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获得台湾第46届金马奖影帝后,黄渤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还说,希望自己的成功不要来得太快,因为呆在半山中看风景的感觉也不错,过早的成功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但现实并没有理会这句貌似谦恭的表白,2013年,他出演的《泰囧》、《西游降魔篇》两部影片先后突破12亿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影片。
好事连连,在导演协会年度表彰大会上,黄渤凭借电影《杀生》获年度最佳男演员;刚刚下片的《厨子戏子痞子》也过了2亿票房。华语地区首个商业戏剧奖项现代戏剧“2013壹戏剧大赏”揭晓名单中,由黄渤主演的话剧《活着》囊括“年度大戏”、“年度最佳导演”、“年度最佳男主角”三大奖项。
成功如急风暴雨席卷而来,迅速地将黄渤冲上了浪尖。目前为止,这位以饰演草根小人物起家的演员总票房已突破了33亿人民币。光就这些数字而论,他已经超越了被冯小刚称为“国内唯一票房保证”的葛优,成为新的“票房之王”。在刚出炉的“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上,黄渤也上升到第34位,排在周润发、李连杰的前面。
现在的黄渤,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导演了两部微电影,演了话剧《活着》,参与的两部片子也大获全胜……但他却说,自己其实一直在做不同的尝试,想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这样或那样的潜力,他真的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一个有阅历的人
关于黄渤成名前的经历,早已被各种媒体挖了个底朝天,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这位现在的票房冠军在初中时是一个学习平庸的男孩,至于外形,则常常被别的家长拿来作为鼓励自家孩子的一个典型案例。唯一可以让这个孩子感到安慰的是,自己的歌声还不错,在各种比赛中得过奖,这一点,让他有了点自信,并从此对于唱歌这事孜孜以求。
但大众的解读可能忘记了一点,即便是在中学阶段,这位男孩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对于自己喜欢事情的追求,早在上高中时,他就开始在酒吧里面驻唱,挣的钱比他父母的工资还高,他还去当地的一家少年宫教舞蹈,在边教边学中也给自己打下了舞蹈基础。这些都足以反映出一个少年个性中特立独行的一面。
在高中毕业后,他开始了自己7年的酒吧驻唱生涯,足迹遍及西安、广州、东北并最后来到了北京。酒吧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黄渤用“江湖生活”来形容自己这段晨昏颠倒的驻唱生涯,他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好人,不好的人,吝啬的人,好玩的人,什么样的都有。”
他有时也被骗,不过他心态好,“又学了一招。”他还有短暂的当老板的经历,在老家青岛开了一家叫“韩东洋机械”的制造厂,唯一得到的快乐就是钱比以前多了点,“但这种工作不会给你带来快乐。”最后他又重新上路,回到自己喜欢的歌唱事业上,开始了北漂生涯。
多年以后,他这样总结自己多年的社会漂泊生涯,“之前上天给你的磨炼,它是让你攒一个大的记忆卡,一点点往里面装数据,这对于我现在的事业,是一个很大的礼物。”
一个勤奋的人
管虎是跟黄渤合作最多的导演,到现在为止,两人已经合作了9部片子,黄渤的电影处女作《上车走吧》和电视处女作《生存之民工》都是跟管虎合作的。
在管虎的眼中,自己之所以跟黄渤合作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黄渤脾气比较好,不会急,“一个很聪明的演员,再加上勤奋,成功是必然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跑龙套的黄渤跟跑龙套时的周星驰有几分相像,即便是一个简单的镜头,两人都准备了好几种表演方式来让导演选择。黄渤拍《生存之民工》时,本来只有很少的戏份,但是黄渤却常常去找导演聊戏,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的戏份变得多了起来。
黄渤的勤奋是出了名的,早在酒吧驻唱时期,他就对自己的优劣势有着清醒的认识,扬长避短,在“实力派”和“偶像派”中间开辟了一条“体力派”的路线,在表演的时候又唱又跳,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最苦的拍戏是在《斗牛》,原来这部戏要拍一个半月,结果拍了4个月,这4个月中,每天蓬头垢面的黄渤跟戏中的一头奶牛呆在一起,一条戏被NG几十次,几乎是家常便饭,“每天从早到晚,连当地的农民看到晚上九十点钟都回家睡觉了,我们还接着拍到凌晨一两点钟。早上他们起来的时候,发现已经又在拍戏了。”
《斗牛》拍到第三天,黄渤就累得吐了,拍完这部戏,共磨破了38双棉鞋。他曾经说过,在表演技术没有成熟之前,真诚是最重要的,一真遮百丑,永远是可以打动人的,而勤能补拙。
在《斗牛》杀青的那一天,从车里看着逐渐远去拍戏时的山区,黄渤的眼泪居然“忍不住掉了下来。”这一幕,恰好被导演管虎看到了。
一个聪明的人
电影学院的徐燕老师这样形容黄渤,“他太聪明了,别人要用十分力,他只需要脑筋一转,大概也就两分钟,他就会出来一个鬼主意。”
事实上,黄渤不但智商高,有了多年的社会历练,他的情商更高。管虎就说过,在片场,他是一个挺会来事的人,知道如何跟导演搞好关系。
管虎的妻子、演员梁静跟黄渤的关系很铁,梁静还调侃地形容两人的关系,“虽然我们不是夫妻,但是我们一定会白头偕老的。”
徐燕感叹,“老天除了没有给黄渤一副伟岸的身材和俊俏的面容,其他的都给了黄渤。”
但徐燕老师可能忘记了一点,恰恰是上天给了黄渤一张颇有特点的长相,才让他在当今俊男林立的“演戏江湖”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从《上车走吧》中的小民工,到《疯狂的石头》中搞笑的黑皮,再到《西游降魔篇》中的孙悟空和《101次求婚》中的包工头,黄渤的戏路之广,已远非那些偶像派的演员所能比拟。
采访黄渤时,记者很快就感受到了他身上的两面性,在外面,他是一个谦恭的人,在聊到今天的成功时,他尽量表现的云淡风轻,这个层面的黄渤被一种世俗的理性包裹着,成熟而淡定,那是他用多年的社会历练修来的外壳。
而透过这层保护层,一个自信和乐和的黄渤跃然纸上。这一点,可以通过很多细节反映出来,他在接受凤凰卫视陈鲁豫的采访时,陈鲁豫当时说,“你以后会越来越好,但是你演得角色可能始终是比较小的人物,所以你不能脱离生活。”他马上就插了一句,“也不一定始终哎。”由此不难看出,他对自己的演艺生涯有着更高远的目标。
在聊到刚获得的导演协会最佳男演员表彰,他有点当仁不让,在肯定这个奖的公正性同时,他也说,“我付出了我本应该的努力,我对自己的表现还是自信的。”
2000年,第一次演戏的黄渤在管虎导演的《上车走吧》电影中扮演了一个从农村来北京开小巴的年轻人。结尾处,受生活和爱情双重打击的他走到一个公交车站的站牌下,对着舒淇代言的洗发水广告,用浓重的青岛话连说两遍,“大妹儿漂亮,大妹儿漂亮。”
到了2012年,现实中的黄渤跟真实的舒淇在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中有了第一次的合作,只是他已经忘了《上车走吧》中的这个细节。在去年的另一部电影《101次求婚》中,黄渤扮演了一位装修包工头,这一次,她跟台湾美女林志玲饰演的钢琴家谈起了恋爱,影片最后,在目前正红火的“中国好声音”现场,林志玲上演了“女追男”一幕,对着现场观众的面大喊,“你愿意娶我吗?”
某种程度上来说,从黄渤的奋斗史中能隐约看到中国这十年的社会变迁。他很像那些在经济大潮中沉浮多年的企业家,从最原始的积累开始,在摸爬滚打中不断寻找创业的机会,几经沉浮而痴心不改,在风云跌宕的商海中,有些人很快扬名也很快消失,大部分人波澜不惊,籍籍无名。只有少数的一部分人,他们小心翼翼,左冲右突,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最重要的是,他们天性乐观,稳扎稳打,在不断尝试中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我们其实有理由相信黄渤希望自己“晚一点到山顶上去”的想法是真诚的,因为这是一个奋斗了很多年,有着丰富阅历的人说出的话。
跟葛优老师比还差得很远
记者:现在每天能睡多久?
黄渤:现在正在拍《青岛往事》,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有的时候更少点。
记者:你对《厨子戏子痞子》的票房满意吗?
黄渤:跟这种投资规模的其他电影相比,已经是不错的了。之前管虎找我的时候,我开始并没有想来这个戏,因为之前的工作都排满了,有点累。但导演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有一些新的尝试。
这个戏其实是挺危险,这种夸张的表演风格是踩在一个临界点上,弄不好就成闹剧了,幸亏本片的美学是统一的。
记者:你如何看待拍片的辛苦?
黄渤:我拍的戏其实都挺辛苦的,但是没办法,宁浩和管虎都是这样。还是喜欢吧,因为喜欢,也就没有觉得这么苦。回头想想,如果真不是喜欢这事,还不太好坚持下来。
记者:你如何看待现在自己的成功?
黄渤:其实我心态上没有什么变动,这些年都一样,老是会有惊喜出现,也会有沮丧。获奖那是别人对你的肯定,但是自己有多大能力自己知道。拍戏就是一部一部来,什么年龄说什么话,急也没有用。慢慢来,也不好高骛远。
最近这几年,都是这个状态,既然选择了,得到这么多,理应要付出一些,怎么可能都是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呢。
记者:你如何看待自己之前的社会历练?
黄渤:在社会上闯荡多年就跟上学一样,在人生的备用硬盘中放进了很多的素材和资料。以后可以随时拿出来用。
现在想想,是老天爷在帮助,这么多年的付出和坚持,这么多年的历练,对于自己的演戏都帮助挺大的。
记者:前年成立的黄渤工作室目前如何?
黄渤:现在还是在做筹备性的东西,包括新项目的开发等。也以作品出品方的名义参与电影的制作。目前来看,我们参与的《泰囧》、《厨戏痞》都效果不错。对于新公司来说,这两个项目算是大获全胜呗。
《泰囧》我们的工作室是作为出品方,在资金上没有分配,但是在宣传和发行上锻炼了队伍,这也是一个财富。《厨戏痞》我们三个明星是片酬入股,作为资金的投入。总的来说,这两部片子的收获都让人挺兴奋的。
记者:你已经拍了两部微电影了,有拍长剧情片的计划吗?
黄渤:目前不会,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如果要做就一定要做好。而且我也不认为一定要做,如果没有碰到合适的让你兴奋的剧本,花一两年的时间来做这事,也没有多大意思。还是等找到让人有表达欲的剧本时再做吧。
记者:有人拿你跟葛优老师相比,你如何看?
黄渤:没有任何可比性,首先从作品积累和各方面跟人家都不能相提并论,还差得很远。而且每个人特质也不一样,他也是我喜欢的一个演员,我觉得做好自己就是了。比不比,那是别人去做的事情。大家这么说,没法左右。还是要想清楚这些,跟人家差得很远。
记者:今年还有哪些工作计划?
黄渤:现在正在拍《青岛往事》,一部家乡戏,去年接的。我对电视剧不排斥,只要作品本身能够打动你,让你兴奋起来,我都演。对于角色也没有太挑剔。
今年8月份还有话剧《活着》的全国巡演,上一次在全国的演出反响不错,几乎一开票,各个地方就卖完了,门口黄牛党的票炒到2000多一张。
还有,我可能会参与一部好莱坞电影的拍摄,曾经也有不少好莱坞电影找我,几乎都推掉了。是不是好莱坞不重要,其中的角色有没有发挥的空间,这才重要。
记者:你觉得《泰囧》热卖的原因是什么?
黄渤:之前我也是比较看好这个项目,不然也不会让工作室作为出品方去参与,我当时的估计收益会在一个亿左右,但是上映前我觉得有2亿。
能卖到12多亿,一个是目前这个市场对于喜剧的需求激增,另一个是整个市场的盘子越来越大,银幕数量和观影人次越来越多。最主要的是,它是一部严格按照类型片去做的一部电影,它没有太新奇的地方。当我们电影市场一步一步趋于成熟的时候,那些在国外电影市场显示过效果的规律,在我们的市场上也慢慢看到效果了。
记者:你现在如何看待喜剧两字?
黄渤:能够让人开心起来笑起来的就叫喜剧,但是如果还有一些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暗讽,再在表现中间加入打动人情感的元素;或者说有个大悲剧的情境,反差地去做,都会更好。
记者: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功?
黄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就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点。
记者 王金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