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媒的首席记者,到纸媒的副总编辑,再到微博的内容运营总监。最后这一跳,让他跻身为新媒体的弄潮儿。回顾曾有的13年纸媒经历,这一年多的新媒体职业生涯,让作者在感受新媒体无限的魅力之时,也对自己的转型进行了思考。
在纸媒工作了13年,于2012年到腾讯微博工作。从纸媒到新媒体,虽然还与内容相关,但自感是一个不小的转型,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是:纸媒强调视野、采访和文本,而微博强调运营和传播。
在《南方都市报》和《云南信息报》工作的10年,深知一份好报纸,应该是有理想、有情怀、有格调的媒体;一名好记者,应该是有思想、有人脉、有能力的尖兵;一位好总编,应该是有方向、有魅力、有朋友的领导。那么来到腾讯,来到互联网,对一个运营leader的要求又是什么呢?
我理解首先要熟悉自己所运营的“产品”。腾讯微博有5亿多用户,每天产生一亿多条信息,用户间有上百亿个关系链,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数百亿条传播通道。用户在这里结网,运营就是要让这张网更强健。
二、内容由谁生产。
内容运营中心,表面上内容是重点——及时发现并把重要内容用各种渠道推送给用户,发现新闻,拓展新闻当事人。这些并不是难点,难点在于如何让用户自发产生高质量内容,并快速有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用户的兴趣千差万别,内容虽然重要,但远不是全部。这份工作,表面上虽然和传统媒体相近,但实质上和传统媒体大相径庭。
由谁生产内容?传统媒体秉持客观公正原则,要做冷静的观察者,对新闻事件不介入。不参与,由专业的采编团队生产内容,媒体主动设置议题,生产的内容精英色彩浓厚。但微博仅是一个平台,无法像传统媒体那样自己生产内容让用户消费。一个活跃、有影响力的平台,必然是UGC的舞台,用户们在这里生产并且寻找、消费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这些用户可能是名人,可能是某一领域专业人士,可能是官员,也可能是一个默默无名的草根。这些人散布在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形象模糊,产生的内容也千差万别。
一句话,媒体是自己生产内容,而微博是让用户自己生产内容。
三、庞大的内容,如何选取运营的重点。
理论上,微博这个平台上信息自由流动,用户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转播,不同信息优胜劣汰。现实中,任何一份媒体,一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特点,从而吸引特定的群体。从来没有一个媒体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目前微博的两大属性,一为社交,二为媒体。在微信冲击下,人际关系中的强关系链迁移迅速。大潮退去,微博的媒体属性会不会减弱?在近期的几个重大事件中,微博仍然是用户获取资讯的主要平台。
但强媒体属性的新闻远远不是微博内容的全部。
以地域、兴趣、人际关系为纽带的关系网中,绝大多数信息不具备公共性。微博如何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一是在运营中照顾到更宽的面,二是借助大数据挖掘,使用技术产品手段建立精准分发渠道。多元的内容才是健康的微博生态。
四、传统媒体和微博运营目的不一样。
微博是一个平台,在上面流动着各种信息,但只有大概5%用户的发言对其他用户产生价值,还有大约25%的用户是活跃的转发集团。他们虽不能原创有价值的信息,但经常使用微博,乐于传播分享。重要用户的信息通过他们能更快,更广地扩散出去。
不活跃的社交网络,这些用户像信息孤岛,没有丰富的传播网络,无法在信息的层层传播过程中让信息增值。而内容运营的目的就是让关系链更强壮。
传统媒体基本不考虑也无法控制二次传播,而微博的魅力恰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丰富,逐渐逼近真相。
五、产品意识相差很大,传统媒体缺乏意识和工具。
传统媒体产品意识很淡,对媒体本身的产品演进、设计、用户体验关注不足。
1927年,美国宝洁公司出现第一名产品经理 (Product Manager),后来产品管理制度逐渐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得到应用和推广,并且取得了广泛的成功。
互联网产品经理IPM(Internet Product Manager),负责互联网产品的计划和推广,以及互联网产品生命周期的演化。根据百度定义,互联网产品经理核心工作内容基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负责网站的需求方案的提出及运营策略的可行性建议;
2)负责网站的内容规划、广告位开发、管理及日程运营管理;
3)统计网站各项数据和用户反馈,分析用户需求、行为,搜集网站运营中产生的产品购买及网站功能需求,综合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统筹安排,讨论、修改、制订出可行性方案;
4)和技术部、编辑部等部门紧密结合,确保产品实现进度和质量,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网站的开发及日常的维护;
5)配合市场部、客服部进行相关的商务合作,跟踪竞争对手;
6)把握互联网市场趋势,制定产品竞争战略和计划。
可以看出,产品经理在互联网公司里举足轻重,互联网产品质量有时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死。
在我的纸媒工作经验中,几乎没有体系化的产品概念。报纸的历史上,从黑白印刷演进为彩色印刷,从只有单叠到内容分叠,是两次大的产品升级。最近十年比较接近产品设计的工作,往往是由总编辑至上而下主导的改版,从报纸内容定位,到版面设计、版面规范等,但改版基本是编辑部根据自己经验作出的判断,缺乏数据支持,也很难有用户反馈,改版周期基本是几年一次,这和互联网重视用户体验,产品快速迭代的做法相差很大。
这也和传统媒体的产品形态有关。电视的收视率,报纸的发行量是两个指标。而互联网具备收集用户行为的能力,可以制订详细的指标,每一次产品的改变,对比指标变化,可以分析出用户对产品的好恶。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增加对产品的研究,找到感觉,也是一个必须面临的转型。
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时代。
在《云南信息报》工作时,我被委任探索报纸向新媒体转型的任务。时至今日,传统媒体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大都水土不服,从新闻门户,到微博大潮,再到现在的微信公共账号,自媒体狂飙,传统媒体虽然一直在尝试转型,但成绩乏善可陈。
流行的观点认为,虽然传统媒体在衰落,但用户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不会降低,因此传统媒体总有一道免死金牌。相对应的策略是提升报道品质,在碎片化获取信息的用户习惯下撑出一片空间。
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刚落幕,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又挽回一局,电视台从制作精良的产品上受益,可惜马上山寨不断,让各种名人去跳水竟然又成争夺收视率的利器。纸媒除了几家杂志和报纸,大都在2012年受到了广告收入增速大幅下降的寒流,内容品质却无明显提升。
理想的推断和现实的逼仄大大增加了传统媒体转型的复杂。
一份日报如何能每天生产出无可替代的报道?即使生产出来了,怎样突破地域发行限制,投递到使用互联网的用户手里?用户习惯了免费获取新闻,要铺多大的装机量才能吸引广告投放?姑且不考虑新媒体运营投入的人力资金,纸媒在互联网上的用户来自何处,如何营销。产品和运营还不能比现有互联网公司差得太多。
“用户需要优质内容”,这只是一个推演的起点,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之路还有待探索。(作者是《南方都市报》原首席记者,《云南信息报》原副总编辑,现任腾讯网编委、腾讯微博内容运营中心执行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