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媒介批評視野下的中國網絡媒體新聞報道【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媒介批評視野下的中國網絡媒體新聞報道【2】

——以網絡媒體2012“兩會”報道為例

高佳

2012年11月12日15:39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三 重點關注網絡媒體的議程設置

3.1 網絡媒體與議程設置

網絡媒體作為一種“弱控制”的媒體,一部分傳播權力由少數人的手中分散到了廣大網民手中,多元化的傳播者、開放的傳播渠道、復合式的傳播形態都弱化了傳媒為公眾設置議程的效果。

具體來說,網絡媒體的議程設置功能通過兩個方面實現。

第一,網絡媒體為網絡中的討論設置議程。網絡媒體對於某個議題報道或者不報道,對少數“議題”的突出強調,以及根據優先順序報道議題甚至會有不同程度的報道。

第二,公眾自我設置議程並為傳媒設置議程。任何一個網絡用戶都可以參與到網絡信息的加工、修改甚至重新組合的過程中。

3.2 網絡媒體議程設置的現狀和問題

隨著網絡與人們生活聯系越來越緊密,網絡傳播的議程設置功能與引導社會輿論導向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目前無疑還存在很多問題:

1)有價值議題的流失。

2)議題的失真。

3)色情信息泛濫。

3.3 從網媒看議程設置功能的對策

1)增強網絡媒體的權威性

一般來說,人們對權威媒體的依賴心理明顯。所以網絡媒體要增強權威性,必須對網上信息經過過濾和確認,盡量贏得特定受眾群的信任。

2)增強把關人的功能

根據庫爾特•盧因提出“把關人”概念。在網絡中,網絡編輯和論壇版主是最主要的把關人。網絡把關人要遵守“客觀、公正、真實”的原則,使得信息的傳播沿著積極的軌道發展。搜狐首席執行官張朝陽說:“搜狐承載著巨大的流量和社會對我們重大的責任要求。

3)提高網民的整體水平

受眾因為網絡媒介的特殊性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權力:可以選擇感興趣的信息,可以自由地發布信息。

4)道德建設和法律建設並舉

一方面,網絡媒介要堅持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提倡健康、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

從網媒對2012“兩會”報道方式中看出,隨著我國網民數量迅速增長,網絡民意的表達有了群眾基礎,隻言片語的網絡評論在內的新聞評論應充分發揮議政功能,將網絡媒體的功能擴大化。從網絡走向民眾,直接問政聽於民,網絡時代的新媒體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不可忽視的重要渠道,要重視網媒議程設置功能。

四 從2012“兩會”報道看網絡媒體現存缺陷

從“兩會”的會議性質看,受眾對“兩會”報道寄予厚望,希望從中了解大政方針,更希望從官方表態中聽到權威解讀。那麼網媒作為新媒體可以滿足受眾的所需所求麼?

1)網媒信息量太大,以新聞事實陳述為主,解讀不深,擴展度不夠。

兩會是政治經濟生活的一件大事,題材選擇十分豐富,但是通常表現上缺乏個性。各大門戶網站報道內容無多大區別,重要的信息淹沒在紛繁復雜的來源中,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給受眾造成信息缺失。

2)過多過頻繁的多方式報道在一定程度攪亂讀者的注意力,類似於審美疲勞的尷尬。新聞圖片運用過多,導致網站資源浪費和網絡速度慢。

3)網絡稿件編輯中,編輯為了追求快速和及時,在選稿方面對真實性的把關鬆些。

4)對於打破傳統的媒體在外來(主要是境外)信息的把關方面有重大影響力,但在國內信息生產方面的沖擊力不足,沒有形成變革性力量。

“相反,在信息生產過程中表現出內在自我自覺審查的傾向,即傳統媒體信息生產邏輯潛在地滲入到了新媒體的信息生產過程中。”③

以圖片報道為例,關鍵新聞突圍報道總是令人失望。兩會中應該有不少從其他角度拍攝到關於高層領導或者其他的的另類照片來滿足受眾的新奇好奇感。但很遺憾,筆者沒有一張這樣的照片。

5 ) 互動形式有限,難以反映網民的真實意圖,且新聞報道的多角度解讀滿足不了民眾的需求。

記者具有的專業性和深入的程度不足。如住房仍是兩會民眾最為關注的熱點,但是沒有從網媒中得到充分相識的報道解讀。

五 針對現狀,網媒應如何應對變化

一 突出創新

“兩會”的新聞報道通常表現上缺乏個性,創新報道對於正確引導輿論,可以獲得較好的傳播效果。可以制作宣傳片,片花和視頻短片,發揮網絡媒體的優勢,有體現兩會的庄嚴性和權威性,增強兩會報道的可視性和傳播效果。

二 重視議程設置,強化策劃

某些問題進行重點報道,是社會公眾注意並思考這些問題,並按照媒介對這些問題分配注意力,從而達到影響輿論的目的。

網絡編輯中選稿主要做增加和刪減兩方面的工作。

增補原則,增了許多實際材料:如對比性材料、說明性材料、注釋性材料。材料之間銜接不太緊湊,順著各種新聞的“相關鏈接”不斷點擊下去,可能鏈接到與最初的新聞完全不同的話題領域。

刪減方面,剔除太虛太泛的內容,做到簡潔明晰、快捷曉暢。時政新聞尤其需要剔除冗余內容,除去一些官式套語和程式化表述,擰出新聞的實質來,寫出百姓關心、理解的內容,讓網絡新聞平民化。

三 關注民生體現人文關懷

網媒報道需要始終把“關注發展,關注民生”作為主線,不僅滿足觀眾個性需要,還要對公眾話語權重視,贏得觀眾,擴大民眾參與度。

如住房仍是兩會民眾最為關注的熱點,但是沒有從網媒中得到充分相識的報道解讀。網媒要真正關注和報道廣大網民最為關切的內筒,做到網民需要什麼,就能報道什麼。

四 新聞報道標題和方向選擇的改觀

網絡新聞的標題是受眾識別新聞內容、判斷新聞價值的第一道關口,是網絡新聞的“門面”,由於標題和內容一般是分離的,通過鼠標點擊才能看到正文,因此標題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用戶是否有興趣去瀏覽新聞。

並且關於方向選擇也要兩者兼顧,不能隻報道或者主流報道正面報道。

五 注重系統儲備人才

比起傳統新聞人,做網絡媒體更需要技術以及理念的提升。 發展一個團隊,多面手人才。並且要注重利用網絡媒體優勢,盡可能邀請專家設專版去深入解讀。

六 網絡問政,建立輿論監督新體系

網絡媒體作為政府認可,民眾參與的新興媒介,以網絡為平台,更多地擴展中國民眾的政治參與空間,化解矛盾,透明化,同時加強了社會輿論的監督。

無論在網絡言論限制還是政策方面,要進一步支持全媒體發展方面。同時改變一些相關要求,比如目前視頻執照申請難度大,相關規定很嚴格。(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傳播學專業學生)

【注釋】

① 劉怡翔. 關於科學技術發展定律的表述—答同道友人 [A]. 陝西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1-9.

② 彭夢婧. 中美會議新聞報道比較 [J]. 人民網-傳媒頻道 .2010-4-26日 http://media.people.com.cn/BIG5/22114/206896/219497/14485563.html

③ 柳珊. 傳播技術視野下的中國新聞改革——傳統媒體中的“兩會報道”與“兩會博客”比較 [A]. 新聞大學. 2006-4.

【參考資料】

[1] 互動百科 《議程設置功能》詞條http://www.hudong.com/wiki/%E8%AE%AE%E7%A8%8B%E8%AE%BE%E7%BD%AE%E5%8A%9F%E8%83%BD

[2] 王麗. 網路時代議程設置理論探析 [D]. 鄭州大學. 2007.

[3] 霍一雯. 網絡媒體事件報道特質與態勢研究——以2008年十大網絡標志性事件為案例 [D] .西北大學. 2009.

[4] 周銳. 虛假的讓渡——淺議當前網絡傳播中議程設置的主體變化 [J]. 湖北社會科學. 2006-9.

[5] 羅春. 網絡中的“議程設置”與公眾自我議程設置來源 [J]. 新聞界, 2007-4.

[6] 柳珊. 傳播技術視野下的中國新聞改革——傳統媒體中的“兩會報道”與“兩會博客”比較 [A]. 新聞大學. 2006-4.

[7] 趙正鬆. 網絡的議程設置 [J]. 新聞愛好者:上半月,2007-8.

[8] 牛長濤. 新媒體時代的政府新聞議程設置研究 [D]. 廈門大學. 2009.

[9] 戚妍妍. 網絡媒介議程設置研究 [D]. 河北經貿大學. 2011.

[10] 石鳳. 從網絡媒體發展看網絡話語權變遷學位論文 [D]. 中南民族大學. 2011.

[11] 沈申奕. 突發公共事件中的政策、媒體、公眾議程互動研究 [D]. 華東師范大學. 2011.

[12] 謝亮輝. 網絡新聞傳播中的受眾能動性分析 [D]. 華中科技大學. 2010.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