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新作《寶貝》首發 自謙"沾滿銅錢臭的女編劇"--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六六新作《寶貝》首發 自謙"沾滿銅錢臭的女編劇"

2013年05月08日09:12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六六

  《蝸居》與《心術》暢銷100萬冊,同名電視劇火爆熒屏之后,六六把剖析焦點轉向下一代。新作名為《寶貝》,卻並非以養育孩子為主要內容,而是呈現了情感危機時代三組家庭不同的感情經歷和生活軌跡。計劃生育、精神出軌、中年危機、養老重負、誠信問題等等,困擾著當代人的問題都在書中得以深度透視。在同名電視劇即將在四大衛視同步播出之際,小說《寶貝》於昨日率先在京首發,六六說,《寶貝》是最讓她心疼的一部作品,是半瓶水,是空,是滿,全看讀者自己的解讀。

  自嘆:小打小鬧變吐血之作

  《寶貝》算是六六承上啟下之作,寫上一部《心術》她在醫院“蹲點”半年,為寫下一部農民工題材的小說,她已經和農民工們跑了兩個月,甚至罹患准肺炎。她本以為《寶貝》是夾在這兩部大作之間的“小打小鬧”,“婆婆媽媽家長裡短,對我而言我翹翹蘭花指都能寫成都市作品的佼佼者,沒想到真寫起來,卻是一部吐血之作。”總結原因,她體會,人,不能對自己有要求,一旦有要求,就成了永動機。“比方說我喜歡家裡窗明幾淨,就老擦地﹔希望形象好,餓著還不停運動﹔希望社會公正公平,我就得老挑刺老呼吁。總之,你隻要還有追求,結果就是你得承受追求的累。”

  問到怎樣看“社會情緒代言人”的稱號,六六解釋不是故意的,“我覺得有一些人天生有這樣的一個能力或者是本事,會把所有的社會情緒集中在一個話題裡面探討。”六六在創作《寶貝》時,融入了自己作為“白丁”一族、要二胎不得、中年危機等真實的情感經歷,小說中70后主人公的兒子“偶得”就是六六兒子的真實名字,5年前,偶得還未入學時,六六就曾為兒子寫下充滿全新家教理念的隨筆集《偶得日記》,去年又為上小學的偶得寫下新作《小情人》。

  自稱:三代人生活指南寶典

  此次六六借小說中的70后、80后、90后“三個代表”把自己的婚戀觀、養育觀、社會觀演繹得淋漓盡致。小說重點寫了三對都市男女的婚戀故事:強勢女靜波和老公孫哲一心做“丁克”最后成了“白丁”,煩惱伴著幸福洶涌而至﹔靜波的哥哥抱著游戲人間的態度,卻因一個意外的寶貝投進婚姻圍城,偶拾其樂﹔表姐馮瑩為二胎辛苦奮斗的時候老公卻出軌了。

  六六總結說,70后已懂得珍惜:“夫妻時間久了,能拴住倆人的,除了孩子,就是個情分。你讓他一個情,他就感你一個恩﹔你攪他一個局,他就記你一個恨。最終是聚是散,可不就是看當年累積下來的是恩是怨麼?”80后對孩子有新見解:“愛情的結晶是房子啊?孩子該算愛情的負債吧?那套房子是不動產,這個肚子是動產,我背債最少十八年,最后還不屬於我哎!” 90后比80后更超前:“把孩子培養好了,是最好的投資啊!而且,其他投資是允許失敗的,你投十個,九個不賺錢,一個賺錢就保本了,教育孩子不行啊,教育孩子,那是不允許失敗的投資。要養一個成一個啊!”正如六六歸納:90后不知道為什麼要有婚姻,80后不清楚為什麼要有孩子,70后在考慮能否再要第二胎。

  自謙:沾滿銅錢臭的女編劇

  前兩天,六六剛從日本回來,她發現日本的《蝸居》發行價相當於人民幣120元,台灣、香港也是等價,中國大陸是23.5元,《寶貝》定價32元,六六說在暢銷書的市場上,她還算是比較重磅的人物了,這個價錢如果三年隻寫一本書的話,她沒辦法養家,“我相信這也是我為很多文字工作者,有作家夢想的疾呼。”她感嘆這是一種悲傷,“文學因此而慢慢退化,在老去。”

  談到錢,六六坦陳,她內心裡對書、對書的創作的熱情和愛好,遠遠高於編劇,“但是就像每一個人內心會發現,你的夢想是需要金錢支撐才能實現的,我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我不得已屈就自己先寫劇本,幫自己實現這個夢想的過程。”隨即,六六拿起《寶貝》新書告訴大家,本來想在首發式上說聲道歉,因為這是本劇本改編的書,“內心對自己充滿了鄙視,沾滿了銅錢臭的女編劇,又出了這個書。我是昨天第一次看到這個書,我非常詫異,內心裡充滿了感動,我曾經很鄙視把電視劇改成書的作品,我沒有想到如此精彩,我要給自己點掌聲。”

  過去,六六一直覺得劇本改成書的質量,相對來講要差別很大,但此次這本書非常吸引她,“你們回去評判一下,允許你們在微博上給我打分。” 記者 蔡 震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