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四川省芦山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灾情成为全中国人民众关注的焦点,各大新闻媒体迅速投入抗震救灾报道,众多记者第一时间积极奔赴灾区发回一线报道,然而,光有热情还是不够的,奔走在前线的记者必须充分掌握、全面了解灾难报道的经验,最大化的发挥媒体报道价值。
以下是本网编辑总结的记者进行地震等灾难报道时,需要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以期对正在前线采访的记者提供一些借鉴。
●报道要理性、客观,不能过度悲情和追求眼球效应
无论传媒媒体还是各大网站,都在芦山地震发生后迅速发出报道、推出专题,让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地震造成的损失和救灾的进展。作为记者,应理性、客观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客观记录灾区人民的感受,而不能过于煽情,灾难报道需要悲情,但过度的悲情就有害了,这已经成为多国新闻媒体灾难报道的伦理共识。
众所周知,灾难当中灾民的状况、他们的呼声、救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才是我们报道的主角,而有的记者为了追求眼球效应,不把镜头对准灾民,而是刻意关注颇具噱头意味的新闻。
谁应该是灾难报道中的主角? 震区没有“最美”标签 只有职业精神
●切忌过于血腥,尊重生命、体现人文关怀
灾难报道和普通新闻报道不同,它更需要爱心,记者应避免直接曝光死难者面部,别拍摄残缺、受伤身体等过于惨烈的画面,避免以采访为由刺激遇难者家属。各国的新闻伦理公约,都会要求新闻从业者尊重生命。西方媒体人在报道灾难新闻时尤其注意不能造成二次伤害。
很多读者发现,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这次媒体在报道上少了血腥的画面,多了温情的故事,灾难的悲伤更多的转化成了凝聚人心的力量。
但总有些记者喜欢消费遇难者家属的泪水,芦山地震后,有记者缠住一位刚刚失去女儿的母亲,尽管那位母亲已经泣不成声,不愿意回答问题。
●注意人身安全,不干扰抗震救灾工作进行
如果说灾区如战场,并不为过,记者进入灾区进行采访报道时,在保证通讯畅通,顺利发稿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地震报道中注意防范余震。
记者要避免为抢镜头妨碍生命救援,不能和医生争抢受伤者,碰到紧急特殊情况先救人再报道,不能妨碍、干扰电力、通信抢险人员的工作。
灾区生活资源不足、救援道路拥挤,这些都是包括媒体在内的抗震救灾人员必须尊重的客观条件。所以记者大量、扎堆涌进地震灾区,也会对抗震救灾造成一定干扰。许多国家都有一些不成文的新闻行业规定:在采访工作面有限的情况下,抽签决定代表采访,材料供媒体分享。
●理性判断,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面对地震这样的大灾难时,人们心理上更易产生动摇、容易混乱,所以记者在这个时候除了关切之外还要格外保持冷静,切忌发布不实信息,不要听信、传播谣言,更不能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传播小道消息,要引导群众更相信政府救灾机构、武警官兵、消防等部门直接得到的信息。
相信官方,理性判断,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就是在帮助救灾。
●注意挖掘细节,展现人性故事
记者在进行抗震宏观报道时,同时也要注重微观挖掘,展现人性故事。比如强震后的芦山灾区,帐篷是群众最急需、最受欢迎的物资之一,记者追随一顶帐篷的“旅程”,去看它如何送到灾区群众手中,事情看似“微小”,但背后的意义重大,解决了灾区人民急需的物资之一。
总体来看,芦山地震后,中国媒体的灾难报道正在走向成熟、理性,报道水平较2008年汶川地震有了长足的进步。反应的迅速、细节的把握、报道内容的全面程度都有提升,公众的评价也明显增高。当然,中国媒体的灾难报道还存在着不少亟待提高的地方,和国外媒体的灾难报道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或许制作专门报道手册,培养灾害报道的专门记者,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