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频:后广播时代的新命题--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3年第2期

大音频:后广播时代的新命题

栾轶玫

2013年07月22日16:13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新媒体已深刻改变着生活的各个领域,移动互联更是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占据着媒介新时空。听众已不是往日的听众,广播已不再是传统的广播,一切都在变化中重新找寻。后广播时代是媒介发展的新时段,是基于新技术、受众新习惯之下的广播新触点。以“大音频”理念来拓展传统广播的疆域,是后广播时代的核心命题。

一、后广播时代的媒介生态:移动+社交+微播

为何提出“后广播时代”这一新定义呢?因为传统广播在新媒体的围堵下,其传受模式、接收终端、信源收集与反馈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前的以无线电接收的过耳即逝的广播形态已不能很好地描述当下的广播了。后广播时代的媒介生态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它们分别是移动化、社交化与微型化。

2013年最新一期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

手机在微博用户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增长较快。截至2012年底,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02亿,高达65.6%的微博用户使用手机终端访问微博,用户行为的移动化让微博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之一。

影响广播生态的另一个重要因子是社交化。去年涌现出大批具备社交基因的新应用,包括图片社交、私密社交、购物分享等。社交功能及主流SNS客户端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为2.75亿,较上年底提升了12.6%,媒体发展不可避免地卷入了社交化的大趋势。Facebook与Twitter依然是社交媒体的巨擘,是消费者与商家用的最多的社交媒体。而一些新的社交网站,诸如Pinterest、Tumblr等视觉导向的社交媒体正在吸引00后等更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社会化网络将成为下一个发行渠道的巨头,它深刻地变革着“媒体发行”,媒体内容的分发不再像先前的“广播式”,而是依托社会化网络走向“微链式”。

伴随着移动化、社交化,微型化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也成为广播生态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占网民总数的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接近总体人数三分之二。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的主流应用,庞大的用户规模又进一步巩固了其网络舆论传播中心的地位,它正在重塑社会舆论生产和传播机制,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意见领袖和传统媒体,其获取新闻、传播新闻、发表意见、制造舆论的途径都不同程度地转向微博平台。除了微博,微信的加入让微型化成为后广播时代最重要的特征。2012 年12月是短信的20岁生日,这一天微信才2岁,而这个2岁的产品却拥有接近4亿的用户,它集文字通讯、图片分享、语音对讲、LBS、“摇一摇”、漂流瓶、视频会话等诸多社交手段于一身,延展了沟通的宽度与广度。在移动互联网中,微信正在建立新的社交形态和规则。此外,微信“媒体功能也格外感兴趣,不断增加新闻、观点等媒体功能,媒体内容通过微信这一强大平台迅速地实现着“微链”传播。

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新的终端与新的接入方式收看电视,迫使媒介调查公司尼尔森将在2013年9月,为自己旗下23000户采样家庭配备全新可以将互联网观看内容纳入收视率统计范围的系统,以便收集“视频流”的用户数据。尼尔森未来的收视率系统将开始追踪诸如亚马逊、Netflix、Hulu和Xbox这些流媒体播放和游戏主机的在线视频点播情况以及iPad平台的电视收看情况。电视已不是那个电视,广播还能是那个广播吗?

二、广播形态的变化:广播——窄播——微播

后广播时代广播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广播历史发展的曲线来看,自1920年第一家广播电台KDKA出现以来,广播整体上经历了“广播——窄播——微播”这样一个形态变化。其中“窄播”主要是指类型电台的专业化分工,其在传受方式、内容生产、渠道分发等各方面远没有“微播”的出现对于广播革新来得深刻。

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我们定义传统广播时常常提到其传播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但转瞬即逝、顺序收听。 在广播的发展史上也有调幅广播、调频广播、卫星广播、数字广播等等,但其传受模式上依然是一对多的大众模式。

面对电视与报纸的双重挑战,类型化广播开始出现,他们更加专业化、对象化,面对更细分的受众与广告市场,广播由“广而告之”走向“分类播出”,传统电台由此开始了由“广播”向“窄播”转变的尝试。这种由“专业电台”、“单选频道”构成的“窄播”或以内容服务集中化为核心,给具有特定收听习惯的受众提供专项服务,以培养他们对广播的忠实度,开发广播的增量市场;或以广告市场为主线,强调市场的分割、定位,面向特定的广告市场开发专项定位频率,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编排节目、规划内容,使其“窄播”特色更加突出。

移动互联使得广播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微播”阶段,“微播”是一种“点对面、点对点,多点对多点”的复合传播方式。“微播”让广播从单向性向双向性与多向性过渡,一种“去中心主义化”全新传播方式开始了。“微播”一方面表现出传受需求上的订制化,另一方面表现在内容生产上的碎片化。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下,我们被信息洪流包裹着,如何通过个性化的方式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显得尤为迫切。“微播”可以是深度个性化定制的“私人电台”,用户可以通过订阅的方式选择收听自己感兴趣的有声资讯,在手机客户端根据自己的需求添加订阅内容,还可将自己的意见表达通过微播平台传递出去。

三、广播受众的变化:听众——动众——微众

广播最早面对的就是“我播你听”的听众,无论早期的一群人聚集在一个大喇叭下收听的有线广播,还是后来的一人手捧一个收音匣子收听无线广播,广播的听众相对而言只能是被动接收的状态,不得不忍受广播的顺序传播、过耳不留这一特性。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私家车在中国大面积流行,给原本已走下坡路的广播开辟了一个新市场,即“动众市场”,动众,就是移动中的受众。“动众”一般具有三个特点:首先它是大区域流动人群;其次它处在封闭环境中有利于提升传播效果;第三是这个群体一般具有很高的消费行动力。而当时大量出现的交通台,锁定的就是“动众”这一目标受众群,拓展了传统广播的影响圈以及广告品质人群。就某种程度而言,“动众”挽救了渐趋颓势的传统广播,使得一度以“动众”为服务对象的各地交通频率长期领跑广播产业。

“动众”之后是“微众”,四年前出现了微博,两年前出现了微信,两者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迅速拥有了近4亿的用户。现在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微博第一时间获知信息,通过微信实现圈子传播。大众传媒面对的不再是铁板一块的群体对象,而是一个个具体的“微众”们,这些“微众”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是传统的广播通路,而是微平台。他们通常也是微信息的提供者,贡献微内容,发表微评论、传达微情绪、进行微支付。传统广播通过一个大喇叭、一个小话筒面对人群隔空喊话就能实现媒体影响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下“微众”的信息接收平台与触媒习惯与先前截然不同, 隔空喊话不再奏效,打入人群方可“声”入人心。

四、广播体验的变化:听广播——用广播——玩广播

广播不仅仅是用来听的,它还可以使用与玩耍,这个观点会不会让你觉得难以置信?其实,这一切正在发生。

听众早已不是先前的听众,广播也不再是早前的广播。听众不再被动,他们成为自

己的主人,可以选择何时听,何地听,听什么,怎么听。“过耳不留、转瞬即逝”这个传统广播的定义已经不准确了。新广播,是可以被选择的广播、被组合的广播、自己做DJ的广播。以“蜻蜓FM”为例,它能提供包括电台榜、本地台、国内台、国外台等12个相关的按钮,点开某一电台,上下滑动大屏幕,就可以看到今天的各种广播节目,左右滑动则可以查看不同电台的频率。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广播,比如喜欢纯音乐的,可以收听“豆瓣FM”;喜欢资讯类的,可以收听“凤凰FM”。不用守着广播节目单,而是根据自己所需来“用广播”,选择新闻快讯、类型音乐、有声小说以及最新的城市路况。受众可以利用点播功能来收听热门网络小说、相声评书,利用直播功能来收听正在直播的各类电台的实时广播,无疑,这种“用广播”的体验要比先前“听广播”的体验更具自由感。

仅仅在媒体机构划定的范围内来“用广播”还不能满足资深发烧友的需求,还可以利用新技术来“玩广播”。用一个叫“Fuzz Radio”的音乐发现应用,它能让你创建自己的专属电台,做自己的电台DJ。你可以使用Facebook账号登录Fuzz网站,它会自动读取你设备里的音乐数据,知晓你的音乐喜好,帮你创建专属电台。Fuzz Radio上有几千家电台,种类包罗万象,从意大利式西部片电台到迪士尼电台都有涵盖,其上的所有音乐以用户推荐为基础,这颠覆了此前依节目单来“听广播”的传统模式,甚至也打破了为你划出使用范围的“用广播”模式。你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去搜寻自己喜爱的音乐,而不必忍受冷冰冰的后台推荐算法和反复无常的曲目组合。你还可以通过“玩广播”建立自己的圈子。

五、广播专业制作的变化:长篇广播——短消息集纳——深度求证

广播曾经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媒体,一些重要讲话、重大事件的都是通过广播首发的,那一时期,“长篇广播”是广播专业制作的一个重要形式,有长篇报告文学、广播通讯、连续报道、特别报道等。到了上世纪80年代,广播为了应对电视的冲击,提出了“汇天下精华、扬独家优势”的“短消息集纳”的专业制作方式,以中央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多以短信息的集纳传播为主,很好地发扬了广播快的优势,在媒介竞争中异军突起。

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每个人都可以用手中的智能手机,将新闻现场的事件第一时间发布,而人们关于这一事件的评论与反馈也能迅速通过手机集中呈现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广播快的优势。广播专业机构面临着内容制作的转型,一为求证,二为阐释。前者主要是基于新媒体“人人皆为传者”的情境下在生产了大量信息的同时也伴生了谣言、假消息泛滥,之于这些谣言,作为自媒体的个人求证真伪比较困难,而作为专业媒体机构的传统电台则有能力也有义务担当起求证、探究、查明真相的责任。

此外,后广播时代,电台的专业制作还应该将着力点转向对新闻事件的阐释与解读方面。随着云计算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从绝对意义上而言,每个人从云端获得信息的可能性与信息时差相接近,因此独家信息不再是媒介竞争的重点,对同样的信息做出更优质的阐释与解读将成为未来媒介竞争的核心。对信息加以整合、对事件深度调查的求证、阐释类报道,将成为后广播时代广播专业制作的主攻方向。

传统广播内容制作方面还要注意用好微平台、做好微呈现,实现“微链”传播。以微信这一微平台为例,微信是一个类人际圈子,这种“圈子感”能够给人带来亲切感,用户通过微信收听主持人的语音像是和认识的人通话一样,容易产生情感连接。微信的强制推送和100%的到达率,且图、文、实时音频互动,使得信息传达更彻底。传统广播机构可以发动微信用户,由这些UGC贡献声音素材,作为节目内容或来源。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来推广自己的节目,建立品牌效应,并吸引年轻听众。除了微信,微博是另一个具有媒体化特征的微平台,传统广播可以在微信上发起一个话题,收集大量的来自UGC的声音素材,将这些即时语音剪辑起来,形成声音精彩回顾,发到官方微博供粉丝们“认领”,这种“认领自己声音”和“认领朋友声音”无疑是一种高效互动。此外,以往电台中使用的连线通话、通话群发、短节目推送、广播剧、道路交通等,都可以在微博平台上二度盛开。

六、广播业者角色的变化:单介质记者——复合型记者——融媒体记者

后广播时代,广播业者的角色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听广播”时代,广播业者就是单一的单介质记者,只要手中有录音笔,能采集音频素材将之做成广播产品即可,这时的记者不仅是单介质,而且是单工种,即采编是分离的,行业是分离的的,跑口记者、专职编辑是这一时期广播业者的主要角色分类。随着广播城市化及专业化的启动,单功能的记者显然难以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情形,因此复合型记者呼之而出。这一新角色,强调从业者具有采编播一体化的功夫,并且能打通新闻与经营两个环节,这时期的广播业者身兼多职,常常是既发新闻稿又要拉广告。到了融媒体时代,无论是单介介质记者还是复合型记者都无法满足传媒机构对其新的角色期待。此时,由于广播内容生产上的UGC化(即用户贡献内容)、多媒体化,要求广播业者是一群掌握音频、文字、视频多样态呈现,擅长短讯、评论、深度等多题材写作,熟悉广播、网络、手机多平台分发的融媒体记者。后广播时代的融媒体记者,他们的核心能力是能发动UGC为其贡献内容,并能对内容进行去伪存真,求证与阐释,还能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并显示其意义。,他们还是广播机构在各个微平台上派驻的排头兵、意见领袖,有自己的粉丝圈与舆论影响力,是实现传统广播“微链”传播的关键节点。

七、广播反馈路径的变化:听众调查+热线电话——微博、微信+大数据

后广播时代,广播的反馈路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先前对于广告的投放与反馈主要通过听众调查来实现,通过听众调查,可以了解听众对广播广告的行为习惯、态度评价和收听需求,从而科学指导广播广告的制作、投放和编播,扩大广告的传播效果和广告收益。而对于节目内容的反馈通常通过热线电话来实现,一档广播节目的内容是否受欢迎,受众有哪些问题,通常可以通过节目开通的热线电话反馈回来,主持人进行相应的解答。

而在后广播时代,广播的反馈与舆情的收集主要通过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以及“大数据”来实现。传统电台可以通过开设自己的机构微博与采编人员微博的微博矩阵,来收集来自微博博友的反馈,也可在微信平台上开设媒体机构与媒体人的公共账号进行信息发布与反馈收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广播的反馈与舆情分析有了更多的数据支撑。在“大数据”时代,大规模存储信息的成本极低,所有信息都可以得到一个完美的副本,而数据库技术又能够将这些存储的信息轻易地按照一定的条件搜索并整合分析出来。这些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广播反馈与当下舆情。“大数据”时代是信息社会运作的必然结果,借由它,人类的信息社会更上一个台阶,信息社会将变更为数据。谁掌握数据,以及数据分析方法,谁就将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胜出,无论是国家文明,还是媒体机构。

结语:

后广播时代,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当下。由于新技术的加入以及政策的影响,它一定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后广播时代,广播不再是单纯电台,而化身为全面化的音频平台。还有另外一点也相当肯定,即后广播时代是一个“抢人”时代,它比以往更注重人才的争夺,有观点、有文采且懂新媒体的人将是各大媒体机构争夺的重点,他们是资深业内人士、资深意见领袖、资深产品玩家、资深调查记者、资深UGC的组织者与发动者。

身处后广播时代的人们不必纠结于传统广播的身份焦虑,尽管传统电台的受众在不断流失,但其中的先行者通过提供在线广播、移动服务,依靠“多平台分发”与“社交媒体捆绑”,依然能够延续其生命力,且一步步拓展着他们的实际覆盖。

我们有理由相信,广播疆域不再是电波所及之处!

(栾轶玫:经济学博士后,传播学博士,中央电台网络发展部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