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腳步的不斷加快,整個傳媒生態正在發生著重大轉變,新媒體對傳媒業新聞生產方式也產生了重大影響,一種從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對新聞事件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動態式展現的全新的新聞報道形態——全景化新聞報道應運而生。本文試結合近年來國內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對新媒體語境下全景化新聞報道的定義和特點進行了闡釋,並在全景化新聞報道的操作層面進行了探究,以此為我國傳媒業新聞報道的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全景化﹔新聞報道﹔啟示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以互聯網、電子書、數字廣播、樓宇電視為代表的新型媒體不斷涌現。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更是催生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移動數字終端的出現。根據2012年7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調查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39.9%,其中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網民數量達到3.88億[1]。各種新型數字媒介正逐漸擴展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已經進入了新媒體時代。
新媒體的發展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信息獲取方式,同時也對整個傳媒業產生了重大影響。谷歌新聞產品總監金格拉斯(Richard Gingras)在今年慶祝美國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協會(AEJMC)100周年年會上所做的《新聞的未來展望》演講中指出:“技術變革的步伐不會減弱,它將隻會加快。我們正處於一個特殊時期,媒體景觀正在發生改變,新聞業也正在經歷著重大變革”[2]。新媒體的發展給傳媒業帶來的改變正日益顯現,媒介融合的腳步不斷加快。在內容生產領域,新舊媒體相互補充、相互借鑒,促進了新的生產方式和生產形式不斷涌現。在傳統的新聞傳媒業中,新媒體帶來的改變不僅僅體現在傳播技術層面上,更重要的是對新聞生產范式的重構。其中,一個鮮明的變化是,新聞報道由過去追求短平快式向全景式方向發展。
美國著名傳播學專家、原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新媒體中心主任約翰.V.帕夫利克(JohnV.Pavlik)在其著作《新聞業與新媒介》中,針對新媒介給新聞業帶來的改變,提出“全景化報道”的概念,他認為“在網絡電子環境中新聞報道的根本變化,一種新的新聞形式正在出現,或許最好的描述是將其稱為‘全景化報道’”[3]。適應新媒體的發展,“全景化報道”成為在新聞實踐中一種新的報道形態。它的出現,一方面順應了傳媒業的“全媒體”轉型﹔另一方面,也是傳統新聞媒體為應對新媒體的挑戰,適應新形勢下受眾媒介接觸特點的變化,體現媒體的新聞專業主義而作出的主動選擇。新媒體背景下的全景化新聞報道在內涵上如何界定?它又有哪些特點?全景化新聞報道在業務操作層面帶給傳媒業帶來哪些啟示?本文試做了探析。
一、全景化新聞報道概念
新媒體環境下,傳統的信息傳播者與接受者的界限日益模糊,專業媒體與社會化媒體共同營造了整個信息環境。與此同時,媒體的新聞報道的形式也從過去的單一線性傳播向立體傳播轉變,全景化新聞報道的出現成為當前新媒體對新聞業重構的一個鮮明表現。然而,對於什麼是“全景化新聞報道”,傳媒學界和業界對此都沒有形成統一的定義,概念的闡釋一直比較模糊。
傳統媒體語境下,談到全景化新聞報道,新聞從業者往往容易和專題報道、深度報道等聯系起來,往往注重的是報道形式、報道視角或報道規模上的廣度和深度。新媒體語境下,全景化新聞報道的內涵得到了極大地拓展。體現在業務操作層面上,主要是指整合專業媒體和社會化媒體的內容資源,集合文字、聲音、圖片、Flash、視頻等多媒體媒介形式,注重與受眾的互動,體現新聞內容的動態性等特征的一種報道形式。約翰.V.帕夫利克教授在其專著《新聞業與新媒介》闡釋到,“全景化新聞(Contextualized Journalism)不僅融合了數字平台的多媒體技術,並且還有在線傳播的互動性、超媒體、流式特點和尋址媒介的滿足受眾的個性化需求的特點”[3]。
著名傳播學者沃爾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曾說過:“我們所見到的事實取決於我們所站的位置和眼睛的習慣”。新聞作為一種信息類型,是新聞從業者通過特定視角反映和提供給受眾和用戶的一種知識。傳統媒體背景下,媒介所能提供給受眾的只是一個觀察的必要視角,是窺探事實的一個有限的單一角度,而非全部。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對新聞全方位、多視角、動態的報道成為可能,傳媒通過提供新聞報道和事件的綜合視角,受眾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任何想要的接近事實的信息。這種背景下,一種新的報道形態——全景化新聞報道也隨之出現。
綜合已有的研究,我們對全景化新聞報道大致歸納為,即指從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對新聞事件進行動態化、全方位的展示,對事件立體的整體把握和對其本質的透視的一種新聞報道形態。
二、全景化新聞報道特點
(一)新聞來源的多樣性
新媒體時代,全景化新聞報道作為一種新的新聞報道形態初露端倪,其顯著特點是新聞信息來源呈現多元化趨勢,新聞生產主體多樣。新媒體的出現,使得傳統新聞傳播過程中“傳播者”和“受傳者”之間的界限日趨模糊,傳統專業媒體和大眾構成的社會化媒體相互配合,共同營造了當下的“擬態環境”。
在新媒介環境中,用戶也從被動的受眾角色轉變為積極的傳者角色,人人都是記者,在微博、社交網站等新型傳播媒介不斷涌現的今天已經成為實現。2011年“7‧23”溫州動車追尾事故中,微博再一次彰顯了其巨大的傳播力。事故發生時,車廂內的乘客第一時間用微博向外界發出求救信息,時間比傳統媒體足足早了一個小時。與此同時,在后來整個事故救援和善后過程中,事故親歷者的微博在新聞報道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成為傳統媒體重要的新聞源。7月27日,《中國青年報‧冰點特稿》發表題為《永不抵達的列車》的文章,緬懷在此次事故中罹難的兩位大學生,其中記者的許多採訪源就來自微博和人人網。在災難、戰爭等重大突發事件中,社會化媒體的表現尤為搶眼。
縱觀近年來國內重大突發事件中的信息傳播,社會化媒體扮演的角色愈發突出。從2009年廣東番禺垃圾焚燒事件中小區居民利用網絡論壇參與討論,吸引外界關注,到2010年的江西宜黃拆遷自焚事件當事人鐘如九的微博維權,社會化媒體匯聚了來自不同社會階層和利益主體的聲音,形成了強大的“輿論場”。除微博外、論壇外,社交網絡、播客、和內容社區等社會化媒體已經成為當下構建全景化新聞的重要信息來源。社會化媒體由於賦予了每個人創造並傳播內容的能力,保証了信息來源的多樣性和新聞報道的多視角,同時為“觀點的自由市場”創造了實現的土壤。
以美國為例,從CNN(Cable News Network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iReport 欄目,到《紐約時報》正在試驗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創建內容),發展線人、公民記者、特約記者等方式成為國外媒體整合不同信息源,開發全景化新聞報道的重要嘗試。全景化新聞報道正在顛覆傳統的新聞生產理念,與眾不同的新聞視角和對新聞價值的深度開掘為新聞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拓展了新的維度。
(二)傳播形式的豐富性
新媒體極大地拓展了當前信息傳播的表現形式,為構建全景化新聞提供了廣闊空間。網絡新媒體技術推動下的全景化新聞,綜合了所有傳統媒體的表現形式,多媒體的信息傳播不僅豐富了新聞的表現形式,而且增強了新聞的可讀性和吸引力。
新媒介技術環境下的新聞幾乎囊括了當前已經出現的所有信息傳播形式,包括文本、圖畫、音頻、視頻和圖表等,還有正在出現的技術如全景圖片、3D視頻、虛擬場景技術、全息影像等,形成了傳統媒體與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多元並存的局面。2012年歐洲杯期間,央視攜手環球數碼北京公司,共同打造歐洲杯專題節目“豪門盛宴”,節目使用了最新虛擬互動技術和三維成像技術,使歐洲杯各隊的王牌球星“蒞臨”演播大廳,與主持人和觀眾進行神奇互動,讓億萬觀眾在觀看和評論頂級賽事的同時,還可以享受一場虛擬互動的視覺盛宴。
“全媒體”時代,記者能夠根據新聞特征和編輯意圖,選擇文字、圖片、圖表、視頻、視頻、動畫等表現形式,組合成最適合的報道模式,新聞的表現形式得到了極大拓展。2010年8月7日,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隨后各大媒體都紛紛對此次災難進行了連續報道。由於事發深夜且環境惡劣,記者無法抵達現場拍攝到災害發生的瞬間。然而,8月8日的央視新聞中卻用動畫模擬了泥石流爆發的整個過程,記者根據當地災害目擊者的描述,採用數字動畫的形式,使人們看到了災害發生的經過和災情狀況。在隨后的救災報道中,央視新聞頻道還以動畫的形式,報道了一位父親在災難發生的瞬間用身體護衛女兒而不幸罹難的感人事跡,讓觀眾直觀的感受到了災難的無情和父愛的偉大。
現如今,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數字動畫為代表的新的傳播形式運用到新聞報道中逐漸被公眾所接受。數字動畫以最大限度地模擬新聞現場,或重現或模擬新聞事件的經過,豐富了新聞報道內容,提高了新聞傳播效率[4]。數字動畫的出現,不僅豐富了電視語言,而且增強了電視新聞的表現力和吸引力。但是,新形式在新聞中的運用應當注意在真實、客觀的前提下把握好度,注意適用范圍,尊重新聞倫理,否則就容易引起公眾的反感。台灣壹傳媒對“動新聞”的濫用就是一個反面案例。
(三)新聞報道的動態性
任何事物都表現為一個發展過程,為做到真實、完整和准確地反映事件的全貌,新聞報道要體現在時空的橫向和縱向雙向延伸,這就對新聞報道的動態性提出了要求。除了要報道最近發生和將要發生的新聞以外,對正在發生的重大新聞及其最新進展的報道,成為當前媒體“新聞大戰”的一個著力點。
新媒體時代,人們對新聞的時效性的要求不斷提高,新聞報道的快速、即時也成為衡量傳媒機構專業性的一項重要指標。當下,傳媒業在新聞報道時效性和完整性上的激烈競爭,使新聞從過去的“最近發生的事實”變為“正在發生的事實”,新聞報道也由過去的一次性採集完成,變為現在的動態採寫、實時更新。從ENG到SNG等大型新聞採集設備的改進,再到現如今融合了各種數字視音頻採集設備的“數字信息平台”的運用,傳媒機構通過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人員素質,增強了新聞的動態報道能力。
網絡環境下的全景化新聞報道體現出實時動態的鮮明特點,這在重大新聞事件的報道中尤為明顯。2011年7月23日晚上20點34分,甬溫線列車追尾事故發生后,央視記者凌晨兩點趕到現場發回了第一則報道,隨后一直到第二天早上6點,記者守候現場,每隔一個小時向外界報道事故救援的最新進展,全程記錄了溫州動車事故的救援過程。由此,這也對新聞工作者則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他們必須要有極其敏銳的新聞嗅覺,必須習慣於獲取實時的新聞線索,從而為受眾提供動態化報道,而對於受眾來說,則可以實現了對新聞事件進程的把握。
為增強新聞的動態性,傳統媒體除加強直播報道的力度外,紛紛加快了與新媒體融合的腳步。由於新媒體即時、草根的傳播特征,博客、微博、論壇、社交網站等社會化媒體已經成為傳統媒體新聞報道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成為其進行新聞採集和傳播的重要途徑。除了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採集能力外,傳統媒體也開始注重發揮社會化媒體在新聞採集中的作用,通過整合各種社會化媒體的信息資源,提升新聞報道的動態性。
(四)傳播過程的互動性
全景化新聞注重受眾參與,在互動中進行新聞生產。當前,隨著網絡新媒體的發展,公民的民主參與意識不斷增強,傳統的受眾開始傾向於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新聞報道中來,而不僅僅是過去的被動接受信息﹔另一方面,為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增強傳播效果,傳統媒體正尋求加強與社會化媒體的合作,為受眾搭建更多的交流互動的平台。可以說,增強新聞的互動性,是新媒體語境下專業媒體和公眾的自覺選擇。
Web2.0時代,借助新媒體的優勢,傳統媒體紛紛加強和改進與讀者、觀眾的互動,實施廣播與網站的互動,報紙與網站的互動、電視與網站的互動。當前,微博憑借其草根性和滲透性特征,贏得了傳統媒體的普遍青睞。目前全國幾乎所有媒體都開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利用微博加強與受眾的互動,吸引受眾參與到新聞的傳播過程中來。不僅是媒體組織,許多媒體記者、編輯也紛紛開通個人微博,在新聞生產過程中加強與普通公眾的互動。例如,騰訊大成網的“我們都是蒲公英——成都主流媒體微博圈”囊括了成都地區幾乎所有的網絡與雜志媒體、紙媒、電視媒體、電台媒體的官方和記者個人微博。充分利用新媒體加強與受眾的交流和溝通,在互動中進行新聞生產,成為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共同選擇。
三、全景化新聞報道的啟示
隨著媒介新技術不斷出現和拓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不斷加快,新聞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關鍵的變革與轉型時期。全景化新聞是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在新聞生產方式上的主動轉變,它意味著媒體在新聞生產過程中一改過去簡單追求“短平快”的報道模式,轉變為對新聞事件進行非線性、動態的、綜合視角的全媒體傳播。全景化新聞報道通過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不同傳播形式給用戶帶來了全方位、立體式的體驗,人們可以更近距離地接觸新聞事件,更為客觀的認識新聞事實,新聞報道已經進入一個事實的三維時代[5]。結合全景化新聞報道的以上特點,在新聞生產的操作層面帶給我們以下啟示:
(一)在生產主體上,注重吸取草根的力量,加強新聞資源的整合利用能力
新媒體環境下,每個人既是新聞的消費者,同時也是新聞的生產者。信息無處不在,造成公眾往往面臨“信息迷霧”、“信息雪崩”的困境,此種情形下,為保証傳播視角的多元,保障新聞傳播的客觀、真實,同時體現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專業主義,專業媒體應當注重對來自各種社會化媒體新聞資源的整合能力,用專業的眼觀進行甄別、篩選,整合成真正有價值的新聞向受眾推介,探索構建一條社會化新聞生產的道路。
(二)在生產形態上,加強多媒體、多終端的信息整合傳播
在當前傳播媒介極大豐富的條件下,為尋求新媒體背景下新的生存和發展機遇,傳媒業中媒介融合的腳步正不斷加快。隨著我國“三網融合”各項政策、體質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報紙、廣電全媒體戰略的醞釀實施,傳媒業整合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不同傳播形式,進行的全方位、立體式的信息傳播的大傳播格局正日益清晰。
(三)在生產過程上,加強報道的時效性,進行動態性內容生產
為加強新聞報道的即時性和動態性,新聞媒體一方面要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和完善適應全景化新聞生產的組織結構和組織模式,為構建更加靈活高效的數字新聞生產平台打下基礎﹔此外,媒體要不斷更新信息採集、制作和傳播技術,簡化新聞生產流程,壓縮新聞制作周期,從而提高新聞報道的時效性。
(四)在生產內容上,加強互動式新聞生產,增強媒介文本的厚度
隨著用戶信息接觸量的增加和需求的多樣化,用戶在新聞報道過程中,可能會對一些報道或社會問題提供更為廣闊的視角和更為深刻的見解。為此,媒體應為用戶提供可以發表言論、參與傳播的平台,在促進新聞報道生產主體多元化的情況下,鼓勵多視角、立體化、互動式的生產內容,滿足不同受眾的個性化需求。
(作者簡介:劉濤,男,電子科技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影視傳播研究﹔王宇明,男,電子科技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網絡傳播研究。)
參考文獻:
[1] 第3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2.
[2] Google’s Richard Gingras:Perspectives on the Future of News (2012 AEJMC Keynote Speech)[EB/OL].http://www.ae jmc.org/topics/archives/3999.
[3] (美)約翰·帕夫利克著.張軍芳譯.新聞業與新媒介[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
[4] 米高峰,安然.新媒體時代數字動畫技術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J].電影評價,2011(8).
[5] 楊娟.全媒體背景下我國媒介全景化生產格局探討[J].電視研究,2010(10).
[6] (美)約瑟夫·S·奈著.門洪華譯.硬權力與軟權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