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闻传播活动遵循着“美的规律”,从审美表现上看,新闻传播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必然贯穿着美学的原则,具有美学的特质:外在形式美学特质与内在美学特质。而新闻的美学特质对新闻传播活动最重要的启示是,我们的新闻记者要具有美学素养,加强美学思维,才能报道出有着真、善、美灵魂的好新闻来。
【关键词】新闻;美学;新闻的外在美学特质;新闻的内在美学特质
美学视野下的新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动物又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1]
在马克思看来,美是人区别动物的标准,美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而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具体而言,新闻传播是人类在精神追求的基础上把握物质世界和超越人本身的一种方式。那么作为精神追求与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人类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自然就需要遵循“美的规律”。新闻传播的主体将新闻文本向受众传播时,既要按照“对象的尺度”传播事实,也要以自己“内在固有的尺度”来把对象作为靠近期望和自由的阶梯和渡船,在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能够与受众产生愉悦的情感共鸣的那样一种审美能量[2]。那么,若运用美学的方法,进入美学视野中的新闻传播,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必然贯穿着美学的原则,具有美学的特质。
新闻的外在形式美学特质
新闻的形象美。简约性。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更喜欢用最短的时间获取大量的信息。因此编辑更注重新闻版面以及整体架构的简单明了的设计,通过美的统筹,能够使得受众在接受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有一种舒畅的感觉,感觉到美的享受。尤其在平面媒体中,目前编辑趋向简洁的版面设计,适当地“留白”或者插入一定与主体内容相关的图片,不仅给受众一个轻松适宜的阅读空间,而且增加了整体的美感,更利于新闻的广泛传播。
标新立异性。不管是平面媒体还是电视媒体,都希望受众通过版面的设计或者节目的编排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心领神会”领悟到新闻所传达的意义,加深对新闻的理解。这是一种震撼和视觉的崇高,理性对感官的超越,激发了受众感性美的认识。
多维性。新闻传播形式的角度和空间的多维,是与原先的平面性相对而言的。尤其是对广电媒体以及新媒体而言,这些媒介更注重传播符号的立体感和多维空间发散的重要性。因为现在的新闻除了宣传的功能外,更强调了它的娱乐性,如何使新闻产品更具有美的特质,成为获取更多受众的竞争优势。例如,《新闻联播》的改版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新闻联播》一直以来都给观众以固定的印象,“新闻联播体”则是网络上的热门话题。然而通过逐渐地“换新”,主播首次加入了“70后”的两位新主播欧阳夏丹和郎永淳,给观众以“小清新”的感觉,也更换了新角标,字幕颜色由原来的白底蓝字变为黑底白字,开播画面增加了3D立体效果,在视觉上增加了多维度,让观众感受到巨大的空间,更能感受到现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