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3日專電(記者白瀛)很多觀眾記住鄭伊健,是從《古惑仔》裡有情有義的銅鑼灣扛把子陳浩南開始的,那個黑道大哥形象一紅就是10多年。而在將於4月4日上映在古裝戰爭電影《忠烈楊家將》中,鄭伊健又出演了一個大哥——楊家七子之首大郎楊延平。都是大哥,但鄭伊健日前接受採訪時說,兩者沒有可比性,“環境不一樣,立場也不一樣。”
談角色:大哥關鍵時刻必須站出來
導演於仁泰介紹,電影《忠烈楊家將》中,鄭伊健飾演的大郎楊延平在出征前就從母親那裡得知“七子去六子回”的預言,於是當敵人迫近時,他選擇犧牲自己掩護兄弟們撤退,最后被敵人釘在岩壁上慘死。
在鄭伊健看來,楊大郎是一個絕對意義上的英雄,“我是大哥,當然要把兄弟們的性命放在心上。在中國人的觀念裡,我是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兄弟的,當敵人追來了該怎麼辦?我必須站出來。”
對於楊大郎這個角色,鄭伊健入戲頗深,直到現在,他依然覺得自己就是楊大郎。至於角色特質,他講的最多的是責任,“楊家所有人的眼光都放在他身上,他代表楊家——我就這個方向找大郎的性格。他為什麼他有些話不肯告訴兄弟?因為他要把所有責任都放在自己身上。六郎、七郎都很年輕,我相信大郎年輕時沒有機會去像他們那樣任性做事,他是弟弟們學習的榜樣。”
有人拿楊大郎和鄭伊健最經典的角色陳浩南作比較,但他覺得這兩個“大哥”沒有可比性,“古惑仔和楊家將是不一樣的。楊家將的兄弟是一家人,古惑仔的兄弟只是好兄弟——環境不一樣,立場也不一樣。”對於演“大哥”這件事,鄭伊健倒是頗有感慨,“做大哥很幸福,但人長大之后,就有壓力了。”
談拍攝:使用鐵制真實兵器,重的要死
古裝戰爭電影少不了摔摔打打,鄭伊健不是動作演員,自然苦也沒少吃。
他說,拍攝中的危險,鄭伊健坦言不是不害怕,而是拍的時候顧不上,“就好像打仗一樣,等拍完之后才感覺到有危險,通常都是這樣。”
有一場楊家七子率軍沖鋒的戲份讓鄭伊健至今難忘,“我帶領很多人馬沖鋒,結果身體失去平衡,差一點掉下馬來,好在我趕緊扶住?繩。當時后面有很多馬,如果我掉下去,我就死定了。”
為了給觀眾帶來真實的感覺,導演於仁泰要求演員使用真實兵器,鄭伊健不僅要用楊家槍,還要用片中父親的大關刀,這些兵器真的都是用鐵制造的。
“重,重得要死。”鄭伊健說起這些還在苦笑,“以前拍這種打斗的戲,用的都是道具,很瀟洒﹔但這次導演說不要我們很瀟洒,要很真,所以大家都拿著真的兵器打。我最大的麻煩其實不是那杆鐵槍,而是關刀——那把關刀實在太重了,真要劈下去的話,會死人的。”但他很理解導演這樣要求的意義所在,“以前那種瀟洒和現在這種用力,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談未來:想當導演,拍天馬行空的故事
什麼時候談起鄭伊健,都繞不過《古惑仔》和陳浩南。現在10多年過去了,鄭伊健回首這段往事時表示,這個系列的作品既給自己的影響好壞兩方面都有:“很開心當演員,有很多人通過這個電影認識了我﹔不開心的是有人說我拍這個電影會教壞別人,有一些人還會罵我。”
他說,自己拍攝《古惑仔》之前,作為藝人的形象非常正面,但拍攝之后,很多之前找他合作的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都不再找他,因為他演了黑社會,“有一些老師對我說:‘求你了,不要再拍了,這對孩子影響很多。’”
當初因為喜歡漫畫才答應劉偉強的邀約出演《古惑仔》的鄭伊健,對這個系列之后的多部續集並不滿意,甚至坦言有幾部“很難看”,而他一再出演並不是隻為自己考慮,“當時香港電影的狀況不是很好,如果我不拍了,那些攝影師、燈光師就會沒有工作。他們是和你一起打拼出來的,如果你不拍了,他們怎麼辦?這個電影是比較賣錢的,所以我們就一直拍下去了。在這件事上,我很矛盾。”
如今已經結婚的鄭伊健,對做導演或監制等幕后工作也很有興趣,“我一直在找一個機會。我其實自己也在想劇本,平時拍戲也在導演身邊看。我知道自己有什麼事情要做,但今年的工作已經滿了,所以希望明年能做。”
說到自己主導作品的風格,他說,“我自己的電影世界是比較天馬行空的,我不太喜歡太真實的故事。如果我做導演,就要把這種感覺拍出來,我要拍現實中不能發生的東西。”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