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作品,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同名小说,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曾经为中国电影奉献过优秀的文学剧本……这段时间的几个重大文化事件,似乎都在阐明文学对于影视的重要性。但不少专家却认为它们完全是两回事。秉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展开了探讨与争鸣。这样的情景,出现在日前由《中国作家》杂志社和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2·文学与影视高峰论坛”上。
文学是影视的基础与灵魂,是中国电影赢得生存空间的关键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句话流传甚广。在不少专家看来,没有好的文学作品支撑,影视创作就失去了本源。
“影视的基础是文学。电影史上的一些优秀作品,绝大多数改编自文学作品。”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作家柳建伟说。
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张卫看来,影视和文学一旦步入“婚姻”,双方都能够受益,文学借影像而传播,影像借文学而深刻。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创作的高潮都有文学家的参与,比如夏衍、田汉等人。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李准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文学对于影视创作的重要意义。他介绍说,夏衍就明确提出,要提高中国电影的质量,首先要提高电影剧本的文学含量,并呼吁当时一流的作家参与电影剧本的创作。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表示,在当前的环境中,文学作品最为重要的出路恐怕是影视的改编和再创作。一个作家如果能够身兼编剧的身份,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原创作品,文学的感觉更加丰富一些。
电视剧《悬崖》的编剧全勇先说,文学是影视的灵魂。现在的不少电视剧作品胡编乱造,缺少情怀,甚至没有常识,这多少跟文学性的缺失有关系,这也是中国的电视剧作品整体上难以和欧美、日韩电视剧作品相抗衡的主要原因。
有专家还认为,重视文学性是当前中国电影谋求发展空间的关键。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说,美国电影现在越来越游戏化,精力不放在讲故事上,而是沉迷于制造视觉奇观。他表示,好莱坞放弃和忽视的,可能是中国电影的增长点或者中国电影生存发展的有效空间。如果要实现差异化竞争,中国的电影创作有必要更加重视故事性,重视对文学性的挖掘。
文学只是为影视服务的工具之一
相信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看一个文学剧本,往往没有多少感觉,内容显得平常而琐碎,但是一旦剧本拍摄成影视作品,面貌立即发生了明显的改观,故事变得引人入胜。所以,有些专家认为应该客观看待文学对于影视的重要性。
“两者最容易形成婚姻,但往往又不是那么幸福的婚姻。”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看来,文学与影视的关系并不是天然存在的状态,彼此之间不时保持着紧张的角力。
她发现,一般来说,往往是质量中等偏下的文学作品,容易改编成为好的电影作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之间存在着认同的障碍。优秀的小说都能广泛流通,一旦试图改编成为电影,就是跟观众的想象去竞争,其结果往往难以尽如人意。但是,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改编始终在进行之中,由于电影制作者认为这样就意味着电影有了可靠的故事,电影的叙事有了可以依托的核,并且能够争取到预期的观众,未来的票房也有了保障。
作家晓航表示,影视和文学是两个行当,影视是用镜头来表述世界,文学则是用语言来表述世界,这是两种不同的方法。影视运用全方位的表现手段,影像、音乐、电脑制作等,而文学创作属于“手工劳动”,大多数情况是作家一个人去面对自己的心灵。影视是导演的艺术,在电影创作中,文学只是为影视服务的工具之一。
但晓航认为,影像所引起的思考是相对表面的、浅层的,任何更加深刻的人类思考无不最终指向语言和逻辑层面,这是文学的任务。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道新认为,尽管大量杰出的影视作品来自于杰出文学的创作,但也不能否认,卓别林、卡梅隆等人的电影创作与文学不太相关,甚至与文学性不太相关。
主办方期待更多地关注两者的相通之处
《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在总结时说道,电影与文学在语言、传播媒介、思维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应该成为一个共识。
但是他也认为,这两者在艺术精神上有着相通之处,“都需要讲述一个好故事,都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这个故事能够让人去关注生命、思考社会、认识自己;这个故事能够给人以关爱,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希望;这个故事能够体现真善美的情怀,让人类在共同的生存危机面前携起手来。”
他的观点得到了柳建伟的认同。“要传递出我们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要传递出正能量,要给人带来温暖”,柳建伟认为,这是当前文学和影视创作都必须着力追求的方向。(本报记者 王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