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走转改”活动的创新之处--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 >>2013年·第1期

试谈“走转改”活动的创新之处

王百娣

2013年01月11日13:14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当下正在蓬勃开展并在新闻传媒中已初见成效的“走转改”活动在我国新闻界显示出深远意义和创新价值。它的提出和运用既有对传统新闻学的完善与发展,也有对当下新传媒环境中产生的各类新现象、新问题地切实有效应对。通过阐述“走转改”在新闻传播主体定位、新闻价值取向、新闻传播效果以及新闻机制调整等方面的创新之处来进一步明确“走转改”存在的必要性和深刻意义,并应更好地在实践中长效推进“走转改”。

关键词:走转改;创新;继承;开拓

2011年8月由中宣部等五部委发起的“走转改”即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在中国新闻界产生的效应是深远而有意义的。事实上,“走转改”其实并不是全新的理念,即使这种观念不提,在新闻实践中新闻工作者也应该做到深入生活,贴近民众,以专业的素质及时、快速、全面而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困难等,满足新闻信息传播的需求。而“走转改”的提出则以一种规模性态势呈现出了其特色与创新价值,为新闻界内外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在传媒业的发展态势上、广大新闻工作者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和新闻业务指导上、以及对新闻受众达成有效传播等方面发挥了切实的促进作用。

一、“走转改”活动在新闻传播主体定位上的创新

“走转改”活动的提出和推进促使新闻传媒主体即包括传媒本身及所属的新闻工作者获得重新自我审视、自我沉淀的全新机会。随着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新闻传媒业正经历着从媒介生存环境、竞争环境、信息获取渠道以及新闻报道视域改变等的多元变动,客观上推动我国新闻业发展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聚拢一种浮躁的风气,一些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商业炒作、低俗媚俗以及媒介公权滥用等模糊传媒主体定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偏离了新闻报道的本质,违背了新闻传播的规律。

客观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导入也使得新闻工作者在主观上面对传统媒体环境的改变产生了不同的心态和表现。新闻工作者不仅失去了以往对媒介和资源占有的优越感,而且也因为媒介竞争环境的加剧而导致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空前增大。在这种心理失衡的状态下,一些新闻工作者有时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迎合市场而进行煽情炒作、低俗媚俗的新闻报道;有时会为了急功近利地追求竞争优势、报道时效而刻意缺失深入调查核实的必然步骤导致新闻虚假;有时也会因为懒惰或职业素质低下而失去“跑”新闻的动力,仅靠一些媒体上资料的拼拼凑凑完成报道……,这些都说明了当前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作风和写作文风上存在浮躁下滑的问题。

“走转改”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应时应势地提出,以其规模性、组织性态势重新为新闻传播主体确立了方向,找准了定位——即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以尊重真实、探寻真理为依托深入基层,贴近民众,实现“对新闻本质上升式回归”[1],并对新闻传统优秀的作风与文风加以继承和提升。一时间,我国各级各类媒体都展开“走转改”的具体实践,深入基层、聚焦普通百姓、求真务实地进行报道成为我国新闻传媒业一道亮丽的风景。很多新闻工作者也开始转变思维和新闻话语方式,以平等亲和的姿态深入民众生活,倾听民众心声,触摸社会进步最真实的脉搏,在亲身的经历和真实的接触中展现最真实的情感。

二、“走转改”活动在新闻价值取向上的创新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于新闻价值而言是一个“发现——提炼——表现”的顺承过程。通过走基层去发现新闻价值对于以往一些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价值取向上的偏误现象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以往一些媒体记者对基层的理解过于简单模式化,认为基层只是远离媒体焦点之外的社会神经末梢,欠缺新闻价值要素中的重要性与显著性,不容易引起关注,而只将目光停留在上层,喜做大文章,追逐大事件。殊不知“基层”才是新闻的活水源头,才是新闻最新鲜最具生命力的所在。走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本身就是追求新闻本源的最直接做法,也是发现新闻价值的最有效手段。

新闻工作者转变工作作风,以求真求实的工作态度深入基层,活动在第一线,做到身入和心入,是在新闻采写过程中提炼合理新闻价值的切实途径,具有创新性。只有以平等的姿态与民众沟通,能够换位思考站在民众的角度进行体验,学会从下往上看问题,才能更加全面客观了解事实真相,在提炼和挖掘新闻价值的过程中,也能有效地展现时新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的特色,并能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实现由微观基层到宏观大局的对接,提炼出重要性与显著性。

“改文风”则是在了解广大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接受习惯、志趣取向等方面的基础上以更贴近受众的语言,精练、精彩又精辟地报道新闻,增强其可读性、提升吸引力、感染力,通过深入挖掘百姓家常事背后的新闻价值,通过描写基层生活状态而反映出的群体心态来折射整个社会的发展动态。如此一来,不仅能做出有新鲜度、有深度、有营养的好新闻,也能使新闻价值获得最大程度的提升。

三、“走转改”活动在新闻传播效果上的创新

从新闻传播效果上来看,“走转改”的创新价值主要是在“受众本位”的基础上实现了有效传播。历史上很多新闻名篇如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的《雁翎队》等,无一不是在基层、在现场、在群众中深入采访后写就的。可见,在那个时候以受众为本位,深入基层进行新闻采访报道就是存在的,但这种“自发”的行动,与“走转改”在全国范围内以组织要求、组织推动的方式相比,在效果和影响上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走转改”是从整个新闻传媒业角度出发,以宏观的视角更全面而有力地确立了“以人为本”、“人民群众至上”的新闻传播理念。不仅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新闻采写的优秀作风和文风,而且更好地发挥了整合优势,产生较具规模的轰动效应,因而更具有创新性。

从“走转改”活动提出至今,其在传播效果上展现出推动快、范围广、影响大、坚持好等特点。截至2011年年底3个多月的时间里,人民日报社在全国31个省区市建立了170多个基层联系点,300多位记者深入基层,采写了500多篇贴近群众、文风清新的稿件;新华社则建立了600多个基层联系点,500多位记者蹲点,采写了各种文字、图片、视频稿件2500多条(张);而中央电视台也派出了200多路、600多人次的精干力量深入全国各地调研采访、展开报道,使大量的鲜活生动的报道和精心打造的栏目出现在电视荧屏[2]。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仅1个月时间就播发来自基层的消息、述评、连线报道、系列报道超过500条[3]。此外,地方的各类新闻媒体也积极投入到“走转改”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如辽宁东北新闻网开展走转改活动后,仅用1个月时间就首次跻身全球网站排名前1000名。这些都是“走转改”活动带来的实际效力。

评价“走转改”的有效传播主要在于两个指标:认可度高和解决问题好[3]。“认可度高”主要是得到民众的认可,百姓的信赖,只有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能左右受众的心理,使受众融入其中,和新闻工作者一同担忧,共同思考;“解决问题好”则是不仅利用新闻报道帮助民众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而且通过新闻报道架起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梁,使民众能以极大的热情为报道中反映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途径。通过“走转改”活动,选择那些与广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能引起大多数群众的兴趣、能引导民众树立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新闻进行真实、生动、新颖、灵活地报道,往往能够达成有效传播。

四、“走转改”活动在新闻媒体机制调整上的创新

“走转改”实际上回答了当前形势下如何尊重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以及怎样坚持和实践新闻传播规律这一根本性问题。正因为如此,“走转改”活动不但是对新闻事业传统作风的继承,也是国家对新闻事业发展与时俱进的指向,既有益于新闻媒体自身改进和提升,又有益于媒体从业者自身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更有益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必须要在新闻媒体中长期地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要将其内化成新闻媒体的一种制度性和规范性的存在,作为新闻实践的大原则和基本能力而长期固定下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常态化效应。鉴于此,新闻媒体应当建立或调整与之相适应的应对机制,这是由“走转改”在新闻传媒中推行过程中形成的必然之举,具有创新意义。

比如,新闻媒体应当结合“走转改”的特色制定相应的用稿、编稿、刊发的标准来指引新闻从业人员的更好地贴近民众,体验生活。新闻媒体对稿件的采用与否、采用后强弱处理、发表的评价等等,都会直接引导记者采写新闻的方式方法和工作努力的方向,因此应当充分改革创新媒体的采访用稿编稿机制。

此外,作为新闻记者和编辑的管理部门,新闻媒体也应该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薪酬体系,这样可以对深入基层、深入社会、深入第一线进行采访报道的记者给予最大的支持和保障,使其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负责任的态度从事基层的新闻报道。同时在编辑环节也要建立快捷绿色通道,缩减不必要的环节和程序,建立集中报道机制,多编、快编、精编来自基层一线能激发社会大众热情和兴趣的新闻,并利用媒体特性和优势在版面和时段上进行强化处理,争取“走转改”新闻成效最大化。还要努力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新闻工作者提供应有的保障,使记者到基层采访,特别是到有一定人身伤害因素的现场进行采访时无后顾之忧,并以强烈的主体意识踏踏实实从事新闻业务工作。

总之,“走转改”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与提升,是一种很有针对性的现实要求,其对新闻传媒业的开拓创新和未来发展所带来的价值和意义非比寻常。开展“走转改”活动是新闻战线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系统性工程,也是对新闻传播本质的回归与升华。“走转改”在新闻传媒推进过程中呈现出的创新之处明确了我国新闻事业未来发展方向,以一种“坐标”式的存在影响着新闻界内外。

基金项目:本文是辽宁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全媒体发展下报业跨区域媒体整合”(L10BWJ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百娣,女,辽宁大学文学院广告系讲师,辽宁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众文化传播、广告传播、新闻业务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希,范以锦.新闻本质上升式回归——对“走转改”活动的深思考[J].新闻实践,2011(12).

[2] 刘笑盈.“走转改”新闻报道效应与社会价值[J].重庆社会科学,2012(4).

[3] 包云.走出一片新天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走转改”活动的思考[J].新闻战线,2012(1).

[4] 尹韵公.走转改的意义和价值[J].新闻战线,2012(1).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