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论文]大学生的媒介评价及其偏好研究【3】--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八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大学生的媒介评价及其偏好研究【3】

——基于重庆高校新闻传播途径的调查

禹心郭  杨炳华

2012年12月05日16:27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4 媒介维度与水平值的讨论与分析

纸质报刊作为大学生获取新闻的途径之一,是较为成熟的信息渠道。主要包括社会报刊与校园报刊两种类型,通过印刷品的形式到达受众。前者拥有发行量大、周期短等优势,通常需读者自行购买;而校报则直接面向校园读者,定位明确。传统广播的新闻生产便捷、成本较低,社会与校园广播内容基本每日更新,传播迅速。电视媒体在高校传播新闻信息可分为校园频道和其他社会频道两种形式,拥有视听合一的优势,内容多样,社会影响范围广。大学生利用电脑网络获取新闻,包括了新闻网站、论坛贴吧等途径,信息多样。大学生通过手机新媒体获取新闻的形式主要有电脑网络新闻、手机报、社交网络等,信息传播便捷有效。

对信息即时程度的维度探讨:

1.电脑网络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高于广播、电视与纸质新闻。网络自身是开放的媒介平台,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都十分便捷,这使得新闻的更新及时性高于其他媒介。传统媒介的经营和体制都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内部局限所带来的不利在技术革新的时代日趋明显。

2.手机媒体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高于广播、电视与纸质新闻。手机媒介凭借自身特点与借助网络平台,发展出适合自身的传播途径,从人际传播迈向大众。同时,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传播速度更加迅捷,功能开发不断增多,接受新闻信息除了手机报和网络外,还有手机广播。

3.电视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高于传统广播新闻。广播与电视都是传统媒介,尽管广播发展时间长、体制更加成熟,但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较多,比广播的可选择性高,更有声像合一的特点,同时,电视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家庭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

对可信度的维度探讨:

电脑网络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低于广播、电视与纸质新闻;手机媒体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低于广播、电视与纸质新闻。电脑网络新闻和手机媒介新闻借助网络发布,但由于网络信息冗杂,伴随的虚假信息需要使用者自己判断。而传统媒介的经营比较成熟,同时,记者、编辑等传统媒介从业人员的新闻资源丰富、受到其所在单位的制度规范,具有一套职业行为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大众的认可与信任。

对内容丰富程度的维度探讨:

1.电脑网络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高于广播、电视、纸质与手机媒体新闻。网络新兴媒介融合了视听和阅读功能,而且用户操作形式简单,使得大众也可参与其中,补充了传统媒介无法到达受众的盲点。

2.传统广播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低于电视、纸质与手机媒体新闻。校园广播媒介以及社会传统广播新闻,大学生对其的选择度较低,在校园媒介中收效不好。

3.手机媒体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高于纸质新闻。手机媒介除了手机报、广播等获取新闻的方式外,主要依托网络,随着手机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3G的普及将使得手机媒体新闻的视听达到电脑网络新闻的丰富程度,并且,其本身的传播更加细致、冗余信息少。

对参与互动程度的维度探讨:

电脑网络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高于广播、电视与手机媒体新闻;手机媒体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高于广播、电视与纸质新闻。传统媒介的互动性较弱,并且新兴媒介反馈快。而传统媒介受其自身的经营和定位的局限,也是导致参与效果不佳的因素。

对获取方便程度的维度探讨:

1.电脑网络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高于广播、电视与纸质新闻;手机媒体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高于广播、电视与纸质新闻。新媒介在高校人群的普及相当高,而且受众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获取新闻信息,掌握主动性。

2.传统广播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低于电视、纸质、网络与手机媒体新闻。通过广播媒介在校园中获取信息存在着明显问题,一是校园广播的播出往往时间固定集中、内容有限、传播过程中的噪音明显,相较其他传统媒介,用户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才可以获得新闻。另外,校园以外的广播电台定位并没有关注高校环境下的受众,没有定向的内容。总体上,使大学生放弃积极获取传统广播新闻的意愿。

对用户所花成本的维度探讨:

电脑网络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高于广播、电视与纸质新闻;手机媒体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高于广播、电视与纸质新闻。相对于传统媒介,新媒介的前期投资较大,但是后期在使用中的花费较少,由于其主要是通过网络流量获取新闻信息,费用较低,适合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和习惯。

对阅听时间的维度探讨:

1.手机媒体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高于网络、广播、电视与纸质新闻。大学生对非传统媒介的阅听时间较多,不仅受其品位偏好特点的影响,也是新时代技术不断更新改革的作用。作为新媒介,手机媒体新闻的阅听时间已超过电脑网络新闻,可见其本身小巧可控、携带方便、功能丰富等优势得到受众的偏好。同时,网络媒介的内容分散性大,容易产生信息过量,目的性不明确,使受众受到干扰,存在一定的弊端。

2.传统广播新闻的显著差异值明显低于网络、电视、纸质与手机媒体新闻。广播媒介作为传统媒介,内容与形式对受众的吸引力不及新媒介。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对于传统广播新闻的阅听最少,一方面因素是受众对硬件要求在不断提高,另一面是其传统媒介的自身优势没有在高校环境得以发挥。

5 结语

信息获取方式创造了一种新闻演变(比亚吉,2011)。报刊曾经是传播新闻的第一大众媒介,最早受到了技术挑战,并做出改变加大媒介的视觉因素;迅捷的广播在技术革新冲击下,将受众不断细化,进行窄播(narrowcasting);电视的不断普及却带来了家庭化使用的提高;相较而言,CMC电脑中介传播使得新闻信息更加个性化,而手机新媒体借助网络将新闻传播,凭借其便捷优势,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新闻获取途径。

在媒介形态方面,媒介的便捷度与互动性,是大学生群体选择网络作为获取新闻类信息主要渠道的原因;与此同时,媒介的可信度也是接受新闻信息的重要考量因素,大学生对网络媒介新闻信息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存在保留态度;在新闻信息传播的权威性上,大学生偏重于选择传统媒介,如报纸和电视。我们认为,校园对于传统媒介的投入不足与对媒介系统的重视不够,也是使得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媒介获得新闻的原因之一,为满足大学生及时获取新闻的需求,需要完善高校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建设。同时,我们倾向于站在媒介融合的角度上,大学校园可以尽快建立一个融广播、报纸、电视、网络和新媒体优势于一体的新闻信息传播网,营造多元的媒介环境。(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学生)

6 参考文献

[1] 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陈超.网络新闻媒体质量评估体系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3] 约翰?C?雷纳德.传播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谢丽?比吉尔.媒介/影响:大众传播媒介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罗杰?D?维曼,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媒介研究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 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 刘学.影响大学生接收网络信息的因素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8] 陶然.网络传媒对大学生信息获取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02)

[9] 栾玉波.中国高校校园媒体现状与发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10] 代碧锋.重庆市高校校园电视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