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戛納何以
被劫匪盯上?
警察難尋 治安太差
劫案發生后,被搶劫的酒店保安體系受到警方抨擊,警方發言人稱“舉辦這樣的活動也不加強保安工作,實在馬虎得可以”﹔而被洗劫的鐘表店、展廳保安和工作人員則指稱,當地警方疏於管理轄區內治安隱患,是治安惡化的症結所在。
保安在這些事件中即便有疏失之責,但警方同樣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正如表店職員所言,戛納繁華商業區巡警數量不足,治安措施疏漏,警方按傳統,周日不出警,而奢侈品商店、展廳近年來卻打破“周日關門歇業”的行業慣例,星期天上午也會開門半天,此時連一輛警車、一名巡警都難以找到,治安漏洞之大可想而知。
富人聚集 游客眾多
戛納是地中海之濱旅游名城,號稱“蔚藍海岸”的法國明星度假城市,夏季是旅游高峰,游客和流動人口多,各種高檔展會和節慶活動多,對盜賊而言很有吸引力。
戛納—尼斯一線是法國南部沿地中海著名的富豪聚居區,富人多,奢侈品和高檔藝術品的銷售、展覽活動頻繁,這些富人、奢侈品和相關商店、展廳,就成為不少盜賊團伙的覬覦目標。
靠近邊界 銷贓容易
戛納靠近法國-意大利邊界,又和北非馬格裡布國家隔地中海對望,歷史上就是移民數量繁多,社會構成復雜,黑幫勢力猖獗,銷贓和“跑路”容易的所在,素有“命案不多、盜案不少”的“美譽”,傳統上偷盜、搶劫等經濟案件發案率就較高。法國警察學校的慣例,是將優秀學員派往戛納、尼斯、馬賽等環地中海城市任職,而將最差學員派往巴黎,“蔚藍海岸”的治安氛圍,由此可見一斑。
經濟危機 失業率高
近年來法國經濟形勢不佳,失業率高企,且整個歐元區的不景氣也影響到“蔚藍海岸”的旅游經濟,這也在客觀上加劇了當地的治安形勢。法國《南方》雜志報道稱,2008年即金融危機爆發當年,法國全國共發生珠寶劫案143起,2011年則發生了360起,也就是說,不過3年工夫,全國范圍內的奢侈品劫案,已從差不多平均5天兩起,增加到幾乎平均每天一起,原本就“目標”多多、盜劫“高手”如雲的“蔚藍海岸”,自然也是覆巢之下無完卵。
卡爾頓酒店鑽石劫案發生后,戛納警方發言人宣稱,將增加警力,加強城市治安,但在政府開支捉襟見肘的現實面前,這些承諾究竟能有多少兌現,又能有多少效果,隻能走著瞧了。
(來源:北京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