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历史经验【3】--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北方传媒研究》

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历史经验【3】

——以吉林省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生产为例

孙宝国

2012年12月28日15:13    来源:北方传媒研究    手机看新闻

五、人才意识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根植乡村沃土,守望本土文化精神家园。吉林农村题材电视剧只所以能在全国异军突起,是与其自觉的人才意识分不可的。

吉林省早年的省、市、县三级创作网,培养出许多基层剧作家。他们对东北文化有独到的认识和精辟的提炼,这使得他们的作品渗透着浑然天成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随着时代的脚步,他们的创作方向也就自然地转向了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张笑天、杨廷玉、郝国忱、何庆魁、韩志君、韩志晨、郭中束、薛立业、赵韫颖、冯延飞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吉林省本土编剧,他们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和浓郁的乡土情结,熟悉黑土地,热爱黑土地。很多剧本都是在农村完成的,很多剧作家本身就是农民,尽管他们早就住进了城市,但是他们经常回农村深入生活、潜心创作。正如《美丽的田野》编剧冯延飞所说:“虽然现在不是农民了,但是我的朋友全是农民,我自己还是个农村人,我对土地、田野有着浓浓的恋情,农民情结是我终身的情结。”

吉林省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那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不仅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为吉林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很多吉林农村题材电视剧是由这批从事电影工作的编剧、导演、摄影等参与完成的,如吉林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创作的“新农村三部曲”《都市外乡人》《插树岭》《静静的白桦林》的导演,都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顾晶担纲的。

除了编剧和导演人才,吉林农村题材电视剧还聚集了一批活跃在二人转和小品舞台上的东北三省本土演员。他们深受东北文化影响,熟悉东北农村生活,能生动地展现东北农村文化,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稳定的观众群,为吉林农村题材电视剧带来了很强的市场号召力。

以本土编剧、导演、演员为核心的吉林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团队根植于东北这片厚重的黑土地,执着地守望本土文化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优势条件,以饱满的创作热情深入生活,以其灵性和对东北农村生活的经年累月的扎实积累,推出了一部又一部精品力作,也成为吉林农村题材电视剧这一块金色招牌背后坚实的人才后盾。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