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九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论文化遗产传播类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方法【3】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王丹

2013年12月04日13:26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三、文化遗产传播类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策略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成功的文化遗产传播案例。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需要有更影响力的传播渠道,即将文化遗产要素植入媒介语境之中,并借助现代传媒的各种优势,使其获得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一)规划适当选题

文化遗产传播类电视纪录片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将本民族的文化、风土人情、社会风俗和民族情感等抽象化的事物具象化,用具体的事物将其再现于观众面前,使观众感同身受。在实践中,人们深切体会到文化遗产类电视纪录片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性,在传统和现代对峙中保护民族传统,让大众在领略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人为的破坏而导致的民族文明的消失而痛心,从而引导人们有意识地对于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保护。

有学者认为,“文化发展的规律是继承和延续,继承是文化发展规律中的核心规律。”[5]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也要依照此规律,而继承的前提就是让更多人了解,使文化遗产易于更多人接受。当代文化遗产传播类电视纪录片的制作应增加大众化和普适性,懂得在选题时迎合平民胃口。配合大众媒介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延续做出的贡献,使得普通百姓接受文化遗产传播类电视纪录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提升制作水平

首先是创作理念上的创新。要使文化遗产传播类电视纪录片的影像再现方式应和其传播效果,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将炫目的画面观赏过程与丰厚的历史底蕴结合起来,才是使纪录片具有生命力的发展方向。[7]例如2005年10月26日开播的大型历史文化电视纪录片《故宫》,虽有华丽的影像,但对历史文化明显深挖不足,今后的文化遗产传播类电视纪录片应该更加注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双向互动共同传播。

再者是创作手法上的创新。文化遗产传播类电视纪录片前期拍摄时要注意拍摄角度、构图、光线和色彩的运用;同时,不同的剪辑方式可以使同样的素材产生完全不同的风格,例如记录了颐和园从兴建到毁灭再到复建的沧桑变化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颐和园》,它更多的是一种国家话语权的表达,采用慢节奏剪辑方式,在观众范围上有很大局限,考验观众自身的文化层次和耐心。还有就是要利用好特效、配乐、解说词等要素,增强传播效果,例如浑厚的配音,可以激起观众心中强烈的民族情感。

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为文化遗产传播类电视纪录片发展提供一个新典范,可以引导电视纪录片从业人员积极总结经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传播类电视纪录片在主流国家话语体系中成为一种积极展现国家形象的传播手段,做到真实地再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唤醒国人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日益凸显的今天,文化遗产传播类电视纪录片应该让越来越多的国人意识到“中国元素”中孕育着中华文化精神,承担起保护与传承中国文化遗产的时代使命。

(作者系: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彭岚嘉.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J].西北师大学报2006,(06)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4)

[3]穆昭阳.大众媒介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7)

[4]范正伟.《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J].中国网络电视,2012,(05)

[5]王云阶.论电影音乐[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

[6]刘锡诚.文化发展和研究需要成熟的理论体系[N].学习时报,2006,1

[7]赵翌、陈晓蕾.历史的影响化传播:电视纪录片《故宫》中的“情景再现”分析[J].新闻界,2007,(10)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