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档明星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自推出那天起,便备受关注,收视率一路飙升。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成功离不开其内容形式新颖的特性,契合了观众的精神需要;明星崇拜效应的作用以及强有力的社交网络宣传之下,收视率变得异常火爆。节目组使用微博等社交工具作为宣传的平台时,具有门槛低、参与方便的特点,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节目贴近观众的原则。在放映机制上,采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因而吸引了无数的观众。
关键词:受众 心理 真人秀 爸爸去哪儿 明星 微博
一、真人秀与节目《爸爸去哪儿》
真人秀,也称真人实境秀,其英文表述reality television。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对于“真人秀”的表述是这样的:“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通常我们所说的真人秀,一般是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或者活动,从多名参加者中选取达到要求的人,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例如,湖南卫视于2013年第四季度推出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就是一档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节目。
节目《爸爸去哪儿》并不是湖南卫视“土生土长”的新节目,而是购买了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版权和模式。该节目从10月11日播出第一期开始,每周的星期五晚上22:00播出,12月27日播放完毕。第一季的节目有十二期,分别到六个地点进行拍摄,即每个地点拍摄两期,每期时长约为90分钟。明星爸爸需要在每个陌生的环境中与孩子生活72小时,完成“代理村长”布置的生存体验任务。参与这档真人秀的嘉宾分别是演员林志颖父子、跳水冠军田亮父女、演员郭涛父子、导演王岳伦父女和模特张亮父子。
节目《爸爸去哪儿》播出后表现良好,收视排名迅速跃居榜首。从观众的性别构成来看,女性关注占了68.7%,男性关注为21.3%。而从观众的年龄构成上,25岁-34岁的年轻观众尤为突出,占比达到37%。从观众的教育程度来看,高中以上学历的观众占总数的68%。曾有一名女性表示:“看完节目后,很想早点结婚生子了。”
二、节目火爆原因探究——满足受众心理诉求
湖南卫视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播出两期后,反响热烈,节目也从最开始的萌、开心上升到全民热议的亲子教育、父爱不缺席等社会现象讨论。从舞台秀走向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以近乎“零差评”的良好口碑,实现了综艺节目的成功转型。不少观众表示,在疲惫的周末夜晚,被“星爸萌娃”温暖后入睡,完全称得上是“治愈系”心理减压。
在一份问卷调查中,受访者认为父子、父女之间的亲情互动是最吸引观众的地方,而孩子们自己的个性魅力也是打动人心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节目《爸爸去哪儿》在内容策划、制作模式、媒体宣传和放映模式等四个方面,都很好地契合了观众的心理诉求。
2.1节目内容契合观众心理诉求——期望效应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如果没有绝对的实力,任何节目在社会都难以立足。《爸爸去哪儿》的节目内容策划主要体现在内容编排、节目形式、明星参与等方面。
2.1.1过硬的内容编排
真人秀节目通常具有情感分享、舒缓压力的作用。它可以激发观众的真善情感,释放压抑情绪,调节心理平衡。近年来,此类节目十分流行。但是严重同质化的相亲选秀、音乐选秀,早已让观众产生视觉与审美上的疲劳,因而观众迫切看到内容新鲜的综艺节目。
内容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基础。如果《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的内容不过硬,那么在节目的后期阶段,无论怎么进行包装宣传,都可能是徒劳无功的。反之,内容丰富的电视节目则可以轻松获得成功。以小清新面孔登场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就如同以及空气清新剂,给观众们带去了全新的心理感受。爸爸带小孩,这样的题材,本身就有着极强的看点,契合了观众的心理诉求,可以引发社会对于父子、父女亲子互动的思考与共鸣。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带孩子通常是母亲的责任,显示出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缺失。“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源于父系社会,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大多数的父亲都以工作繁忙、挣钱养家为理由,很少与孩子独自相处,也几乎不参与孩子的活动;孩子成长阶段的事情,大部分都由母亲操办。
笔者从成都市郫县一所幼儿园的调查数据来看,父亲经常与孩子共同阅读、玩耍的只占了受访者中的17%;孩子们生病时,只有28%的父亲会带孩子上医院看病,而大多数情况下是母亲独自一人带孩子去的;108名小朋友中,83%的小朋友在遇到困难时首先会想到找妈妈帮忙解决。
在传统男权主义思想仍然较重的背景下,节目《爸爸去哪儿》设置了由爸爸带孩子进行生存体验的活动,十分注重“爸爸”和“孩子”的交流,许多观众对于“爸爸带小孩”这样的节目内容感到新奇,因而他们的内心对此充满了无限的他们对于这样的节目内容充满了期待。
事实上,观众还容易对此产生“模仿效应” 。例如,深圳的四名爸爸看完电视节目后,带着200元钱,与孩子们踏上了前往惠州进行生存体验的道路。
2.1.2新奇的节目形式
湖南卫视的节目《爸爸去哪儿》采用了户外综艺的节目形式,观众本身就对于这样的节目形式感到新奇。
当明星们从灯光炫目、舞台气派的演播厅被拖到艰苦的环境中,明星光鲜的外衣被卸掉,在户外真人秀中他们被“还原”到了最大程度。户外综艺的节目模式使得了节目内容存在不可预期的偶然性,在户外,一切皆有可能发生,哪怕是一些“尴尬”的情节。有些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明星爸爸想要在镜头面前极力控制自己的情形,因而尽可能展现出自己儒雅的一面,但是还是会暴露出一些不雅的文化秉性,而正是这些暴露可以让观众看到年轻爸爸存在的青涩,而这些正是许多观众所期待看到的东西。
户外综艺离不开的话题就是吃苦,让长期处于温室环境下的城市孩子体验农村生活。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中,随处可以看到以吃苦作为主体的内容。例如使用简陋的厕所、房屋,吃玉米和地瓜等简单的食品。节目中,明星孩子们需要亲自去寻找烹饪的原材料,而爸爸们还要亲自下厨为孩子们烹制食品,观众对于“爸爸做饭”这样的节目形式也感到比较新鲜,这无疑是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看点。
2.1.3明星参与——名人效应 和偶像效应
节目除了在形式上很好地满足观众的心理诉求之外,拥有超高人气的明星也是节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网友“久爱小猪”表示:“这么多的明星爸爸齐聚亲子真人秀节目,真是罕见噻,这样的节目一定得看!”正如这位网友所说的一样,许多人看这档节目是因为其中有他们所喜欢的明星。因此,有人指出一旦脱离了明星,节目就会失去生命力。
明星崇拜是当今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围绕在明星身上的光环高居不下。节目《爸爸去哪儿》也同样十分注重明星的使用,堪称是整档节目的宣传核心,湖南卫视也曾在节目的宣传中直接打出“一起来看明星爸爸是如何带孩子的!”的宣传标语。
一般人眼中,明星对于自己的私生活隐藏很深,尤其对于自己的孩子更是“绝对保密”。而在节目《爸爸去哪儿》中,明星完全放开了顾虑,全方位地将自己的孩子展示在观众面前。揭开了明星家庭的神秘面纱后,观众们可以尽情的去“猎奇”,看看明星们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尽情地满足自己的心理诉求。
五位明星爸爸在参加节目前都已经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因而在节目当中,真正的主角是五个小宝贝们,他们的性格迥异,混搭在一起,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五位小宝贝天真无邪,无所顾忌的本真,敢哭、敢说和敢做的自然释放,契合了这档节目的“真”,而不是“秀”。
2.2节目制作——用心良苦
《爸爸去哪儿》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优秀的制作团队,而这个团队背后是一串惊人的数字,40余个机位,100多个工作人员,每期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最终只有90分钟的节目时间……观众期待看到的镜头应有尽有,轻松的字母和音乐更是让观众在收看过程中获得心情上的愉悦。
2.2.1经验丰富的节目总导演
《爸爸去哪儿》的导演谢涤葵,是湖南电视台优秀的节目制片人,曾经担任湖南卫视《乡村发现》、《想唱就唱》、《变形记》、《全力以赴》等多档节目制片人,有着丰富的电视节目制作经验。其中,《变形记》也是一档棚外的真人秀节目,这为他接拍《爸爸去哪儿》奠定了基础。
2.2.2强大的拍摄阵容
在拍摄上,节目运用了40多个机位,其中近一半机位是活动机位,拍摄景别涉及全景、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运用了俯拍、仰拍和侧拍等角度,并且运用了少量的航拍镜头。
2.2.3技术强悍的后期团队
每一期成片的节目都需要从一千多小时的视频素材中精心挑选出来,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作量,剪辑人员通常是需要通宵熬夜进行剪辑。
为了去芜存菁,一支10余人组成的观片小分队对这些一千多小时的素材先行梳理,发现并汇总有趣的情节给到编剧组,仅完成这项工作就大约需要4、5天。为此,节目组采用了24小时轮班播放挑选的机制。
大量的素材使在剪辑过程中,可以充分地进行镜头的调度和运用,需要什么样的情节、需要什么样的镜头,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素材。
许多观众都感叹,神一般的字幕组为节目增色了不少。原以为他们都是熟读唐诗三百首、至少有数十年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实际上只是刚刚跨出校门的80后、90后。
节目的配乐也是让《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很有趣的一点。团队十分注重与镜头画面的配合,力图营造合适的环境氛围,契合观众的“娱乐”需求。
2.3微博营销——接近效应
当人们把“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俗语用在节目《爸爸去哪儿》上时,是十分贴切的。同以往喧嚣、嘈杂的选秀节目相比,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推广绝对算是低调!
任何一个成功节目的背后,都离不开有力的宣传,传播对于一个节目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爸爸去哪儿》的媒体宣传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量使用微博进行包装宣传。
如果没有微博的广泛传播,《爸爸去哪儿》再好看,也是集中于小部分电视观众观看和讨论。有了微博的传播,一个电视节目可以一夜爆红。微博所具有的强大助推器功能,可以让社会中的“小众热点”演变成大众娱乐狂欢,放大节目的影响力和商业投资价值。
从微博的内容来看,口吻平和,哲理通俗易懂,贴近观众,从而使观众产生一种亲近感。
2.3.1官方微博宣传
节目《爸爸去哪儿》曾在第一时间开通了官方微博,注册名称为“爸爸去哪儿”,网址链接为:http://weibo.com/babaqunaer,显示已经加“V”认证,其签名为:“湖南卫视10月11日起,每周五晚22点《爸爸去哪儿》,带您见证五对亲子之间有笑有泪的成长故事。”
截至2013年12月22日晚间20:00,微博“爸爸去哪儿”一共发布过1421条微博,粉丝数量更是达到了3597781人。在媒体标签方面,有“王岳伦”、“田亮”、“林志颖”、“张亮”、“郭涛”、“真人秀”、“湖南卫视”、“成长”和“爸爸去去哪儿”等九个。从微博发布的内容来看,主要围绕节目中的各种“感动点”和“爆笑点”,另外还会发布一些关于节目拍摄和放映进度方面的消息。例如在2013年12月21日凌晨00:13,即第十一集节目播出后的一小时后,官方微博便发布了主题为“本期最大催泪点”的内容,称“五位爸爸分别给自己的孩子写了长信,信件内容将于下周五节目中公布,听说看过的,看一次哭一次,100个人看100个人哭!此生最美便是父爱,今晚信的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爸爸们一定会告诉我们:你没有一个百分百完美的父亲,但是你有一个百分百爱你的父亲!”
2.3.2明星个人的微博发布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中,使用微博是一种潮流,对于明星们来说更是如此。节目《爸爸去哪儿》播出后,引发了空前的收视效果,除了官方微博宣传外,明星个人的微博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五对明星家庭中,林志颖和李湘拥有数量最为庞大的“粉丝”群体,实际上是一种“舆论领袖”,他们还会与网民进行互动,让观众产生一直亲近的感情,为节目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截至2014年12月28日,林志颖个人微博中有三千九百万多万的“粉丝”,共发布过2375条微博,其中关于涉及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微博达到216条,大约是其微博发布总量的十分之一。每一条微博发出后,林志颖都会收到数万条的评论。从发布的内容来看,多为儿子kimi的“萌”照。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拥有着数量庞大的“粉丝”群,属于典型的“意见领袖”,其话语权是惊人的,但是他完全是站在普通父亲的角度上,没有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通过林志颖发布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相关信息,其轰动效应是空前巨大的。
明星爸爸王岳伦的妻子李湘也是一位公众人物。作为湖南卫视的主播,李湘也拥有一千二百万余名的“粉丝”。在女儿Angela(王诗龄)与丈夫王岳伦参加节目《爸爸去哪儿》后,她经常通过其个人微博晒生活照片。女儿Angela的“萌”照在获得了网友们“点赞”支持的同时,也将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影响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2.4放映模式
勒温认为:“当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动机或需要时,在人的身体内部会出现一个紧张系统,这个系统随着目标的实现就会趋于松弛,或解除紧张;反之,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动机受阻,这个紧张系统将会保持下去。”
在每个拍摄地点,都需要剪辑出长约180分钟的节目(含广告)。节目组很聪明地就把这180分钟的节目分成了上下两集,每周播放一集,并且在特定情节采用“预示、拖延”等手法,为观众设置了大量的悬念。
这样的放映机制,充分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节目组抓住了观众获取信息的急迫心理,常常在节目的关键情节处断开,设置一系列的悬念,充分吊足观众的胃口,使观众产生满足好奇心的想法因而长期坚持不懈地关注这个节目。例如在第五期节目的结尾处,田亮跌入了湖中,节目组借此为观众设置了悬念,将他如何继续爬上船继续比赛的视频安排在第六期的节目当中。前后衔接的放映模式使得人们对节目充满期待!
三、思考与结论
虽然《爸爸去哪儿》取得“口碑王”的美誉,但是它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季的节目中,重心放在了五位小宝贝身上;节目主要关注的是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亲子间的互动交流,而这个是观众最为期待的。对于一档野外综艺节目来说,出现镜头穿帮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这样的镜头多了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制作粗糙”的感觉,影响观众的视觉效果,因而产生心理上的不舒服。
总而言之,作为一档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受众的心理诉求,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传播学)
参考文献
[1]让·路易·傅尼. 爸爸,我们去哪儿[J]. 中外文摘,2013,04:34-35.
[2]早报记者何源亭.荧屏“爸爸秀”引发幼教热议[N].东方早报,2013-10-24B02.
[3]记者刘景洋.爱在那儿!《爸爸去哪儿》大数据解读[N].新华每日电讯,2013-11-08005.
[4]韩虎.《爸爸去哪儿》背后的营销关键词[N].河北日报,2013-11-06013.
[5]赵博雅.《爸爸去哪儿》怎么火起来的[N].中国艺术报,2013-11-06004.
[6]祝秀.《爸爸去哪儿》一枝独秀[N].中国文化报,2013-11-07006.
[7]早报记者何源亭.《爸爸去哪儿》:韩国模式中国设计,内容自创凸显人情[N].东方早报,2013-11-08B08.
[8]阎纪琳铖.“回归”家庭是电视对自身优势的再发现[N].中国艺术报,2013-11-2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