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由国家民委、中国作家协会批准立项的国家重要文化工程“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在京启动,支持每个少数民族至少拍一部民族电影,填补20多个少数民族的电影空白,并补上许多国人的民族文化空白。
打造少数民族新名片
《德吉德》(蒙古族)、《启功》(满族)、《迁徙》(羌族)、《侗族大歌》(侗族)等电影,入选了少数民族电影工程的首批规划。作为北京少数民族电影节的延伸,少数民族电影工程计划为每个少数民族拍至少一部电影。工程将让政府先来搭台,再放市场上去运作。工程设有剧本部、制片部等,严格三审剧本,合要求的即纳入计划。电影的拍摄,除了国家民委的支持外,还会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鼓励企业等力量的参与。
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表示,近年来,少数民族电影数量少、经典缺,甚至有20多个少数民族至今没有自己的电影,“实施该工程,包含为这些少数民族填补空白的特殊任务。”
一个特别的“博物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民族电影一度辉煌,而今却被视为“徘徊在边缘的弱势电影”。投钱、办影展、培训译制技术……国家对少数民族电影的扶持,从未间断。而近日立项的少数民族电影工程,被看做是“前所未有的系统扶持”。
另外,工程对人才的培育,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硕士生导师朱靖江关注的重点,“少数民族的电影,让他们自己来搞,才最原汁原味。”随工程启动的“多彩中华”微电影创作大赛,为的就是培育更多的少数民族电影人。
有人慨叹,当下,有些民族的文化正濒临消失,“初中看了独龙族电影《纹面女》,现在纹面女只剩十来个了。”对此,朱靖江表示,少数民族电影工程能通过影像,保存好各民族的文化根基,是一个特别的“博物馆”。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在采访中,对这一工程更直呼“兴奋”, “过去,咱们老强调和世界去融合,现在更关注本土文化怎么做大做强。”
抓住民族文化的灵魂
人们欣喜、期待之余,也存有疑惑,“如此批量生产能出得了好作品吗?”更担忧工程变“数字工程”,走“形式主义”,是“为拍而拍”。那么,硬指标如何能出硬质量?
“好作品不是拍出来的,而是炼出来的。”资深媒体人高严对笔者说,“需要创作者花时间、花心血,深入理解该民族的思维、信仰等。”少数民族电影的经典之作《冰山上的来客》的编剧白辛,就曾为电影“三进三出帕米尔高原”,提炼了大量原始素材。
而多年来致力于民族电影的蒙古族导演哈斯朝鲁认为,拍少数民族的电影,应穿透民族的外衣挖掘内在的心态、人性,折射出人们共有的特质,而忌符号化、脸谱化,“别一拍少数民族,就是唱唱歌、跳跳舞,太狭隘了。”
研究民族志电影的朱靖江则强调一个“变”字。几十年来,随社会变迁,少数民族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民族传统和现代文明的冲突、碰撞、融汇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做少数民族电影,要看到这个民族在发展中的变与不变,这样才能抓住文脉和灵魂。”
(鲍贞烨 魏廉直 纪俨玲 谢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