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8期

“走轉改”:探索新聞寫作的另一種可能【3】

沙垚

2013年09月05日16:05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表達形式:改文風

詩人、散文作家周濤曾把散文形象地比喻為客廳:“在文學這個公寓裡,各種文學的形式都有各自的居室,被牆隔開……(散文)是客廳。誰都可以到客廳裡來坐坐,聊聊天。”[10]首先,客廳既然是大家的,新聞為什麼不能進去坐一坐?新聞沒有必要自我封閉。更進一步,如果新聞有更大的“野心”,新聞為什麼不能是客廳,讓各種文學形式來自己這裡坐一坐?

半個世紀前穆青就曾指出“有一類新聞不能用這個框框(如5W的新聞寫作模式)去套”,他提出“用散文的筆法寫新聞,也是力求創新的一種努力”[11],到1982年,他再次強調新聞寫作的散文化轉向。今天對這一討論已經不再熱烈,但值得肯定的是無論穆青的探索,還是美國新新聞主義所鼓勵的小說式寫作,都是一代代新聞人面臨寫作困境時作出的探索,他們用心良苦。相較今天在新聞專業主義主導下的內卷化的新聞寫作,是否應當讓新聞有一些浪漫主義的“野心”?

首先,回顧歷史,常常很難分清記者和作家的身份邊界。如柳青及其《創業史》、丁玲及其《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夏衍及其《包身工》……而這些小說,反應的是一個時代。這恰恰是新聞寫作的理想:寫出反映時代、記錄歷史的大作品。

其次,從世紀之交開始,中國文學出現新的變化。軍旅作家王樹增的三部曲《遠東朝鮮戰爭》《解放戰爭》《長征》,紀實文學重新被關注﹔美籍作家彼得•海勒斯的兩部紀實作品《江城》《尋路中國:從鄉村到工廠的自駕之旅》被譯成中文並迅速暢銷﹔同時,一批鐘情於紀實文學的后起之秀的作品,如梁鴻的《中國在梁庄》、曾維康的《農民中國:江漢平原一個村落26位鄉民的口述史》……

有趣的是,能從當下文學的新變化中清晰地找到與歷史上記者型作家一脈相承之處。這正說明,記者生涯,尤其是記者參與到基層社會的日常生活之中去,從他們的視角出發尋找問題和意義,正是文學的土壤和根基﹔反過來,新聞寫作是否存在另一種可能,即從紀實作品(或者說非虛構類敘事作品)中得到啟發和借鑒,從而突破新聞寫作畫地為牢的程式化和內卷化的困境,追求新聞作品的“野心”?

結 語

新聞始終有一個理想:反映時代、記錄歷史。但當下的新聞寫作卻陷入內卷化的困境,即程式化的機械重復和對細節精致的過分追求,甚至不乏對新聞作品畫地為牢的自我束縛。對此,本文借助“走轉改”的契機,認為根本原因在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歷史觀和世界觀出現危機。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方法論的民族志轉向,深入群眾,參與體驗與反復訪談,發現真問題,從當地人的視角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最終找到價值和意義。進而從新中國新聞實踐的經驗遺產和當下文學寫作的新變化中得到啟示,探索新聞寫作的另一種可能,認為與民族志相結合的紀實作品可以成為新聞寫作新的文本表達形式。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新中國六十年新聞事業史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09AXW001)﹞

(作者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

參考文獻:

[1]邵培仁,葉亞東.新聞傳播學[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1.

[2]吳廷俊,陽海洪.新聞史研究者要加強史學修養:論中國新聞史研究如何走出“學術內卷化”狀態[J].新聞大學,2007(3).

[3]曾伯炎.鼓吹手反思錄[M]//王晨,等,主編.新聞的幕后:百名記者的自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94.

[4]黃宗智.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M].北京:中華書局,2000:161-162.

[5]張小軍.理解中國鄉村內卷化的機制[J].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98(2).

[6]王維佳.現代中國空間政治變遷中的知識分子與文化傳播[J].天涯,2011(5).

[7]章戈浩.反身性新聞:質性方法與新聞業務結合,以民族志為例﹝J﹞.新聞與傳播評論,2011(10).

[8]郭於華.從社會學的想象力到民族志的洞察力﹝J﹞.清華社會學評論,2012(6).

[9]克利福德•格爾茲.文化的解釋[M].納日碧力戈,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

[10]周濤,等.散文的前景:萬類霜天競自由[J].中國作家,1993(2).

[11]寄晨(穆青筆名).在工作中感到的幾個問題[J].新聞業務,1963(1).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