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九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对同城媒体涉及“媒介审判”同题新闻的比较研究【3】

——以《南方周末》、《南都周刊》和《21世纪经济报道》对“黄洋中毒案”的报道为例

黎柳茜 

2013年12月09日11:04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3.4、内容布局

记者一般在做某个新闻选题时,对报道主题,内容布局和被采访对象等已有所考虑。在内容布局方面,记者会使用更吸引读者的编排方式。

下面是笔者依据三篇文章的小标题和文本内容整理的行文线索:

《与自己的战争 复旦研究生为何毒杀室友》:

前言:决定毒——毒药来源——同学评价——揭示内心——引出其内心“看不见”的人

探寻动机:林黄争执:水票问题(试图找寻林某动机)——早在半年前网络“绝交”—— 林某投毒、黄洋中毒至死亡的过程——林某被警方带走

潜意识与自尊心:母亲的回忆——林某与村子——初高中老师同学对其看法(这一部分辅以林某的网络日记等其曾经的想法去揭示内心)

 与自己的战争:大学生活(林某的曾经的行为与在网络上的话相结合)——同学评价

以毁灭的方式:情场失意——投入学业,老鼠实验——网络与现实中的言语攻击

(记者推断这一行为与黄洋网络“绝交”有关)——林某与他人的相处(自卑感)——电影观后感

《一个寝室的黑色毒杀》:

学医:黄洋和林某学医的原因和过程(结合林某日记)

相遇:研究生期间黄洋与林某的生活(双方的互动很少)——亲朋好友对林某的回忆和评价

前程:黄洋决定读博,林某对自己的讲来的路反复纠结,并与导师闹僵

中毒:黄洋中毒到病危死亡的过程,林某被警方带走

迷局:林某在黄洋就诊期间看电影写观感——林某被带走——网民判断动机——作案动机不明

《复旦投毒案发: 两段青春的悲剧交集?》:

前言:黄洋缺席博士研究生复试 

那个中毒的早晨:黄洋中毒的过程——采访与黄洋接触的人

悲观倾向:介绍黄洋和林某在学习上的基本信息

青春的悲剧交集:同学回忆林某脾气古怪——林某外貌描写——林某在网络里写下的话

一次悲剧的交集:林某曾经对黄洋的评价——双方在读博方面无利益冲突——作案动机不明 ——林某在黄洋就诊期间看电影写观感——林某

在网络上第一次对医生这个职业表达负面情绪——林某在进入复旦前的暑假在QQ空间写下的话

通过笔者大致整理的脉络中不难看出,《南周》与《21世纪》都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只是时间点不同,《南周》是在林某决定投毒的时间往回倒,《21世纪》是在黄洋缺席博士研究生复试的时间往回倒;而《南刊》则是从黄洋和林某一同学医住同一寝室的时间顺写。三种手法没有绝对好坏,但笔者认为采用倒叙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由于三位记者已无法直接采访两位当事人,所以都是通过间接反映的方式。从脉络中可以看出,记者的获取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警方、校方、黄洋和林某的亲朋好友以及黄洋和林某在社交网络上的文字。通过截取网络文字来还原人物这一做法对于林某尤甚,例如截取了林某在QQ空间、微博、说说等社交网络的一些文字来作为“证据”。

值得一提的是,《南周》的行文线索铺展得更为紧凑。《南周》首先在前言提出问题:杀死室友的,是否正是这个看不见的人?而后通过探寻动机、林某的内心等一环扣一环去满足读者心里。《21世纪》在内容编排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小标题下的内容与小标题无关,例如“一个‘有点悲观倾向’的人”的小标题下的内容是林和黄在学业方面的信息。

其实,三篇报道中都出现过多的记者对事件及人物的推论,例如《南周》的“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内心的灰暗”,“这场延续多年的、一个人的战争以殃及无辜、毁灭自己的方式结束了”,《南刊》的“如果就看这记述医学实验的日记,保不准会有人认为黄洋才更像个有暴力潜质的人”,《21世纪》报道则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推论,主要是通过他人的叙述和其他途径去还原。在这方面的处理,若按特稿论,出现推论是可以理解的;但若要写成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则《21世纪》的方式会更合理一些,但相应地也缺少一些趣味性。

3.5、细节处理

3.5.1、文中人物名字和匿名信息源的处理

鉴于林某仍是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南周》在报道里用的是“林”,《21世纪》用的是化名“林沐”,但《南刊》则直接用其本名“林森浩”,笔者认为此举不妥,侵害了林某的权利。

其次,出于某种考虑,三篇文章都出现了匿名以及模糊的信息来源,但《21世纪》的文章相当于记者只采访了莫慈(化名)一人,消息源单一,而这个人又是匿名,大大降低了报道的真实性。

3.5.2、画面描写过于故事化

“那是个阴霾的清晨。黄洋起床,打开寝室的饮水机,喝了一小杯水。黄洋立即觉得味怪,便将饮水迅速吐出,但剩余的部分有毒水,已径直被咽了下去。”

“在那个略有些阴霾的清晨,黄洋起床后,打开寝室的饮水机,喝了一小杯水。因为觉察到水里有异味,他迅速将水吐出,但已经咽下去了一部分毒水。黄洋担心其他同学会误喝脏水,还特地把‘过期’的水倒了。”

画面描写过于故事化主要出现在黄洋喝水这部分。当时记者应该不在现场,而记者也无法拿到林的口供和采访到黄洋。那么这部分描写可能存在记者的想象。

3.5.3、是否奔着答案找线索

学界在探讨这几篇文章时都提到有“预设立场”的倾向。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辰瑶曾指出,“专业的记者应该不断和这种过度推论的可能自我斗争,警惕自己到处都埋藏着叙述的陷阱,而不是不加节制地把各种细节编织进一个已经设计好的框架中,甚至当材料不够的时候,还要加点‘现场化’叙述、‘合理想象’或心理推测。”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系副教授陶建杰曾就《复旦投毒案发: 两段青春的悲剧交集?》里记者多次引用林某的网络文字和观看的电影这一部分指出,“完全就是基于林就是凶手的预设,通过材料的拼接,暗示读者,林就是个怎样的人。记者在后面部分的写作中,缺少实际的调查,而是将林沐空间里的东西或是林沐日常行为的材料串在了一起,将记者的观点传递给了读者。”

不可否认,若是记者先前已确定了报道主题,多数情况会根据主题来收集材料,不合主题的信息有可能遭剔除。当面对这类有争议人物的长篇报道时,笔者认为需要平衡,意即是各方面信息,无论好坏,都展现出来,让读者自行判断;若不能全部展现各方面信息,展现对立双方的两种信息是最基本的。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