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12期

以6S理念提升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探讨

穆  刚

2014年12月05日13:45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本文诠释了6S理念的内涵,分析了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将6S理念应用于编辑工作中的具体做法,探讨了这些工作方法对提升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作用;同时进一步指出,编辑团队应以6S理念建立核心价值观,打造一支优秀的编辑团队,使高校学报在支撑高校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6S理念;学报;学术影响力;核心价值观

所谓6S理念,就是“敏感(Sensibility)、追踪 (Seeking)、诚挚(Sincere)、快速(Speedy)、专业(Speciality)和满意(Satisfying)”。它要求以职业敏感追踪顾客需求,以诚挚的态度和快速、专业的方式为顾客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同时时时关心顾客,使顾客处处满意。目前,基于个人计算机的互联网技术与基于通讯技术的Andriod手机终端飞速发展,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数与网”时代,带给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传统纸质媒体以巨大挑战。但是,纸质期刊以信息覆盖面广和可以进行深度跟踪报道的特点,在与快餐化、碎片化的电子媒体竞争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高校学报发展也面临着重大机遇。想要化危险为机会,就必须创新思维,将6S理念贯穿在高校学报编辑出版的全过程中,打造编辑团队的核心价值观,提高编辑团队的整体素质,使高校学报更有力地助推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发现有潜力的科研新生力量,在提升高校美誉度、拓展高校对外科研交流方面发挥支撑平台作用。

一、以6S理念贯穿高校学报编校与发行过程的具体措施

一)6S理念在选题策划中的应用

选题策划是编辑判断学科重点与热点,使刊载内容适合编辑计划与流程的过程与行为。选题策划相当于为期刊搭建骨架,而所刊载的文章相当于血肉。编辑要敏感捕捉前沿研究领域,不仅要关注所在高校的科研动向,还要关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大的发展方向和热点。在选定了组稿方向后,就要与此领域有研究实力的专家、学者进行沟通。找到好的选题后就要兵贵神速,这样才能抢得先机[1]。编辑要从专业的角度,启发研究人员的灵感,追踪他们的研究经历以判断其科研与创作能力,确定大致组稿时间。高校学报的来稿作者,一般都是高校教师或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他们往往有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编辑在向他们组稿时要注意方式,要以诚挚的态度打动他们,使他们愿意与编辑进行合作。在科研人员开始创作后,编辑要经常关心稿件的写作进度。这也就是“催稿”。编辑要学会微笑催稿。比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就是在编辑孙伏园“笑嘻嘻”的催稿声中完成的。编辑要关心作者的生活,选择催稿时机,不能在作者工作或生活中发生大事的时候仍然狠心催稿[2]。要在保证组稿速度的同时,让作者可以接受编辑的催稿。最终编辑和作者双方都满意而编辑及时得到高质量文章,在稿件学术水平上共同追求卓越。

(二)6S理念在编辑校对中的应用

高校学报往往有很多栏目,大量文章分属不同学科。在处理这些稿件时,编辑要从专业角度对文章内容有相当的理解,虽然不可能每篇文章都完全理解,但要对文章的研究领域借助网络或专业书籍进行大致了解。所以,一个合格编辑要是“杂家”,而且博中有专[3]。编辑要对文章中可疑之处有专业性敏感,对有疑问之处要及时与作者沟通,杜绝知识性错误。有的电子文档中可能有多处问题,比如图表格式、公式符号等,编辑在与作者沟通时要用诚挚的态度向作者询问,追踪作者更正情况。

高校学报的作者很多来自全国各地,距离遥远。所以,保证编辑校对的速度和时效很重要。编辑可以借助QQ软件与作者实时沟通,把电子文档中有疑问的地方选定后发给作者。不少作者可能忙于其它工作,这时编辑要耐心询问作者,对作者的具体情况予以理解,诚挚地与作者沟通,使作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修改,达到双方都满意的修改效果,最后产生质量高的作品。修改过程可以重复,以不断提高文章的质量。在期刊编校质量方面,追求卓越应是每个编辑人员始终追求的目标。

(三)6S理念在高校学报出版发行中的应用

刊物出版后要尽快发行。一般而言,对大多数高校学报发行包括纸质刊物和电子文档的网上发行,有的学报有自己的网站,可以提前把电子文档上网。编辑要快速将刊物寄发给作者、读者,同时把最终电子文档上传到网上。有的作者有各自的不同要求,编辑要追踪作者需求,对出版发行中作者或读者不满意的地方,编辑要以诚挚的态度改正,直到他们满意,这对高校学报的作者群库建设十分重要。对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问题,编辑要从专业角度进行解释并补救。比如,有的作者在电子文档上网后,又提出修改,编辑人员要尽可能与数据库工作人员联系。纸质刊物上不能改正的,可以以勘误的形式在后续刊期中进行补救。

有的高校学报特定栏目的研究是一个系列,后续研究要靠新论文来支撑。这时,编辑要注意与作者沟通,引导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作者再次投稿时,编辑要提醒作者做好与前面研究的关联与连续。编辑时刻要以诚挚的态度与作者联系,使作者愿意把后续的研究成果发到自己的刊物上。这对保持研究的连续性很有帮助,同时能对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建设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栏目发表的论文,在研究连续性与保持特色方面都做得非常好。

二、以6S理念为中心打造编辑团队核心价值观

2012年11月,德国《金融时报》和《法兰克福论坛》被宣布停办。在数字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包括高校学报,都面临着巨大挑战。要想更好地生存,必须发挥编辑团队的作用。尽管整个编辑出版活动中编辑是主体,但仅靠编辑的“单兵作战”,很难使高校学报发展壮大。在团队中,必须有人进行计划、协调、服务保障等,以保证团队工作的效率[4-5]。只有打造编辑团队的核心价值观,使所有编辑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办好高校学报。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群体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共同的精神境界。以6S理念打造编辑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以点带面。每个编辑都应牢固树立“编辑即服务,作者、读者即顾客,刊物质量即生命”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以6S理念指导编辑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编辑都是编辑团队的节点,只有每个节点都充满活力,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整个团队才能生机勃勃。服务于作者,服务于读者,服从学报的长远发展,是每个编辑都应该时刻牢记并践行的原则[6]。当然,编辑还要站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高度,始终把办刊的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在上述原则基础上,做好服务作者与读者的工作。

二是有共同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产生相似的行为和心理状态。高校学报是我国期刊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推动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发展,而且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与文化实力的重要指标,就是这个国家期刊业的发展状况;而看一所大学的学报办得如何,也就大致能确定这所大学的层次。厦门大学原校长王亚南曾说过:“看一所大学,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它的师资队伍,二是它的图书馆,三是它的学报。”编辑的思想认识高度要提升,不能仅仅认为个人工作琐碎且意义微小。每个编辑都要以6S理念来要求自己,对团队中的成员以及对作者和读者都要视为一个整体,使这个整体共同产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共同将高校学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三是编辑团队要形成共同的思想境界。思想重要还是行动重要?其实思想比行动重要得多,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先导。编辑团队的思想境界决定了这个团队能把所在的高校学报办到哪个层次。编辑工作相对枯燥,要想做好编辑工作,必须能静得下心来。在这个过程中,编辑要始终保持工作热情,敏感捕捉作者和读者的需求,以诚挚的态度做好服务,同时以编辑专业的态度跟踪他们的研究,引导他们产出高水平论文。编辑还要淡泊名利,好文章或者好书出版后,人们往往只会记住作者的名字,很少有人记得住编辑的名字。编辑要乐于助人,乐于“为他人做嫁衣裳”,不能认为好作品与自己关系不大,从而失去热情和为作者服务的心态[7]。编辑团队中的每个编辑,都应以6S理念来指导自己,形成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的思想境界,共同提高刊载论文的质量,推动高校学报更好地发展。

三、结 语

一方面,基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终端的电子媒体迅速发展,给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纸质媒体带来巨大挑战,纸质媒体内部竞争也日益激烈。同时,我国30多年前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高校生源总数在减少,而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大,各高校间竞争加剧。国内高校还要面对国外高校的竞争,目前出国留学人员的低龄化就是这种竞争的反映。可以预见,未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会非常激烈。高校学报背靠高校生存和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重大影响。另一方面,高校学报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推动高校教学与科研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办好高校学报,可以发现教学与科研方面的人才,培养高校学科科研团队,深化学科专业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提升高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高校学报编辑应增强危机意识,转变思想观念,以6S理念来要求自己,在选题策划、编辑校对和出版发行等环节贯彻“作者读者第一,学术质量至上”的理念,并以6S理念为指导形成编辑团队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凝结编辑团队的力量,增强团队战斗力,持续提升所在的高校学报的办刊层次。这不仅是高校学报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教学与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作者系重庆文理学院 期刊编辑部编辑)

 参考文献:

[1] 万小燕.论期刊责任编辑的职业敏感[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2] 鹫尾贤也著.陈宝莲译.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杨红梅.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变迁及其基本定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5).

[4] 潘琼.高校学报编辑团队建设的思考[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5] 吕淑琴,陈洪,李雨民.诺贝尔奖的启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 薄刚.强化质量意识与服务意识是办好学报的关键[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5(2).

[7] 程树榛.乐为他人作嫁衣——我的编辑生涯[J].中国编辑,2006(3).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