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2年底中華書局推出的新版《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圖為1916年中華書局推出的首部中文版《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
一提起剛剛度過百年華誕的中華書局,大家自然就會想到傳統文化,想到厚重的“二十四史”﹔不過,恐怕絕大多數人無論如何也不會聯想到“福爾摩斯”這個飽含著潮濕的倫敦霧氣的名字。但是,“福爾摩斯”與“中華書局”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名詞,卻在近百年間兩度連在了一起。
自從1887年柯南·道爾創造出福爾摩斯這個形象以來,這個冷靜睿智的英國大偵探便俘獲了全世界讀者的心。到1896年,福爾摩斯探案故事就被譯介到中國。它不但是中國最早翻譯的西方偵探小說,而且開啟了近代中國引進、翻譯偵探小說的浪潮。據學者考証,1896—1916年20年間引進出版的翻譯小說中,數量最多的就是福爾摩斯探案故事,1916年中華書局推出的首部中文版《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為集大成之作。
1916年,中華書局出版了由劉半農主編的12冊《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參與翻譯的有后來被譽為“東方的柯南·道爾”的程小青,著名報人嚴獨鶴,著名作家陳小蝶、周瘦鶴、天虛我生、漁火等人,皆一時之選。他們用淺近的文言文翻譯了44篇福爾摩斯小說,囊括了當時已用英文出版的所有短篇故事和4個長篇,可謂貨真價實的“全集”。
該書繁體豎排,有句讀。書前先有《凡例》介紹內容梗概及編次、體例等情況﹔次有執當時文壇牛耳的包天笑、陳冷血、嚴獨鶴分別撰寫的三個序﹔最后,劉半農親自撰寫了《英勛士柯南·道爾小傳》,簡介作者的生平及著述。為了適應文言文表達的需要,翻譯對原文做了部分刪改,中譯文讀起來典雅古朴,韻味深長。最有特色的一點是,所有故事標題均採用言簡意賅的意譯(並附有英文原名),如《波希米亞丑聞》譯為《情影》,《“蘇格蘭之星號”三桅帆船》譯為《孤舟浩劫》,《馬斯格雷夫典禮》譯為《窟中秘寶》,簡潔切題,意蘊悠長。《全集》一經推出,大受歡迎,不斷重印,20年中出了20多版,確實在民國初年發揮了一定的“開啟民智,教化社會”的作用。
2012年底,中華書局百年華誕之際,也是中華書局出版首部中文版《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的96年之后,中華書局推出了新版盒裝《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即插圖新注新譯本,共分七冊,分別是:《暗紅習作·四簽名》、《福爾摩斯冒險史》、《福爾摩斯回憶錄》、《福爾摩斯歸來記》、《巴斯克維爾的獵犬·恐怖谷》、《福爾摩斯謝幕演出》、《福爾摩斯舊案鈔》。
新譯本以世界上銷量最大、口碑最好的蘭登書屋本、牛津大學出版社本等四個版本為底本參校譯出,不但糾正了此前中譯本的錯訛之處,而且精心推敲、打磨,譯文流暢通順。此外,譯者以嚴謹的態度撰寫了大量注釋,以幫助讀者弄清背景知識、案件細節、相關人物及地名,理解情節發展﹔甚至是原著中的引言、俗語、雙關語、俏皮話等看似枝節,但卻最具特色、別具英式幽默的地方,譯者都一絲不苟、費盡心力地查詢出處、來源,並用中國讀者能夠理解的方式娓娓解釋。為了給中國“福迷”呈上一本真正的“全集”,還多方搜集了故事最早在《斯特蘭雜志》上發表時所配原始插圖近400幅,並附送19世紀倫敦街道圖一份,圖文並茂地還原了19世紀“霧都”倫敦的神秘氛圍,生動再現了福爾摩斯的曲折探案歷程。
為了紀念中華書局的百年華誕,向前輩譯者、編者致敬,並與讀者一起重溫首部中文版《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的神韻,中華書局還特意在新版《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中附送了1916年版《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仿真本一冊,讓讀者領略近百年前,操著文言文探案的福偵探的風採。
一部《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用我們觸手可及的方式,勾連起了中華書局百年的風雲變幻,展現了中國社會百年的流變前進﹔也用特殊的方式記錄了國家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余 瑾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