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大劫案》海報 |
《非誠勿擾2》海報 |
《人在囧途》海報 |
《我願意》海報 |
《武林外傳》海報 |
潛力與問題同在,機遇與挑戰共生,但問題比較迫切,挑戰大於機遇。這是當下中國電影市場的大形勢。歷經10年的產業化改革,國產電影整體票房飆升,影院激增,電影消費漸成大眾習慣,然而,面對2012年“2·18”中美電影新協議增加進口片配額帶來的市場壓力,在數量增多且娛樂效果優於國片的外片面前,國產電影難掩虛弱,短期內難以提升到可以規模化地與好萊塢大片正面競爭、分庭抗禮的地步。而今年的市場就像NBA弱隊和強隊之間的較量,“前三節”國產片一直被好萊塢壓著打,到第四季度之前國片的市場份額隻有約41%。國產片能否在“第四節”打好翻身仗,甚至能否在之后的幾年打好翻身仗,是目前中國電影最大的政治。在NBA,即使是弱隊也有勝出的希望,隻要戰術正確。國產片亦然。如何打好翻身仗,一個可取的戰術是採取差異化發展戰略和本土化創作策略,發揮自身獨特的市場優勢和文化優勢,挖掘本土文化的親和力,滿足本土大眾的心理訴求,獲得本土觀眾的青睞。在這方面,在10多種常見的類型片中,喜劇片應為首選。
以本土喜劇片對抗好萊塢是世界各國的共同選擇
縱觀全球影壇,大眾化的喜劇類型是本土電影與好萊塢重磅炸彈對抗的最佳選擇。2011年,中國出現了小成本喜劇黑馬——《失戀33天》,這並非個案,以本土喜劇抗衡好萊塢,是全世界的共同選擇。也就是在這一年,韓國低成本喜劇片《陽光姐妹淘》闖入韓國票房前三名,僅次於好萊塢大片《變形金剛3》和本土大制作《最終兵器:弓》。即使在主打藝術電影的歐洲,在本國市場能與好萊塢“叫板”的,也主要是中小成本喜劇電影。2011年歐洲本土票房排名前10名中,絕大多數為喜劇:法式喜劇繼《歡迎來到北方》破人次紀錄之后,迎來了新的本土票房冠亞軍——新式喜劇《不可觸碰》和《無需申報》,而第4名則為懷舊愛情喜劇《六樓的女人》﹔具有獨特英倫幽默風格的英國,也有生活喜劇《中間人》名列年度票房第3﹔德國本土票房冠軍是溫情喜劇《紅酒燴雞》,獲得德國電影學院獎(勞拉獎)最佳影片獎的則是公路喜劇片《文森特要看海》﹔意大利票房冠軍是喜劇《多麼美麗的一天》,前10名中也絕大多數是愛情喜劇﹔西班牙3D動作警匪喜劇片《多浪迪警官4》成功打破票房記錄,成為西班牙電影史上最賣座的本土電影﹔而俄羅斯2011年上半年的39部本土片中,隻有《策略奪愛》、《辦公室的故事:現代版》等3部浪漫愛情喜劇收回了成本,這兩部電影也名列年度本土票房第三、四名……各國的喜劇片都有獨特的本土文化特色,依賴本土的明星,展現了獨特的喜劇風格,以小搏大,捍衛了本土市場。
在中國電影市場中,喜劇也佔有相當的比重,在2011和2012年公映的國產類型片種類排名中,喜劇片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二,兩年都在40部以上。近年以《非常完美》、《讓子彈飛》、《搞定岳父大人》、《武林外傳》、《財神客棧》、《單身男女》、《我願意》、《瘋狂的石頭》系列、《人在囧途》系列等為代表,也出現了如馮氏賀歲喜劇、寧浩黑色幽默喜劇、本土時尚愛情喜劇、本土諷刺喜劇、港式喜鬧劇等較為成功的喜劇電影探索。
本土喜劇片優勢是關注現實,有親合力,成本低,跨文化折扣小
喜劇片之所以會成為各個國家表現搶眼的類型,原因在於喜劇片的社會綁定性較強,本土親和力較大,觀眾與本土喜劇明星的粘著度較高,跨文化折扣較小,成本較低。與此相對照的是,引入的好萊塢大片縱然視聽刺激度十足,但與本土觀眾難免有點隔膜。當下,國產大片普遍脫離現實,沒有關心和呼應百姓的心理期待。喜劇片卻不同,它可通過其與現實社會更強的關聯性與文化親和力,保有自己獨特的生存空間。隻要能積極觀照當下生活,與本土觀眾有效互動,在滿足主流觀眾的情感和心理期待的同時,傳達社會大眾的呼聲、制造娛樂、調節身心、釋放情緒,撫慰大眾﹔並利用其特殊的類型片敘事手段,為他們提供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喜劇片即使沒有高科技和大場面,沒有視聽震撼,甚至品質上有點粗糙,仍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和娛樂大眾的效果。因為電影歸根到底是關於人性和人心的藝術,不僅僅是視聽和場面。
尤其重要的是,就喜劇片與觀眾的粘著度來說,明星的喜劇表演和個人魅力在這類電影中至關重要。我國蓬勃發展的喜劇類話劇、小品、相聲、電視劇等,不僅為大銀幕提供了豐富的故事資源,更源源不斷地造就了一批喜劇電影的演員。他們風格各異,但共同點就是觀眾的認可度較高,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程度甚至高於好萊塢大牌明星,比如趙本山、王寶強、黃渤、徐錚、小沈陽等。這些喜劇明星在喜劇片的創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喜劇片的市場影響。最后要指出的是,喜劇作為一種元素,已經越來越多地滲透到其他類型電影中,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制造娛樂的功能。
目前國產喜劇電影質量尚有待提升,僅靠它也不行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在涌現出優秀作品的同時,在成功案例如《失戀33天》等影片以小搏大、賺得高額利益的刺激下,此類創作扎堆跟風,出現了不少問題,或“山寨”模仿,或大鍋雜燴,或無厘頭惡搞,或炒港式喜劇的冷飯,越來越同質化、弱智化。從長期來看,國產喜劇片要想打好翻身仗中的“前鋒”位置,頻頻得分,亟須提高品質。理想的目標如卓別林電影,以精妙詼諧的喜劇手法講述小人物的現實故事,於歡笑背后飽含深刻的批判和反思﹔如印度喜劇片《三個傻瓜》,將青春勵志和對教育體制的諷刺批判結合,還加上寶萊塢歌舞的輕鬆歡愉,歌頌真善美,傳遞正能量,無怪乎票房口碑雙豐收。
而且,國產電影要打翻身仗,不能僅僅依靠喜劇片,其作用也不能過分夸大。僅僅一個“前鋒”組不成籃球隊。能抵御“好萊虎”的國產電影類型還有很多,比如動作、愛情、驚悚恐怖等,它們的繁榮發展,將有助於形成多元共生、健康發展的市場生態。多類型、多風格,百花齊放,才是國產電影應有的態勢和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