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剧”的神话何时终结?--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3年第2期

抗日“神剧”的神话何时终结?

——兼谈电视剧评价体系的建设

韩松

2013年07月22日16:56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本文的“神剧”指抗日剧中的一个类型。它的情节通常是“神”一样的抗日豪杰痛杀愚笨无能的日本鬼子。它的主角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超级战士,基本上没有历史局限,不受生物学、物理学原则的约束,具有了一定的神格。所以,用“神剧”这个词,表示它是一种高模仿的戏剧类型。

抗日题材,表现的是离现实非常近的历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所以它在创作中,不适宜采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因此,“神剧”被普遍认为是胡编乱造、荒唐雷人,也有称之为“雷剧”的。但“雷剧”这个词太情绪化,无法在学术层面使用,故本文用“神剧”不用“雷剧”。

“神剧”的题材源于“红剧”,但手法来自武侠剧。按创作者的设想,“红剧”题材可以规避审查风险,武侠手法可以增加市场收益。的确,“神剧”是2010年以来最成功的电视剧类型。

对于电视剧行业的四方参与者——管理者、制作方、播出方和观众,这个“成功”有不同的意义。对制作方(特别是演员)而言,是产量(工作机会)巨大;对播出方而言,是收视率丰收。上述两方就金钱而言都是获利者,但在制作水准、社会形象、公众评价等方面就有所欠缺。代表市场的观众被动地参与狂欢,他们贡献着收视率;但同时,他们失去的是对电视剧类型的选择权和欣赏电视剧的快乐。管理者的态度最有意思,前几年,“红剧”以市场取向颠覆革命传统和传统价值观时,广电总局曾经专门发文,表示要严格管控,但随后却没有强力约束。比较“红剧”与重大历史题材剧,虽然它们有许多共同点,其受重视和受管控的程度及概念的清晰程度均相差甚远。所以重大历史题材剧仍然保持着它的纯洁性;而部分“红剧”则向前一步,变成了红色“神剧”。

但抗日的“神剧”不一定都是“红”的,相当突出的倒是主角不“红”的、另类的,如罪犯、死囚、土匪、从德国归来的狙击手、女特种兵、军统特务(特别是女特务)、侠客,甚至尼姑、和尚……总之,其人物、故事往往于史无据,其情节无视历史真实、军事常识。每一部“神剧”,都要打死一两个日军大佐、几百个鬼子兵,基本上是“神”杀凡人的“优胜记略”。如果抗日战争是这样的,为什么会有八年的全民抗战!抗战又为何被称为“艰苦卓绝”,被称为“惨胜”!电视剧给人民制造这样的假历史是什么意思!

“神剧”一方面胡编乱造,一方面大量播出并取得相当高的收视率,已经严重地影响电视剧行业的素质和声誉。从国家软实力的角度考察,它已经严重损害了党、国家、军队的形象和观众的历史观。这说明,行业的各方参与者评价电视剧的标准、角度、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建立一个科学、有效并被各方认同的电视剧评价体系,是保证电视剧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基础工作。

“神剧”既非突然出现,也非中国独有。美国的二战剧中就有这样的类型,比如在中国影响巨大的《加里森敢死队》。但我们的市场,情节剧的主流类型严重缺失,所以问题显得特别严重。正如一位编剧所说:什么是中国电视剧的现状?去横店一看,四五十个剧组都在打鬼子。

最近的这一波“神剧”播出高潮,始于2010年,以《雪豹》的热播为标志。当年《雪豹》在海南、江苏、四川和成都、大连、福州、哈尔滨、海口、昆明、南宁、沈阳、太原、厦门等市场,均进入电视剧收视率前10位。在山东、浙江和北京、成都、福州、哈尔滨、海口、杭州、济南、昆明、南宁、沈阳、厦门等市场,均进入所有节目收视率前30位。可以说,一部剧红遍了小半个中国。

从此“神剧”作为一个新的电视剧热门类型正式出现,产量和播出量均大增,并在此后的两年,全面占领了各级播出平台。

“神剧”在总局的题材分类中,被归于“近代革命”或“近代传奇”两类。为了反映近年“神剧”数量的快速增长,本文根据广电总局网站公示的“全国《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颁发统计情况”,整理出了这两个类型2007—2011年的获证情况表。从表1可以看出,“近代革命”在2008年之前还是个小类别,2009年开始大量增加,到2011年已经在所有类别中跃居第二,在总量中的占比增加超过240%。同期,“近代传奇”在总量中的占比也有近140%的增幅,在所有类别中,跃居第三。这都可以反映出“神剧”大量生产的情况。

表1 2007—2011年“近代革命”和“近代传奇”电视剧发行许可情况

2011年,“神剧”对收视率的贡献,以江苏市场为例:地面播出的四大“神剧”——《铁血使命》、《黑狐》、《抗日奇侠》、《军统枪口下的女人》全部进入电视剧收视率前10位(而且占据了前2名),并一共入榜6次(《铁血使命》、《黑狐》都是正复播均入榜)。在全国市场,最火的是《抗日奇侠》,它在上海、成都、哈尔滨、昆明、太原、武汉、郑州和河南、黑龙江、江苏、山东、云南等市场,均进入电视剧收视率前10位。

与上年度相比,2011年播出“神剧”的卫视大为增加,特别是黑龙江卫视和山东卫视,为了推广《抗日奇侠》,还特别制播了《抗日奇侠抗日奇功》晚会。有了卫视的热情加入,2012年,全国各频道“神剧”的播出量继续增加,对收视率的贡献继续强势。

这是一个让许多人感到困惑的现象:1.为什么这些胡编乱造、制作粗劣的“神剧”会成为屡试不爽的收视利器?2.“神剧”的神话什么时候结束?

我国电视剧的胡编乱造并非始于“神剧”,是一个老问题。早在1996年,广播电影电视部外事司、社会管理司就指出:合拍剧存在着“不顾历史事实,胡编乱造”的问题。其后,总局又多次发文批评这一问题。电视剧行业长期的、普遍的胡编乱造现象,说明创作者一心逐利,娱乐至上,价值观向市场利益屈服。直接面对市场利益诱惑的业内人士把拍剧当成牟利的手段,不能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管理者对价值观的理解也不到位。比如禁播,既然如此,当初为什么可以立项、能通过审查?制作方、播出方如果走得太远、太偏,终极手段就是行政禁令。但从这么多年来频频发出的禁令来看,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市场的问题是管理者的行政调控造成的。十余年来,管理者对电视剧的主要故事类型,连续使用禁止播出、限制播出等行政手段大力调控。广电总局发布的禁令、限令没有准确的统计,但2004年总局领导胡占凡的《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确保导向 促进繁荣——在2004年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议上的讲话》对这方面有所提及:

“受到一定限制的”有武打剧、宫廷剧、古装剧和涉案剧;

“要减少的”是警匪剧和反腐剧;

“要整顿的”是婚外恋和三角恋题材。

如今,涉案剧、反腐剧、惊悚剧、悬疑剧、帝王功业剧、戏说剧、商战剧、宫斗剧、穿越剧等曾经热播的电视剧类型在黄金时段的电视荧屏上几乎消失,这样,就产生了“神剧”的神话。

从市场的角度看,垄断地位产生了垄断利润。当前我国的情节剧市场已经被谍战剧和抗战“神剧”垄断,它们凭借垄断地位,必然在收视率上大放异彩。

从观众接受的角度看,爱看情节剧的观众,他们打开电视机,只能收看这些。这就好比食堂的饭菜再粗劣,但是天天都会排队。

从民族性看,中国人的民族性快意恩仇,“神剧”杀敌无数,情绪宣泄得酣畅淋漓,满足了低文化人群的心理需求。

同样具有垄断地位的谍战剧为什么没有“神”起来?原因在制作层面。“神剧”不需要太扎实的剧本,也不需要一线演员;而谍战剧对剧本和演员的要求要高得多,生产周期、成本、产量对它成为“神剧”都有制约。但是,情况正在变化,2012年出现的谍战剧剧本,已有严重的“神剧”化倾向,可以预见,“神剧”在一两年内将继续火下去,并向谍战剧等其他类型渗透。

“神剧”何时走到终点?对这个问题,我们不知道时间表,但知道路线图,这就是,让市场恢复正常。

市场自身具有一定的修复机制,当主流类型缺失,会出现新的市场机会。2011年的电视剧市场有两个特别的地方:一是宫斗剧盛行。《唐宫美人天下》和《美人心计》,在安徽、河南、江苏和合肥、郑州分别进入当地市场电视剧收视率排名前10名。二是翻拍剧和深夜时段的引进剧大热。据CSM的统计,在晚间19:30-24:00时段,在80城市进入各地收视率前20名的电视剧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是《回家的欲望》,在80城市有60次进入当地前20名,其次是《回家的诱惑》48次进入,《宫》47次进入……《宫》、《回家的欲望》、《回家的诱惑》尽管已经在湖南卫视首播时获得突出的收视效果,但仍旧被超过50个地面频道选择二轮播出,并依旧获得了不俗的收视效果。

翻拍剧的走红映照出国产剧的窘态。不过,宫斗和克隆翻拍立即被管理者限制了,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指望市场的自行修复。

要让市场恢复正常,就要取消十余年来对涉案、武侠等情节剧主流类型的限制。因为出了一些问题,就对整个戏剧类型使用限制播出或禁止播出的手段,使得播出方和观众受到了株连,而对于“作恶”的制作方,惩罚过轻——他们不做涉案剧了,但做起了“神剧”。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看,胡编乱造的“神剧”比“社会效果不好”的涉案剧强在哪里?

为了让市场恢复正常,为了电视剧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电视剧评价体系。它既要能体现核心价值观,又要能指引行业发展方向;既能对已有产品作正确评价,又能对未来的发展作出正确的预判。

收视率几乎是目前惟一的评判标准,它是短期的、市场的、逐利的。而电视剧作为一种影响力巨大的文化产品,它承载的社会责任如何体现,如何进行文化建设,如何传承民族的历史,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或者说,如何在市场利益的追求中进行文化的积累?这是我们进行电视剧评价体系研究的目的。

在建立体系之前,我们可以设定一些指标:

1.政治(法律)指标。政治的正确与否主要以法律来规定。电视剧不可以政治错误,不可以违法。这是一个否定性指标。

2.价值观指标。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迄今为止最清晰的表述。有这样的价值观的指导,将有利于我国电视剧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3.现代性指标。现在许多电视剧没有法治精神和科学精神,在表现人与人关系时为了加强矛盾冲突的强度,宣扬丛林法则,以恶报恶;为了营造苦情氛围,矮化、摧残妇女儿童。现代性指标在本质上是品质指标。

4.诚实指标。创作者是否诚实,可以用是否有历史硬伤来查验。以“神剧”为例,历史硬伤多出现在狙击枪上。这个指标也是品质指标。

5.市场指标。日前业内对收视率有许多非议,除了一些说不清楚的潜规则,更多的是因为它是实际的惟一指标。而它作为惟一指标时,对电视节目的评价必然会出现偏颇。它必须与上述指标结合使用,才能扬长避短。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节目采购部)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