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新春走基层 最美风景最深感悟--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人民日报记者新春走基层 最美风景最深感悟

2013年02月16日04: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1月下旬起,本报“新春走基层”采访组奔赴大江南北、沿海边疆,许多返乡过年的记者也放弃假日休息,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生产生活,反映各地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新举措、新思路,倾听大家的所愿、所盼,用身边人、身边事讲述“中国故事”。记者到基层、到一线、到群众中去后,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最美风景在基层,最深感悟在基层。今天的这一组报道,就是基层对记者产生触动的见闻和感悟。

佤族群众圆了建房梦

本报记者 张 帆 徐元锋

新春在云南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走基层,最耐人寻味的当属勐董镇的赵正国圆了“建房梦”。从小住佤族草房的赵正国,对“自己动手‘种’自家房子”格外痴迷:1991年,他刚结婚,分家后自己备料建起茅草房,两年后换成竹楼,1998年又换成土坯房。2002年第一次佤山房屋改造,国家补助砖和瓦,赵正国建起砖瓦房,“但遗憾的是,房子打了圈梁没有柱子”。今天,赵正国新建了200多平方米的房子,真正圆了自己的“建房梦”——怪不得他一个劲地邀请记者到尚未竣工的“新房”里采访。

【感言】用民生赢民心

一名佤族同胞的“奋斗史”让记者感触良多,而“千年佤乡”的巨变令人嘘唏赞叹——8000多户佤族群众彻底告别茅草房、杈杈房和不安全的空心砖房,是佤族数千年历史上的第一次!在阿佤山,随时随地都能触摸到时代巨变的印痕。记者与佤族乡亲相约,等沧源机场通航后再来,记录阿佤人民的又一首“新歌”。

养猪场变身湿地公园

本报记者 罗艾桦

正月初三,记者来到广州下辖增城市石滩镇下围村红旗围湿地公园,只见绿道逶迤,草木葱茏,花香水秀,游人如织。

“这里曾有近70家臭气熏天的养猪场,想不到吧?”石滩镇党委书记潘小航说,该镇“散小乱”养猪场最多时有3131家,每天直接排放7000余吨污物。

2012年4月,增城市全面规范整治“散小乱养猪场”,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人口集中区及风景名胜区等为生猪禁养区。截至上月底,全市7288家养猪场已拆除4874家。与此同时,投资2.27亿元,开工建设全市首家大型现代化养猪场,实现零排放、零污染、零浪费并用沼气发电。

【感言】跳出环保抓环保

要想富,多养猪。记得小时候,兄弟姊妹上学穿衣以及全家油盐酱醋的开支,几乎都是从猪身上出。但也要看到,养猪对人居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可以说,整治“散小乱”养猪场,实际是“跳出环保抓环保”,是一种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是一种发展理念的升华,是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

勤劳仓觉创造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扎 西

2月12日,藏历新年初二,记者和西藏画家孟繁华夫妇到仓觉家过年。一幢200多平方米的两层新楼,见证了28岁的农村妇女仓觉的勤劳。

仓觉从小帮父母操持家务,稍大些就到城里打工。后来,仓觉嫁到了拉萨市夺底乡维巴村。“那时候她怀孕七八个月,挺着个大肚子,每天背60多斤的竹筐,走路到一家家送牛奶。”孟繁华说,仓觉的准时和牛奶的好品质,赢得了所有客户的信赖。

现在,房子盖好了,仓觉想着快点到工地打工,为了每天能赚100元的工钱,把房子装修起来。

【感言】靠实干奔小康

春节、藏历年期间,记者走访了城市和农村的不少家庭,还有寺庙的僧尼。无论到哪里,都深切感受到西藏各族人民珍惜眼前美好生活,期盼明天更加美好的心愿。西藏各族人民,像仓觉一样,会用勤劳、勇敢和智慧,与全国人民一起,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志愿服务照亮托老所

本报记者 戴 岚

春节前夕,记者走进新疆克拉玛依市银河社区金色桑榆居家养老日托中心,打老远就听到“托老所”里传来的歌声。这里每天有近200位社区老人安享晚年生活,而每天有20余名志愿者为老人服务。

今年72岁的王锦芬,自2006年加盟“志愿者”组织,连年被评为“优秀义工”,这两年又连续当选市“义工之星”。她说:“已经习惯每天来这里,看看能做点啥,乐哈乐哈!”她1991年退休后,把108人组成的“社火队”搞得红红火火。

大年除夕,她领着一家老小9口人去了福利院,其中5个孙子辈的。“培养孩子们的爱心,让他们知道关爱每一个人。”

【感言】义工传递正能量

在这里,记者感受到“志愿者”的力量,他们用行动传递正能量。因为志愿者的存在,这座城市充满了关爱和温暖;因为他们的存在,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义工、志愿者正在成为“油城”克拉玛依最美的名片!

分享到:
(责任编辑:崔东、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