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情较重的受灾群众通过直升机运出。 扬子晚报特派记者刘浏摄
苟芳英的儿子戴上安全帽就准备出发。刘浏 摄
昨天上午,记者在赶到龙门镇时得知,从龙门前往受灾较重的太平镇道路也被阻断,物资运不进去,而唯一通到太平镇的道路是一条翻山越岭的小路,记者决定前往太平探查灾情。
龙门太平均少粮
在芦山镇时记者便得知龙门方向的多个村落缺少物资。在前往龙门的公路上,由于运送物资的车辆被控制,不少前来的志愿者都选择手工把水一箱一箱搬进20公里外的龙门。由于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志愿者们选择了用背负的方式,能多背一瓶就多背一瓶,绳子勒在肩膀上疼得受不了,志愿者们便想出办法,用两瓶矿泉水垫在肩上,这样又多背了两瓶水。一路上村民均打出缺少粮食和帐篷的标语。
记者决定翻山进太平
中午时分记者赶到龙门,这里因为前晚的余震又有四位村民受伤,不过居民告诉记者,这里仍不如更远的太平灾情严重。在地震中龙门通往太平的公路损毁严重,昨日一座大桥也发生垮塌,修复难度大,太平成了断水断粮的重灾区。
从山民口中记者得知前往太平还有一条山路,不过要翻过一座大山,20公里远的路变得异常艰难,且只有小车和摩托能通过。记者决定从这条小路进山。这条山路陡峭弯多,不少地方还有塌方,最高处海拔达到1300米,异常难走。记者在途中边走边搭车,最终乘一辆救援队的车抵达太平镇。
很多地方断电断水
在太平镇政府大院里,记者看到了一片树枝和帆布搭起的简易帐篷。这是成都军区总院前日空降而来搭建的。记者了解到,这里的临时床位有近百张,周边村子的受灾群众都会送到这里救治。成都军区司令来这里视察时表示,这是目前灾区最大的医疗救助点。不过由于道路问题,这里目前只能把伤情较重的受灾群众通过直升机运出,所以有不少人滞留养伤。
当地官兵告诉记者,由于离芦山较远,这里各项设施恢复都比较慢。昨天这里才恢复移动信号,其他手机还是打不了,目前乡里只有医疗救助点和部队驻地有发电机,其他地方基本处于断水断电状态。
背91岁母亲开摩托去芦山救治
只为不给部队添麻烦
记者在太平镇的医疗救治点采访时看到这样一幕感人场景,一位村民将老母亲用布带子和自己捆在一起,背着老母亲要走,不顾医生的劝说要这样带着母亲从唯一一条通畅的山路去芦山治疗。理由竟是不愿再给部队医院添麻烦,准备自行前往芦山。因为一家人执意要走,最后大家给这位儿子递上一顶头盔后,他骑车背着母亲上了路。
记者了解到,这位村民的母亲名叫苟芳英,地震时因为脚部被石头砸伤被送来医院,经过医生的救治,脚部的外伤已经无碍,不过由于医疗点条件有限,不能拍片进行治疗,医生建议送去芦山更好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我们都跟他说,我们用直升机或者车子把你母亲送到芦山去,但是他们都不愿意,都说不愿意给部队添麻烦,直升机应该留给需要抢救的人。”苟芳英的主治医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今天上午本来他们就想走,我们说还要观察观察,下午她儿子就把摩托车开过来了。”记者在医疗记录上也没有看到这位村民的姓名,也没有更多他的信息。
扬子晚报特派记者 刘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