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4年11月上

寻找精神的高度——给年轻媒体人的建议

周志懿

2014年12月05日16:24        手机看新闻

还在几年前,报社陆陆续续进了一些85后甚至接近90后的年轻人。当他们的身影猛然活跃在眼前的时候,对我们这批人到中年的媒体人而言几乎可以用震撼来形容。曾几何时,我们一直冲锋在媒体的第一线,但似乎一夜之间,那些原来我们眼中的孩子,已经取代了我们的前沿位置,成为媒体行业的靓丽风景,成了时代的弄潮儿,虽然自知是历史的规律与必然,但依然不能不让我等70后感慨万千。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印迹,一个年代的人有一个年代的人的特点。相对于我们这批甚至更早的媒体人而言,85后媒体人真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那样鲜活,激情四射。他们热情洋溢,心态良好,适应时代。而今媒体融合成为趋势,85后媒体人更能适应新科技,会很快熟练掌握最新的采访工具与采访手段,对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亦有与时俱进的能力,能敏锐捕捉到社会经济生活等各个层面的最新进展,不能不让人服气。

但在与这些新生代媒体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也慢慢发现他们的一些不足。在理想观念、生活态度、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他们的确有一些短板。比如冲动草率,没有耐性,最明显的例子是在岗位上坐不住,受不了委屈,稍遇到不公正的对待就以跳槽的方式来解决,在我看来是缺少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与能力;再比如没有目标与理想,我遇见过好多年轻记者,理想似乎离他们很遥远,一聊起来他们的眼神就感觉我像外星人似的,他们很现实,就事论事,将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要么藏得很深,要么就是根本还没有挖掘出来,有待开发;而有可能是因为经历简单的原因,采访写稿缺少深度,缺乏问题意识与辩证思维的能力,对新闻源的探寻多停留于表层,对新闻稿的写作多按照范式,缺少创新……

结合在工作中的实际体会,我觉得有必要给年轻的媒体人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要学习

这几年新进报社的年轻人,普遍给人的感觉是知识储备不够。即便一些从名牌高校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生,竟然在语法上频出问题。现时代的有些大学生学习比较粗糙,知识不够深入与系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但媒体属于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的载体,如果媒体人的文化深度不够,自然不可能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更不可能达到繁荣文化的目的。所以,年轻的媒体人即便在工作岗位上,也应该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养成如饥似渴的学习习惯。

一是学好语文。许多人会对此说法嗤之以鼻,但文字工作的基础就是语文。虽然语文是每个人从小就学的课程,但语文之精义博大精深,是无穷尽的。对于那些语文基础本身就不牢固的年轻媒体人而言就更有必要不断研习了。学好语文的捷径是深读古文,古文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粹,一般而言,古文功底好的人文字能力自然会强。

二是学好业务。大学所学与工作所接触,一为书本纸上谈兵,一为实践真枪实干,二者是有很大距离的。更何况现实生态千变万化,每条新闻源、每个现场、每个采访对象甚至每条稿子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是采访还是写稿大多需要临场发挥,这就更需要年轻媒体人不轻易知足,精研业务,不断提升。多向书本学习,将大学知识回炉;多向老媒体人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向实践学习,学习出真知。学理念,学技能,学方法。

三是要当好杂家。媒体业务内容覆盖方方面面,媒体人需要的知识储备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有人说媒体人应该是一个杂家,什么都要会都要懂,这话是有道理的。采访一个领域就要力争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即便不采访,也应该培养自己广泛阅读、收集信息的习惯,有了这样的态度与生活方式,才能从各方面积累知识,开阔眼界,精进自身。我想这不仅是年轻媒体人向未来出发的基础,更是未来媒体行业保持应有的文化厚度的基础。

要严谨

年轻的媒体人语言方式新颖独特,懂调侃,心态好,但是在工作当中多见欠严谨的情况。有一次安排一位年轻记者出差采访重大活动,小伙子很积极,动作快,连夜写出稿子心急火燎就传回来了,可谓效率奇高,这方面的确值得表扬。但在编稿时发现,稿子漏洞百出,甚至连活动的具体时间、出席活动的领导人的名字与职务等完全不应该错的重大信息皆搞错了,这是很可怕的。客观地说,每天从事文字工作,虽然力求100%不能有错字,但错一两个字还真是难免,可是如果连新闻“5W”的基本要素如时间、人名都搞错,就太不应该了。我发现这还真不是个别现象。因此,建议年轻媒体人一定要严谨严谨再严谨。这里所说的严谨指两个方面,一是工作态度,一是学术精神。

工作态度严谨主要针对新生代媒体人的浮躁、轻率而言。这里说一下我自己年轻时的一件糗事。我1998年大学毕业后进入长沙晚报社工作,担任《广厦商情》专版的责任编辑,有一次版面里出现了一个见报差错,没想到的是,有一位不认识的读者竟然专门就此打电话到编辑部,很严厉地批评了我一顿,意思是他们这么热爱这张报纸,看到竟然有错别字,很担心,也不应该。坦率地说这是我步入媒体行业的第一课。从那一次开始,我真正意识到每天编辑的版面会有几千双几万双甚至几十万双热切的眼睛在盼望与关注着,我真正意识到了自己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因此再也不敢有丝毫怠慢。我把每期编辑的每一个文字都看作是与读者的对话,我会琢磨读者会怎么看怎么想。在工作态度上严谨,要求媒体人严肃地对待工作岗位、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要认真制订工作计划,正确对待工作任务,忠实履行好工作职能;要敬畏文字,对每一次采访与每一篇稿件,除了效率,还应认真审核,仔细纠错,切忌浮躁;要客观对待读者与同事的批评,并将其视为前进与上升的灵丹妙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再就是,媒体人应该具有一种学术精神,有三层意思。一是理性。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要正确把握媒体人的立场,任何时候都要真实记录与表达,不偏颇,不站边,不情绪化,不滥用媒体人的身份,而应通过对事实客观描述还原事件现场,为受众留足思考的空间。在自己的成长上,要学会跳出来看自己,特别是对自己的新闻作品,多吸纳批评意见并将批评转化为自己成长的营养。理性的实质是追求真理、实现价值的统一,即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善于反思、崇尚怀疑。二是批判。爱因斯坦说:“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他的这句名言理当成为每一个媒体人耳边时时响起的警钟。由于职业的原因,媒体人通常会接触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此时,任何媒体人只能乖乖地俯下身子当学生,向事实低头,向真理求教。即使不是很专业的事情,基于事件的复杂性,也不可草率下结论,而是要不厌其烦地反复推敲、反复修订,要习惯于否定自己,否定表象,从对事物的辩证思考求得事实真相,唯有如此才能超越表象。三是道德。媒体人必须是有道德情操的人。其新闻作品必须具有正确导向。媒体人必须以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使命,以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为宗旨,针砭时弊,引导方向;其本人的行为规范必须具有正确导向。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媒体人自身的品德要经得起社会的检验,如维护新闻伦理,不抄袭,不飘窃他人成果等。

要有精神高度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2013年以来,媒体行业案件频发,从新快报的陈永洲案,到21世纪报系的新闻敲诈案,媒体行业的形象因此受到极大伤害。事实表明,市场化在推动媒体行业大发展的同时,也侵蚀了许多媒体人的精神信仰。新闻媒体是一个崇高的行业,是社会进程的守望者。媒体人因为职业的原因总是能第一时间获取大量最前沿的信息,针砭时弊,守望社会。从这一点上看,媒体人天然就应该具有崇高的历史使命感与浓重的家国情怀,要主动担当时代重任,以一个媒体人的绵薄之力,汇小流成江海,推动社会前进。我完全相信,绝大多数媒体人都是满怀理想地进入这个行业的。然而岁月与现实无情,当受到市场化大潮的冲击之后,许多媒体人最终没有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与现实的厮杀中一败涂地,沦为现实商业利益的俘虏。在利益面前,那些曾经崇高无比的新闻理想灰飞烟灭,曾经牢不可破的精神藩篱轻易瓦解,令人扼腕痛惜。近年来发生的反面例子应该给新入行不久的新生代媒体人以生动的教训,部分媒体人在商业利益面前沦陷,当然有体制与市场等多方面的原因,但还是应该从媒体人自身寻找根源,其根本在于缺少精神高度。

如何才能在重复的工作中坚守信念?如何才能在利益诱惑面前坚定理想?

首先是价值取向一定要高。年轻的媒体人经历相对简单,对社会的理解不是很深,因此更应该补上理想信念这一课。应该从多个渠道了解新闻媒体行业所承担的使命与责任,深刻理解媒体人肩负的神圣职责。普利策说:“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那么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这生动地揭示了新闻媒体人职业的伟大。身为媒体人,要自觉维护自己职业的神圣,并保持自己的职业不容亵渎、不容诋毁的尊严;应该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应该始终站在道德的高地并身体力行,不仅自身要做立身立德的榜样,笔下的作品一样要有扬善惩恶的正能量;要将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当作自己职业的真正价值;要学会做一个货真价实的具有一定精神高度与思想深度的思想者,将职业尊严放在最高位置,这样才会扛得住压力、经得住诱惑,在新闻报道中不被商业利益所左右,因为做人是要有尊严的,当你的尊严能被买断,你在对方的眼中马上也就变成了一件可以轻松利用的商品,仅此而已。

其次是生命的体验一定要深。在漫长的人生中,在纷至沓来的诱惑面前,要始终保持很高的价值取向不是易事,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进行各种深入的生命体验。其中包括,深入社会的底层,了解和体验民众的疾苦,定期“洗洗澡,治治病”,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精神的洗澡比肉体的洗澡更加重要;深入生命的本质,在人生经历中思考人生真谛,提升人生境界,打造人格厚度,使自己远离物欲与肉欲的低层次,不断寻找自己精神的高度。唯有如此,年轻的媒体人才能前途光明,未来的媒体行业也才能健康发展;唯有如此,才是媒体人之福,媒体行业之福。(作者为中国铝业报副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