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走到主持台下。现场主持节目时,即使面对观众,也会因为并不相互了解而隔阂。你最好在主持前进行一些调查研究,知道观众的组成部分、观看愿望等。这些可由组织活动的单位提供,也可以自己直接找几位观众攀谈,从心理上消除对观众的陌生感。我们比较熟悉的《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常常在实拍之前与现场观众进行很放松很亲切的交谈,在交谈中了解观众的特点与想法,也让观众熟悉自己,彼此产生“朋友感”。在一期期节目中我们才会看到他与现场观众家人般自然的神态,真实的谈吐和呼应交融。虽然这个节目早已经取消,但是给我们的印象还是那么深刻。再如我的同学安妮,她也是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一位著名的晚间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她的一段亲身经历对我触动很大。“去年年底的一天我突然接受了一个文艺演出的主持任务,离演出只有30分钟。在了解了节目单和演员之后,我走下台去,了解到台下的观众中有一大半儿是来自革命老区的地市领导和县、乡、村级干部,他们是在开会期间歇兴致勃勃欣赏谢芳、刘江、李光曦等老艺术家的演出的。了解这些后,些时我立即觉得台上台下都是我熟悉的人,而自己就是他们的纽带,一定要让大家交流起来 。带着这个愿望我热情地走向舞台,虽然聚光灯打得根本看不清黑压压的观众席,可我已心中有人。抛开了程式化的开场白,以热情的大音量和亲切的朋友式的语调开场”:
“各位领导、来宾、各位(略顿)来自基层一线的县乡村的父母官们,大家好!(笑声、掌声)(声调降低)这是1997年一个平常而特殊的夜晚,在我们总结过去规划来年之际,大家欢聚一堂,(声调扬起)观看来自首都的一批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演出。(声调下降,副、更为生活化)我想在坐的各位中不少人伴着他们所塑造的难忘形象和动人歌声度过了自己美好的年华,(声音上扬,热情)祝愿有一天当我们回首人生时,也像我们的老艺术家们一样,豪情满怀,硕果累累!(热烈的掌声)!”
此后的演出中,台上台下水乳交融,演员与观众始终是热情高涨,一个优秀主持人根据对观众的特点和兴趣的判断来不断调整主持的内容,不时的将台下的观众与台上的演员联系起来。它使我感悟到一个好的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吃透自己要说什么,更要了解说给谁听,他们想听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以达到一个理想的表达效果。
四、要抓住交流的时代感
播音是时代的艺术。所以,脱离了时代特征,一都无法依附。文革的时候,播音员的声音一律是嘹亮威严、气势压人,总像是在万人大会现场。甚至播“天气预报”时都肃穆庄严。改革开放后,播音逐渐变得可以亲近,这很大程度是因为播音风格的改革。播音员的架子放下了。音调降低了,听众从万人会场回到了家中。这其中,不乏既传承老一代的播音理论经验,又紧贴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的特征,比如虹云、陈铎如师如友的娓娓道来;林如介于播与说之间的新闻播送;赵忠祥云遮月般含蓄灵动的电视解说;叶慧贤机智、轻松而又儒雅的主持;敬一丹、白岩松冷峻、坦诚的交谈式风格;王雪纯邻家女孩般的活泼、自然之气……所有这些凭借着高科技手段,使今天的播音主持生机勃勃、气象万千。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社会功能。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的提高,广电媒体越发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如今社会民主化进程加快,尊重和张扬个性的人文环境下,我们的传播不是高压式的宣传,权威式的灌输,而是深入到最小的社会细胞,面对一个家庭一个人或几个人去做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所以,播音员、主持人是受众与社会的媒介,是服务者,更是宣传者、引导者。这个时代呼唤智慧、博学、有主见、有个性的播音主持,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往往是一个民族形象的代表,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先进文化的代表。
参考文献:
[1] 陈京生.电视播音与主持[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 应天常.节目主持人角色冲突[J].现代传播,2002(8).
[3] 熊健梅.节目主持人个性讨论[J].电视研究,2002(6).
[4] 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