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观微:微时代,究竟如何保护个人隐私?【5】--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法眼观微:微时代,究竟如何保护个人隐私?【5】

2013年07月24日04:42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微时代的隐私保护,任重道远

  微时代,究竟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对此,李新天建议,我国应完善立法。“比如,以单行法的形式对网络环境中的隐私权作出专门规定,进一步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及利用。”

  “现行立法并未明确网络运营商有义务配合被侵权用户及法院调查取证,也没有明确不这样做的法律后果。” 陈昶屹表示,鉴于隐私权保护离不开网络运营商的参与,应立法明确网络运营商配合取证义务及相应的罚则。“将‘关闭网站’、‘吊销许可’、‘禁止有关责任人员从事网络服务业务’等具有网络时代特征的惩罚措施写入法律。”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立新教授表示,去年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决定是“微时代”加强个人信息以及隐私权保护的一部重要法律。可惜的是,这部法律至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此外,专家指出,网络使个人资料很容易被他人收集,一些原本看似没有意义的信息碎片,在经过整合、比对、分析后,完全可以拼凑出完整的图像。因此,公民在运用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时,更应该注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对自身隐私的安全性保持警惕。

分享到:
(责编:苏楠、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