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18日电 今天下午,由首都女记协、北京妇联和人民网主办的“中国梦,我的梦”首都女记者演讲比赛决赛在人民网演播厅举行。以下是中国环境报王琳琳的演讲全文:
大家好,梦想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少年英雄霍去病的梦想。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青年梦想。
“走近环保人物,传播绿色之美”则是我,一名环境报人物版编辑的梦想。
2012年10月10日,我制作完成一块人物版。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蒙古族妇女,为了改变家乡白天屋里点灯台,一半草场沙里埋的恶劣环境,带领家乡12名蒙古族妇女组成联合治沙小组,在内蒙古昌黄嘎查乌兰温都尔大沙漠开启了平凡又伟大的治沙历程。她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早晨5点半就进沙漠里栽树,直到晚上八九点钟看不见路了才回来休息。她们饭里有沙,水里有沙,床铺上更是每天一层沙,而且她还生了病。就这样没日没夜地改变家乡恶劣的环境,终于带领大家在这片沙漠中建出了一块人工绿洲。记者采访她说,她用结结巴巴的语言朴实地说:我的汉语不好,我只知道病好了要坚持把树种下去。她叫乌云斯庆,中国宝钢环境奖获得者。
2013年1月16日,我制作完成了一块人物版。一个普通的基层环保工作者,为了治理一条又黑又臭、鱼虾不生的河流,向党委立下军令状,誓言要拼尽全力把它治好,查河道周围的污染源,跑河道沿岸的煤炭加工点,帮助村民改变乱扔、乱堆、乱放垃圾的习惯。三年来,他错过了儿子每一次重要考试的学习辅导,却没有错过河道每一次清淤,缺席了老父亲生病时的床前照料,却没有缺席河道治理的每一次宣传动员,疏于了对爱人的关心和家庭的照顾,却没有疏于对河道两岸每一棵树或每一片草的照料。他说,把一条河流从又黑又臭、鱼虾不生的死河变成清澈明亮、充满生机的活河是生命中最骄傲、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他叫李鸿。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环保局副局长。
2013年3月22日,我采写了一个人,为了让更多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湿地公园成为受法律约束的保护地,建构更完善的保护体系、更明确的保护目标、更有效的保护措施,她辞去了国际环保组织中国项目部主任的职位,以学者的身份在全国层面呼吁制定自然保护地法。最开始时她没有人支持,连她的老师都觉得她的目标过于理想。从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到慢慢争取到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支持,再到100多位专家院士组成立法研究小组,700多个日日夜夜见证了她的心血和付出。她说:我想让更多人能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再想回到大自然的时候还能找到大自然,并且从中获取精神的满足,在她看来,在她看来每个人的作用都是有限的,但是每走一步都是进步,她叫解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每一个星期,我都会与像像乌云斯庆、李鸿、解焱这样的人物亲密接触。报道出来,他们也许是领导一方的地方官员,或许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或许是勇攀高峰的环保专家学者,或许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或许是兢兢业业的环保工作者,又或许是怀揣坚定信仰的NGO人士,而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坚定梦想,改善家乡的生态环境、治理家乡的一条河流、推动全国层面的环境保护立法。如果您问我我的梦想是什么,我心中理解的中国梦是什么,在我看来梦想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提出并实现的,正是由于像李鸿、解焱、乌云斯庆这样一个个行走的人用他们的努力才实现了这样一幅幅美丽中国的梦。清洁的水源、新鲜的空气、山青水秀地干净的美好环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好生态途径才不再是虚幻。
作为一名环境保护领域的新闻工作者,我有幸与这些奠基起美丽中国大厦基石的人们相交,传播他们心中的梦想,记录他们的付出与汗水,写下人们的收获与感动,并把这份感动带给更多的人则是我的梦,也是承载更多人的美丽中国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