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报即收集报纸的简称,也称报纸收藏,或称收藏报纸,是以报纸为收藏对象的爱好。按照收集的类别,可以把藏品分为号外报、创刊号、文革报、老报纸、生日报、百版报、终刊号、试刊号、报头、剪报、报标等类别。 |
方汉奇 |
《人民日报》于1980年5月18日以《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为大标题,出版发行了号外。 |
汇集了159个“中国集报之家”和132种“中国集报精品”的两部书——《中国集报之家》和《中国集报精品》日前问世。
作为评审之一、中国当代历史新闻学的大家,已经85岁高龄的方汉奇教授这样说:收藏报纸,是一种非常高雅的文化活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报纸,都是历史文物,经过战乱,后来又经过各种政治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留存下来的已经不多,收集起来是很不容易的。全国集报的人,收集了不少报纸,有的也研究并出版了一些书;许多人还经常举办报纸展览,为社会做出很多贡献。这是好事,我们应该给予关心和大力支持才是。
“报纸就是历史的日记,今天的报纸就是明天历史的见证。收藏报纸,可以说就是收藏历史;报纸号外更是‘历史风云的见证’和‘时代大事的记录’,也是报纸文化最吸引人的亮点之一。收藏研究报纸,追溯历史,对传承弘扬中国报纸文化,促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平时搞搞报纸展览,是为社会做文化方面的服务。就是自己或亲友翻看这些内容有趣﹑版面精美﹑记载着昨天历史﹑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报纸,大家也都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能在阅报中享受幸福快乐的人生。”著名集报家周文华如是说。
“集报于个人,服务于社会”几乎已经成为所有集报人的共同信仰。这些对报纸收藏着了迷的“报迷”们如同一段段鲜活历史的寻访者,在今天追溯着过往,以历史记录昭示着古今和未来。
“北京精神“的践行者
黄玉庆的家庭藏报馆名为“京报坊”。为什么叫做“京报坊”呢?“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而我又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就更加热爱北京,也就把在北京出版的报纸作为集报的重点。”他说。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正式发布了“北京精神”的表述语:“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正与黄玉庆的集报活动不谋而合,他决定做一个“北京精神”的践行者。
黄玉庆的藏报约5000多种、数万份。有《北京日报》创刊号、《北京晚报》创刊号、《北京画报》试刊号等“北京”字头报,有《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创刊号等在内的“学院”报,还有《人民日报》系列、《北京日报》“古都”专版、《北京晚报》“四合院”专版全套、《北京青年报》“地理寻踪”专版;《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全套、《藏书报》全套、重大事件报等。“对于收集到的报纸不能束之高阁,要探究它刊载历史的来龙去脉。”黄玉庆坦言,“我不仅要做好一个保管员,更要将北京精神传递全社会。”
让雷锋精神传承下去
与雷锋同年入伍的李俊,虽然他们不在一个部队当兵,互不相识,却有着服务于人民和社会的共同信仰,正是这种信仰让李俊此生与雷锋结下了不解之缘。
“雷锋精神的基本特征是:‘心系祖国,热爱集体,关心他人’,集中体现了中华美德崇高境界,汇聚了每个时代都传承贯通的精神,传递了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的真情。我认为收藏雷锋事迹资料、留住雷锋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俊爱好集报、剪报和“红色文化”收藏,已走过50多年的历程。他的集报、剪报和雷锋专题资料的收藏均达万余件。为了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李俊曾多次走进部队、学校、厂矿、社区、家乡,举行报展和雷锋藏品展达40余次,参观人数达l0万多人次。2002年8月3日,李俊创办了“雷锋文献资料馆”,由他自费编写《集藏雷锋资料文摘》1-7期,印6000余份,赠送给全国雷锋中小学,深受师生好评。不少学校来信表示感谢,对李俊以这种方式教育青少年学雷锋、知雷锋、做雷锋表示赞同。
由于李俊坚持数十年举行各种报展和“雷锋精神永恒”图片展、“雷锋在我心中”藏品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事迹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激励更多青少年争当当代“新雷锋”,为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李俊虽已年近古稀,仍在默默地努力着。
家庭藏报馆也做历史资料库
魏润生家和有些集报人不同,除了藏报万余种,更有涉及报刊社史料背景的藏书3000余册。“这些报纸和史料,都是我集报和研报的基础。”他说,自从与老伴和儿女们共同努力建成了“魏润生家庭藏报馆”后,这小小的藏报馆就变成了省市各界单位个人的历史资料库。
10年来,每当辽宁省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在省直机关、大中小学校、街道社区、古玩市场、博物展会、图书馆、文化宫等地点,都有他的身影。他举办报纸展览60余次,前来参观查阅史料者达数万人次。据介绍,在魏润生举办的“家博会”上,每天都有数干人参观借阅。为了考证早期报纸,他还经常到省市图书馆、档案馆查阅史料,跑遍沈城古玩城、书报摊,花费了大量心血,纠正了原有史料中的不实之处;找到了东北、沈阳、大连、鞍山、营口等地区报纸的源头。
几年来,他为辽宁省地方志办公室、省出版协会、辽宁经济日报社、沈阳市铁西区工人村街道等单位,提供了重要史料,对于编撰省志、报史和街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毫无保留地为新闻媒体界编著出书提供了珍贵资料。
大连一位80多岁的老人看到《辽宁老年报》报道魏润生的文章,于是给该报写信,寻求帮助。魏润生得知后,为他查找到他父亲王一叶(革命烈士)于1928年在沈阳参与创办的《东北民众报》,并给他提供了报纸史料和复印件。老人家非常感动,他说:“我找了几十年哪!是他帮我实现了多年的追寻,填补了父亲这段历史的空白。”
近年来,更有省外一些高等院校的师生也慕名而来,上门请教、查阅史料、翻拍大量照片……
“农民集报家”的纸墨人生
他当过兵,种过地,自1953年收藏《人民军队》报起,已有59年的收藏经历。迄今为止,他共收集各类报纸近23000种,其中创刊号就有7000多种。国内目前发行的晚报,其创刊号大都可以在他的藏报中找到。他,虽然已经79岁高龄,但看起来十分精神。他就是“农民集报家”南志秀。
南志秀老人的家,在陕西省富平县曹村镇土坡村,一个宽近4米、深达l0米的土窑洞,悬挂着五花八门的报纸。在这些报纸中,可以作为珍贵历史资料的有l000多种,其中最早的是光绪年间出版的第三期《申报》。
最有意思的一张报纸是镇江解放区1949年5月26日出版的《前进日报》创刊号。这一天恰好是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报社就将新华社发布的消息用红色字体加印在头版中央。南志秀说:“每每翻阅收集的各种党报,我都会心潮澎湃,忘记一天的疲劳和烦恼,进入一个忘我的境界。”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南志秀收藏这些报纸,几乎用了他所有积蓄。藏报、评报、研报,不仅增加了对报纸的热爱,开阔了视野,更是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写作水平和文化素养。由于他的笔耕不辍,先后在全国各地l00多家报刊、电台发表稿件2500多篇,还有多篇新闻稿件获奖。在集报写稿歌颂党恩的同时,南志秀还创办了《中国集报文选报》,主要刊登与集报相关信息以及集报研究作品等,1995年创办,至今已出了102期。该报的特色是每期更换书法报头,16年来已经采用出自中国书法界名家之手100多个报头,使读者未看报先领略各个流派的书法艺术瑰宝。南志秀说,自己由向报纸投稿到集报,和报纸有着不解之缘,办报是这一情结的升华,也是对中国集报界做出的微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