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度低從業者少新人成長難度大 影視配音能否再現輝煌--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關注度低從業者少新人成長難度大 影視配音能否再現輝煌

馬  翀  高曉遠  苗  春

2013年03月25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隨著被稱為“中國好聲音”的青年女配音演員季冠霖的走紅,中國的配音演員和配音行業再次受到人們注目。

  喬榛、丁建華、童自榮、向雋殊等老一輩配音演員,曾經隨著電影譯制片被大量引進而為普通觀眾熟知。然而近年來,中國觀眾越來越習慣於欣賞原版影劇,同時瀏覽中文字幕,對普通話配音版的需求明顯降低。后起的配音演員大多不為人知,而且轉而為國產電視劇配音。季冠霖為觀眾所熟悉,就是因為她在《甄嬛傳》等一系列電視劇作品中的優秀表現。

  

  彌補性工作使觀眾關注度不高

  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的一位業內資深人士介紹,從1995年前后,國產電視劇開始提倡同期錄音、多機拍攝、現場剪輯,主要是為了提高效率、節省資金,並且使表演、聲音都達到最自然的狀態,而非回去通過“二度創作”拔高。所以,多年來國產劇使用同期聲是大趨勢,后期配音的越來越少,但確實也有,這是視每個戲的具體情況而定的,主要是演員的因素。“或許觀眾會問:這麼大個中國,為什麼不選擇一個各方面更完美的演員?但在實際操作中,演員與劇組能否達成合作有很多條件,比如檔期、片酬、搭檔等。導演和演員之間就像找對象,也許某個演員的情態、眼神等恰恰是導演最想要的,而這個演員可能台詞、形體等並不很全面,那就隻能后期彌補。”

  “配音演員對於電視劇來說,更多的確實是做彌補的工作。”配音演員沈達威說,“演員本身聲線不符合角色要求,台詞某處出現了硬傷,或者傳達的情緒不對,缺戲需要補救等,都是需要配音演員的地方。”

  配音是一項幕后的事業,沒有台前的榮耀,這是其工作性質決定的。不管配音演員表現得多麼精彩,電視劇片尾的演職員表裡也很少出現配音演員的名單。配音演員夏磊說出了他理解的原因:“在表演系統中,台詞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台詞不過關的話,表演也是不完整的,所以靠別人后期配音的演員會刻意回避這個問題。如果要參加一些評獎,別人配音的話,演員自己很可能失去獲獎資格。另外,片方也不希望觀眾對配音演員太過關注,因為他們想捧紅的只是熒幕前的演員,並不想讓觀眾知道演員的台詞是一塌糊涂的。”香港國語配音人、唯奧亞洲配音機構負責人葉清說,“觀眾的關注度不高,導演、制片方總是怕喧賓奪主”,是當前中國配音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無組織導致人才流失權益難保

  如今,北京和上海兩地是配音演員的主要集中點。上海的配音演員每天工作時間是從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北京的配音演員是從中午12點工作到晚上12點。沈達威說:“10年間物價漲了那麼多,上海配音演員的均價卻一直沒變過。酬勞相對影片前期制作少太多,工作強度也大。”

  據了解,配音演員的境況容易走向兩個極端:配得好就業務多,收入高﹔配得不好就沒活兒干,甚至無法立足。鄭州風行錄音棚配音員、風行天下配音組負責人一風認為,隨著從業人員逐年增多,大家的業務量不斷減少,收入也相應降低,直接導致配音人才的流失,像張涵予、黃渤等很多優秀配音演員轉行做了演員。

  日韓的配音演員被稱為聲優,他們有著完善的體系制度,並且形成了產業。“在日本,聲優有嚴格的等級制度,他們和演員是同等的運營模式,因此走到台前的機會很多,可以發專輯,舉辦個人演唱會、見面會等。”配音演員龍吟說。網友、混音師“風間花夜”也告訴筆者,日本有專門的聲優事務所,“而國內的制度、體系以及商業模式要比日本落后很多,‘劇組找到誰就簽誰’的情況非常普遍,配音演員出現在台前的機會極少。”

  更應該指出的是,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一輩配音藝術家不同,現在的配音演員游離在體制之外,有的淪為“棚虫”,亟須一些制度來規范和完善他們的工作際遇。夏磊說,目前台灣地區的配音演員有配音演員的行業協會,大陸的影視演員也都有自己的行業協會,但配音演員還沒有一個正規的體系。”他介紹,現在國產劇的片方剪輯完成要進入后期制作時,就找幾個配音領班組織配音演員,臨時組成一個配音班底,等這部戲一結束就散伙了。很多時候,配音領班就成了沒有正規名號的配音經紀公司負責人。但配音領班很少會與片方簽訂合同,基本都靠口頭協定,一旦受騙上當,大家根本無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專業教育起步晚,新人成長難度大

  據悉,現在真正以配音為生的演員,北京有100人左右,上海有50人左右。

  目前,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傳媒學院、同濟大學、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四川音樂學院等高等院校開設有配音課程,有些院校還開設配音專業。如同濟大學電影學院2008年開設的影視配音方向,每年招生人數15人左右﹔浙江傳媒學院2011年“影視配音專業”的35個名額曾吸引了8000多人報名。

  按照一風的介紹,目前中國的配音培訓機構大致分為4個派別,即香港TVB、上海電影譯制片廠、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和京派,“各有千秋,各有側重”。他認為,“國內配音的專業教育起步比較晚,配音培訓機構並不多,而且他們幾乎請的都是同一幫配音員培訓授課”。

  葉清認為,“剛剛加入我們這個行業的新鮮血液尚未成為中流砥柱”,因為對配音制作來說,經驗的累積非常重要。

  如今電視劇制作周期較短,一部電視劇或者電影的后期配音在幾天之內就要全部完成。“培養新人是需要時間的,但是這對客戶來說是不能通融的。因為多錄一個小時,就要多付一個小時的棚錢。”但另一方面,“聲音這東西聽多了會有審美疲勞,不是說你錄的不好,只是需要一些新生力量來均衡、調和一下。”沈達威認為。

  著名配音演員、導演姜廣濤說,配音對青年演員要求很高,必須很快“上手”,而且反應敏捷,“手、嘴、心、眼、耳這些都要跟上,不夠聰明的人是做不來的”。青年演員也要自己不斷領悟、“偷藝”。那些像賈寶玉一樣本是少年、青年,卻內心成熟、閱歷豐富的角色,從聲音條件上說,是年輕演員來配才更符合,但是等年輕配音演員的閱歷豐富了之后,他們的聲音可能就不再年輕了,所以說“少年英才難得”。

  夏磊認為,“如今國產影視劇的產量逐年增多,所以,一定會出現配音的人才缺口。”而葉清對中國配音業的未來更是持樂觀態度:“對白是衡量演員能力的一大考量標准,我認為語言的魅力在未來將依然存在。”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