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庆祝第20个中国记者节 走近破解“中国密码”的新闻人【6】

2019年11月08日08:42 |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小字号

点击阅读:《为什么兰州牛肉拉面和沙县小吃飘香中国?》

记者手记:把小吃做大,不畏辛苦追求精品的精神不能少

袁婷 尹莉娜

《为什么兰州牛肉拉面和沙县小吃飘香中国?》是“70年70问”系列中一个十分接地气的题目,说难不难,但想要做好,也不容易。好在,写作团队在立意之初就定下大方向——“在这么多题目中,小吃是比较‘小’,但不能把文章的格局写得太小,要把‘小吃’做大、做精。”

的确,兰州牛肉拉面和沙县小吃走向全国,其背后不仅凝结着无数个小吃业质朴勤劳、艰苦创业的奋斗史,更离不开改革开放、人口流动、县域发展等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载变迁与发展的历史作用。而这,也就是这篇稿件真正要讲明白的故事。

策划:不畏辛苦 追求精品

确定了上面所说的立意后,我们没有直接去街头采访小吃店主,而是首先联系了三个方面——沙县政府、兰州市商务局以及世界中餐业联合会,这相当于找到了兰州牛肉拉面与沙县小吃的“家长”,还有一位十分了解两大小吃发展成绩的“班主任”。

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写作团队感受最深的是,去一线采访与精益求精的态度。

甘肃兰州与福建沙县,分别距离北京近1486公里与1771公里,如果对方愿意提供配合,或许经过几个电话采访、再实地采访些北京当地的小吃店主,就可以获得我们所需的全部内容。

但我们没有这样做,写作团队负责人向沙县政府提出邀请,邀请他们赴京座谈,面对面交流沙县小吃的发展。最终,我们举办了一个小型的“沙县小吃发展座谈会”,同时还邀请到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秘书长以及社科院相关专家,他们的分析观点后续都在文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兰州市商务局的协助下到兰州实地调研、采访了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与多家具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

兰州一行,整个团队也十分“给力”。为了尽可能多拍、多采,大家周六便从北京出发了,没有人抱怨在休息日出差工作,更多的是兴奋,一心想着怎么能把视频拍好,把采访做到位。

采访传承兰州牛肉拉面技艺第四代人马文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我们特意请饭店腾了一间空屋子,重新布置,挂上黑色的背景幕布,请马师傅在那里表演拉面。8月的夏日十分闷热,屋里没有空调与风扇,马师傅脸上的汗水一滴接一滴没有停过,但他始终笑着去配合摄像记者的拍摄要求。而由于出差所带设备不足,没有补光灯,我们就用手机闪光灯代替,轮流举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2个小时的拍摄,最终取得了想要的效果。

成稿:理清脉络,学会取舍

由于前期计划和准备充分,到了成稿这一环节,文章的素材比较丰富。但在写作过程中又发现一个问题,素材太多其实也不完全是一件好事,甚至存在迷失在“资料库”中的危险,很容易忘记写作的初衷,而变成对材料的堆砌。

另一困难是,文章的立意决定了“双明线+一暗线”的结构,两种小吃的发展是两条明线,整体大环境的人口、经济变化是暗线。三线并行的结构,要将文章思路清晰、行文流畅地呈现出来,并不容易。

这个时候,对素材的取舍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从新闻的专业角度而言,摒弃采访者过分自夸的内容,留下其中客观、实际的“干货内容”;另一方面,从读者的阅读体验来讲,要选取其中紧紧贴合主线的生动故事和具体数据。

总体而言,这篇报道以活泼、轻松的语言将两大小吃发展、发扬的过程较为清晰地呈现了出来,并通过小人物、小地方的真实故事,以小见大地反映了时代背景的巨大变迁。

最终,文章在成稿提交审核后,没有太大修改便被提前发布了,我们在心底暗暗松了一口气,而团队里的每个人也收获、学习到了与日常选题报道大不相同的宝贵经验。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