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记者》杂志
1665年1月,当法国人丹尼斯·萨罗在阿姆斯特丹创立世界上第一本杂志《学者杂志》时,他应该猜不到2013年的本文作者,是用一台16核的苹果电脑完成那些他看起来会觉得难以想象的工作。
“新”美术编辑
伴随着新华社大力推进新媒体建设的浪潮,我也嗅到了新媒体的味道。
2012年春天,新华社第一本数字杂志《阅读中国》(Read China)问世,我作为视觉设计和美术编辑见证了其创刊号以及之后几十期中英文刊物的诞生过程。
《阅读中国》和新华社其他新媒体产品一起,将经过精心编辑、整合过的内容传送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通过苹果商店或安卓市场,直接投放到世界各地众多电子订阅用户的数码终端上面,而这些活跃用户的数量每一秒都在不断增长。
电子杂志不再有报纸版面长乘宽的限制,1024x768像素的触摸屏之外,延展开的是无限的空间与可能性。似乎再也没有因版面有限而被迫舍弃、删除的稿件了?没有甄别与取舍的“无限”比限制本身更可怕,这种看似广阔与自由的改变实则需要更为专业的编辑部团队在背后操刀。
从初步摸索到新的探索,我渐渐体会到一些电子杂志和纸媒之间的异同,也意识到自己这项任务的分量和难度,这一过程彻底改变了我作为一个“美术编辑”的工作方式,也颠覆了我对这个职业的理解和定义——在新媒体时代,我成为了一名“新美术编辑”。
“新”新闻使命
从被动到主动、从单向思维到多维度思维——电子杂志带来了一场阅读方式的革命。它的阅读体验比纸媒丰富与生动很多,它可以用更短的阅读时间将信息更直观地传递给读者,也将编辑部与读者的联系和互动变得极其扁平化,可以说是一种更适合现今时代特征的媒体传播模式。
那么,电子杂志为何好看?是什么让大段大段的文字变成积木般的、以逻辑关系相关联的易读字段,并且和人的手指之间产生奇妙的互动呢?答案是:碎片化编辑思维、视觉传达设计和后台代码编写的有机结合。对于编辑部而言,这也同样是一场工作方式的革命,新闻不仅和阅读者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和制作者的关系也在转变。
传统编辑部的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和技术部门的工程师曾经各自为政,但在新媒体时代,他们的职业身份彼此之间变得密不可分,也变得模糊融合。
做新媒体,单打独斗已经行不通了,“三人成虎”才是硬道理。
假设一个理想的新型编辑部模型:由文字编辑、视觉设计、技术支持三大类人才组成,其中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各类专门人才,缺一不可,并形成以策划人才为塔尖、实施人才为塔基的“金字塔”形结构。而金字塔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触发整个编辑部以及产品的“木桶效应”。
除此之外,金字塔中的每个人都应以“精益求精、旁涉其他”为发展方向。以我为例,我的角色是美术编辑,但眼界却不能局限于此。我不仅要将尘封在论文中那些视觉设计原理“旧事重提”、学以致用,曾经如同“天书”一般难懂的程序代码如今也成为了我工作的伙伴。
对我而言,我的“新闻使命”已悄然变化。那些曾经“成品”的稿件、图片、视频在我手中又再次变成了素材,经过解构、归纳、重组,完成新闻流水线上的第n次加工,以全新的呈现方式再度发布——我就像用“颜料”和代码在解读新闻,用新媒体的方式为新闻重新“画像”,让它变得更吸引人、更易懂、更好看。
电子杂志或许是迄今为止最大程度包容媒介功能的传播工具,这也要求它的设计、制作者同时熟悉各种媒介形态的特点及属性,并学会将其整合起来,逐渐形成一套媒介融合的思维模式。比如,在动态效果的使用上,要借鉴视频编辑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版面规划上可以参考网页设计的独特呈现形式——这种立体思维的建立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实践与思考。
新媒体人,既要专业,更要“多才多艺”。大胆预测,未来的新媒体事业,最需要的将是拥有一项专业特长,并对其他各项专业也都有所涉猎的复合型人才。借用一句电影台词,一专多能,什么都要“略懂”才好。
“新”进取时代
像《阅读中国》一样投放在开放市场上的电子杂志,除了内容独到、详实之余,更要在形式上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打个比方,就是要让杂志拥有自己醒目又惹人喜爱的独特气质。
新媒体时代有许多特点,其中最鲜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以超快的速度不断发展。在制作第一期《阅读中国》之前,我进行了很详细的调研,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很快我就感觉到赶不上市场的脚步,昨天还觉得很新锐的东西,今天可能就“out”了——新媒体时代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技术在进步,思想理念也随之在进步。因此,调查研究与自我颠覆成为了一项无法间断的持续性任务。
我最初做电子杂志的过程是从模仿开始的——仔细研读尽量多的优秀样本,找到其中值得借鉴的部分,归纳之后形成自己的产品雏形。
几期之后,我开始逐渐创立属于产品自己的风格。电子杂志和传统纸媒不同,它最大的特色就是交互技术的加盟,超链接和跳转功能的设置毫无疑问是电子杂志最突出的亮点,它为阅读注入了一股跃动的创造力。无论是自然贴切的或是令人惊喜的互动体验,都是整体编辑思路的组成部分,当然也是树立产品独特风格的重要环节。
什么样的交互设计才是最优化的?并非用得越多越好,“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设计已经是过去式,人性化设计才是正确答案。在《阅读中国》英文版推出6个月之后,中文版也随即问世。以之前的经验为基石,我和同事们一起花费了更多心血完成了中文版创刊号,并对人性化的交互体验做出了新的尝试。
美术编辑和内容编辑进行了深度协作,根据稿件与栏目的特点进行了区分,仅在部分页面设计了交互功能,旨在让读者在参与性的阅读体验中吸纳到更多信息;至于深度阅读性质的栏目则选择平铺直叙,用清新精巧的版面设计取代了动感和交互。有抑有扬,有静有动,有了对比,每篇文章的属性都得以清晰呈现。
简化了部分页面的交互设计,看似节省了工作量?我用更长的时间准备和设计了系统化的封面、目录、栏目和标识,将字体、段落格式、交互符号和标准色等做了详尽系统的规划,确保刊物一经上线,就能一直延续创刊时所确立的视觉风格与气质。
这次尝试带给我很多启示,新媒体并非一时之烟花,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异常严肃的时代演变。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我也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树立起自身的样本意义,让新华社出品的新媒体产品成为引领行业趋势的标杆。要做到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尽头的实践和思考是必经之路。这恐怕就是新媒体时代,非进取即落伍,永远不能停下。(作者是新华社对外部新媒体采编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