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论文]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分析--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八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分析

——以“武汉水污染事件”为例

周乾宪

2012年12月05日17:02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要】本文以“武汉水污染事件”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从舆情传播路径的角度,发现网络舆论生成中的几个主要推动因素,包括新闻报道、网民讨论(包含意见领袖推动)、政府回应等,并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微博;网络舆论;舆情生成机制

引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进行信息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其交互式的传播模式为公众所青睐。在突发公共事件[1]中,网民很容易被一些核心议题所吸引,参与到讨论之中,最终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所谓的舆论,指的是“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2]在进入网络发达的21世纪,兼具开放性与匿名性的网络平台成为舆论形成和发展的新兴载体。结合本研究需求,将网络舆论定义为:在网络平台上,公众对于社会问题表达其意见、情绪和态度等,并由一系列舆情生成因素推动,直至出现相对稳定的意见共识。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刺激,人们对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常常出现集合的趋势,进而转化为网络舆情。研究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及生存机制,有助于从正面角度引导舆论,避免网络舆论向错误的方向发展。鉴于此,本文以“武汉市水污染事件”个案,采用武汉大学ROST虚拟学习团队新闻统计软件来分析网络微博的相关数据,探讨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为网络舆论引导提供参考。

2012年2月29日,市民在微博爆出武汉武昌区自来水中有异味。当晚,武汉市水务集团相关人士称,白沙洲水厂水源出了问题,经紧急处理,现已恢复正常。接下来两天,市民发现自来水仍有异味。网上谣言纷飞,微博质疑井喷,超市的矿泉水也被抢购一空,引发了公众的恐慌情绪。武汉水污染事件的突然爆发,对武昌区居民的卫生安全以及武汉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可归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公共卫生事件一类,具有代表性。

一、网络舆论生成过程及推动因素

梳理武汉水污染事件舆情形成和发展过程,发现其呈现出发酵、高涨、持续几个特征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舆情发酵期:2月29日:新浪微博@哆咪达达等人爆出武汉自来水异味。长江商报报道,有“大量读者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反映武昌片区自来水有异味。”第二,舆情高涨期:3月1日:由于武昌区内自来水中有严重异味,造成居民中间开始出现恐慌心理,纷纷购买矿泉水,有关部门也开始就此事件进行说明,称自来水已经处理,达到引用标准。媒体与网民开始对相关部门问责。16点17分@武汉生活情报发出“武昌地区供水安全的紧急报告”,1917次转发,279次评论。3月1日该事件达到百度指数最大峰值数1989。第三,舆情持续期:3月2日,武昌水务集团就此事件向公众致歉,武昌自来水中的异味也逐渐消失。7点38分@蛮子文摘#热点聚焦#武汉水污染事件汇编,1149次转发,198次评论。

利用武汉大学ROST虚拟学习团队新闻统计软件分析网络舆情走势,发现网络舆论生成的主要推动因素包括新闻报道、普通网民讨论、意见领袖推动、政府回应等。

新浪和腾讯原创微博数达到高峰值在3月1日,时间集中在事件发生或被网络曝光的1天内,为一次高点型。由于武汉水污染事件本身议题比较明晰,二次解读的可能性较小,但由于事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问题短期难以解决,网民讨论越来越多。

从百度新闻搜索量来看,高峰值出现在新浪和腾讯原创微博数达到高峰值之后2-3天,即网民讨论与新闻报道之间存在时间差(Time-lag)。微博爆出特定事件后,渐次发酵,累积到一定程度新闻报道才达到高峰。这是由于微博与即时通讯相连结,作者在极短的时间发出简单讯息,读者也能立即接收到他人更新的资讯,并在短期内转发、评论。而媒体新闻报道需要记者实地采访、调查,写成稿件,在编辑把关后才能发表,所以有时滞后于微博网民讨论。但在舆情持续发展阶段,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渐显,微博转载新闻报道的帖子逐渐增多,新闻报道助推网络舆论的形成。

对公共事件的综合影响力上,微博意见活跃分子可分综合型与单一型。综合型意见活跃分子可以跨领域对诸多事件舆论产生影响,单一型意见活跃分子只在某个领域或事件中发生较大的影响。[3]前者如@蛮子文摘,后者如@武汉生活情报。舆论领袖的作用,在于运用评价的思维方式分析社会问题,把群众的不同认识和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唤醒人们的知觉。[4]意见领袖的原创微博使事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武汉水污染事件牵涉政府环保部门、水务公司等责任方,它们借助各种渠道对事件进行回应,在网民中引起强烈反响,相关声明不断被传播讨论,使舆情走势在形成了一次高点之后,引发很多小的高潮。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