新,以及市场的重新洗牌。

在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闭路传播方式(有线电视)带来了单个电视机可接收频道数量的极大增加,各区域电视台的节目,开始面对兄弟电视台的节目竞争。本世纪初期,有线电视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再次带来可接收频道数量的几何级增加,电视行业内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但是,那时争夺的是频道观众,是广电行业内部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

真正的跨行业竞争是近几年的事。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展开了受众之争。

电视媒体开始经受着收视滑坡的窘境。以常州收视市场为例,作为主流新闻第一品牌的《常州新闻》,2006年至2011年,年平均收视率从7.4%逐年下滑至5.3%,但是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20%左右。收视数据的前后变化,从表面看,客户在电视台投放广告的千人成本显著上升了(电视广告价格逐年上涨);电视栏目的市场份额没有减少,但是观众总人数却在不断减少(通过传统电视机方式收看的人数逐年减少)。但是,如果深入一步,我们会发现:目前,电视行业普遍使用的CSM收视率调查数据,依然是在固定电视机样本户上安装测量仪的方式产生的;而实际上,这六年,《常州新闻联播》每天除了通过有线电视网传输,已经先后实现了网络同步直播和点播(中吴网)、移动电视多次重播(公交和户外)、手机电视直播。每天实际传播到达的受众,是远远超过CSM收视率调查数据的。

所以,比较客观的分析是,所谓电视观众的“一高二低”(高年龄、低收入、低学历)趋势,是基于传统调查方式(测试仪)对传统收看方式(电视机)得出的不完全结论。

这种基于“电视观众”而非“电视机观众”分析,可以让我们不必过于悲观,但也无法轻易乐观。如果说,上网电脑和网络电视,已经第一波分流了传统电视收看方式的受众,那么可以预见,智能手机和手机电视,即将第二波分流传统电视收看方式的受众。城市台如何在电视机观众之外,通过电脑和手机捕获流失的传统电视观众?我们制作的节目,如何更适应移动状态收看?

李弘深先生谈及一个刚刚发生的传播现象。在新加坡,有一家专做手机电视的网站,叫“乐电视”,他们最近引进了电视剧《步步惊心》。按照经验,类似的穿越剧,如果放在新加坡的电视频道中播放,收视率会很低。但是,经过这家网站的重新剪辑,形成了热播,在地铁和公交车上,随处可见拿着手机点看该剧的年轻人。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