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蘊含情感的採訪打動人
“走基層”的核心是“走”,記者隻有走入基層,用心交流,貼近群眾,才能挖到“金礦”。《新聞聯播》“走基層”報道打動人的原因之一就是用心採訪,蘊含情感。
1.用心交流,平視拍攝
採訪中,記者與採訪對象是否用心交流是採訪能否深入的關鍵。在“走基層”活動中,央視派出了200多路記者,700多人次,建立了200多個基層聯絡點。﹝1﹞記者改變了以往單純採訪者的身份,成為記者和百姓的雙重角色,深入基層,與採訪對象朝夕相處,用心交流,採訪對象消除了顧慮,真情流露,像《楊立學討薪記》一樣有鮮活電視語言的“走基層”報道比比皆是。記者雷?曾經說,“走基層”的關鍵是要推倒自己心裡那堵牆,走進百姓那扇窗,放下身段,用心交流。﹝2﹞31“走基層”報道大多採用平視拍攝。平視拍攝的影像符合人眼觀察的視覺習慣,觀眾覺得親切自然,有身臨其境之感。“走基層”報道鏡頭對准的是基層人物,平視拍攝更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出基層的生活狀況,同時又能夠平等展現基層群眾的生活與奮斗、希望與進步,這樣的新聞更親切、更有感染力和引導力。
2.體驗式採訪,紀實性拍攝
《新聞聯播》的“走基層”報道要求前方記者蹲點至少20天,體驗生活,紀實拍攝。這種體驗要求記者把目光投向基層的普通人,和採訪對象同吃同住同勞動,用身體驗,用心感受,跟蹤拍攝,完整記錄,這樣帶著親身感受做出的報道會更深入、更真實、更生動、更感人。比如報道《馬子碩的求醫路》的記者跟隨馬子碩一家兩個月,和他們一起生活、奔波求醫,全程記錄,拍攝了2800多分鐘的素材,最終播出了時長70多分鐘的五集節目。﹝3﹞37節目播出后引起很大反響,觀眾追著看,且“淚如雨下”。參與了《回家的禮物》採訪的記者欒婷婷說,他們為了制作100分鐘的節目,拍了近2500分鐘的拍攝素材,尤其在《邵全杰返鄉記》的採訪中,記者連續蹲守5天,切身體會到了北京冬夜的寒冷,感受到了農民工的打工生活與回家之路的艱辛。﹝2﹞31節目還呈現了售票處170位售票員加班加點、爭分奪秒售票的震撼場景。節目播出后,鐵道部調整了購票時間,部署購票點延伸到鄉鎮,而且一些觀眾也表示“不再抱怨鐵路系統”。制作《索道醫生鄧前堆》的記者喬亞美,在大山深處親自體驗溜索過江的艱辛和危險,節目播出后引起關注,不到一年,就促成了拉馬底村“連心橋”和附近“幸福橋”的落成。正是這樣的用心交流,記者們才真正了解基層群眾的真情實感﹔正因為有這樣的用心感受,做出的報道才真正落到百姓心裡,有溫度、有深度、有人情﹔正是這樣的紀實性拍攝,報道中的鏡頭才有震撼力,能夠引起社會的強烈關注﹔正是這些報道的輿論引導作用,才促使了某些“老大難”問題的順利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