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关键维度【3】--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研究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关键维度【3】

姚遥 外交学院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2013年06月26日13:20    来源:对外传播    手机看新闻

中国的身份认同

2010年,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位。面对国际格局与自身实力的变化,中国与世界都需要正视现实并且作出调适。

中国的强大将给世界带来什么?世界又能否接受一个日益崛起的中国?摆在中国外交与外宣工作面前的一大难题是:中国应如何建构其在国际社会的身份认同与话语体系,以便更好地向国际社会解释“我是谁”的问题。

一方面,在新的形势下,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但同时又是影响力日增的“政治大国与经济大国”。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方面,中国与西方日益融于一体,但在历史文化、政治体制、发展模式上,却又与西方存在着显著差异。

模糊的身份认同引发了一连串误解和问题,使得中国在对外传播时面临着话语体系“失序”与“失语”的困境。

比如,中国究竟应该在国际社会承担何种义务,其标准究竟应该比照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再如,在回应诸如朝核危机、叙利亚危机等国际问题时,受制于不同的身份取向,中国的立场与表达总须反复斟酌,有时难免陷入“理不屈而词穷”的尴尬境地。

在中国实力日益增强的当前背景下,要想找到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准确定位,依然要回到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寻找答案。近代以来,尽管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然而,中国的政治领袖们却从未将西方弱肉强食与穷兵黩武的崛起之路视作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

1924年,当中国依然积贫积弱之时,孙中山先生却在演讲中大声疾呼,中国有一天会强盛起来,但绝不能走帝国主义的老路:

现在世界列强所走的路是灭人国家的;如果中国强盛起来,也要去灭人国家,也去学列强的帝国主义,走相同的路,便是重蹈他们的覆辙。所以我们要先决定一种政策,要济弱扶倾,才是尽我们民族的天职。

1960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向毛泽东转达了西方社会的疑虑——中国五十年后强大了会对外侵略。以下是两人的谈话记录:

蒙哥马利:五十年以后中国的命运怎么样?那时中国会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

毛泽东:那不一定。五十年以后,中国的命运还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中国没有上帝,有个玉皇大帝。五十年以后,玉皇大帝管的范围还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如果我们占人家一寸土地,我们就是侵略者。

197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了演讲,时至今日依然是中国人对于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

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也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到处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那么,世界人民就应当给中国戴上一顶社会帝国主义的帽子,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

总之,在追寻“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重视从历史文化背景出发,建立中国人自己的话语体系和文化自觉,并因此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尊敬和信赖。诚如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所言:

今天,中国人所面临的问题跟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即如何才能找到经济合理行为与其他生活品质之间的和谐。使中国人的解决方案不同的,是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而每一个人是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的。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