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论文]中美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八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中美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杨思明

2012年12月06日13:34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要:本文将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与美国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理出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区分新闻和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改革毕业论文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新闻与传播硕士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我国在2011年首次设立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48家研究生培养单位成为首批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的院校。该专业设立之后迅速成为全国最热门的专业之一,2011年的报考人数在数千人以上。相对于发展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较早的美国来说,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新闻与传播硕士不过设立了一年时间,属于绝对的新生事物。将美国新闻和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与我国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吸收美国的先进经验,从而改进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模式和质量。

一、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产生的背景简析

今天,人们一般公认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创新闻教育的国家,并以1908年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在密苏里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作为美国新闻教育,也是世界新闻教育开端的正式标志。 1930年,斯坦福大学新闻学硕士班成立,标志着新闻学开始有了硕士课程。5年之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开始开设新闻学硕士课程。 20 世纪初,“专业化运动”盛行,要求建立专门职业学院来培养美国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的呼声高涨。美国成为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生的摇篮,与该国的文化传统和其所处的社会现实条件密切相关,同时也得益于实用主义的文化传统,还有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精神,以及学校自主权。 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美国的新闻学研究生教育以实务导向为主,培养专业硕士是新闻学教育体系内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与之相比,传播学教育相对起步较晚,其更加侧重理论化和研究型的发展模式。但在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中,同样有很多一流院校推出了更具实践性的课程,开辟了培养应用型传播学硕士的发展途径。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及传媒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新闻传播业对于新闻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但另一方面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一些业界人士对我国目前的新闻传播教育颇有微词, 有的甚至得出了新闻传播院校毕业生不受媒体欢迎的结论。 为了适应我国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对新闻与传播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质量,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应运而生。其产生主要面对新闻事业以及传媒产业发展的三大社会需求,分别是:第一,构建我国现代传播体系、提高国内国际传播能力的需要。第二,振兴文化产业、加速传媒产业发展的需要。第三,提高专业素质、加强新闻传播从业者队伍建设的需要。

二、中美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要素比较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遵循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其构成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三部分”。 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对中国和美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比较。

(一) 培养目标的比较

中美两国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之比较

中美两国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从事一线新闻工作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家型人才,以满足传媒体制改革与发展对传媒人素质和能力的需求。美国对新闻和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区分度较为明显,新闻学和传播学是两个不同的职业方向,专业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不同类型,适应不同工作的新闻传播人才,而中国对新闻学和传播学人才培养目标则十分趋同,区分度不太明显。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