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8期

從《新聞聯播》看信息時代電視新聞的輿論引導

張良君 賀叢周 劉陽

2013年09月05日16:26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原題:信息時代電視新聞的輿論引導規律——以央視《新聞聯播》“走基層”報道為例

【摘要】信息時代,以電腦、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格局,輿論傳播呈現出多樣性、復雜性。以央視《新聞聯播》“走基層”報道為例,從內容、採訪、文風三個方面探討其成功之處,從而啟示傳統電視媒體應深入持久地開展“走轉改”,使“走基層”報道常態化,更好地發揮輿論引導的作用。

【關鍵詞】《新聞聯播》﹔“走基層”報道﹔基層﹔輿論引導

信息時代,以電腦、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格局,輿論傳播呈現出多樣性、復雜性,如何發揮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是業界和學界共同關注的課題。開展“走轉改”活動是傳統媒體提升輿論引導能力的有效舉措,央視《新聞聯播》(下文稱《新聞聯播》)“走基層”報道就是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的成功典范。

一、弘揚真善美的基層報道吸引人

基層是新聞的“富礦”,記者深入基層,用新聞人敏銳的眼睛發掘普通人的真善美,捕捉他們的精氣神,做出的報道有很強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引導力。

1.選題關注基層

第一,選題關注基層人。《新聞聯播》“走基層”報道的記者雷?曾說,一篇報道是否有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首先在人物。記者把目光放在基層,把鏡頭對准基層普通人,記錄他們的平凡生活和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記錄他們在工作中的付出與堅守,如《新聞聯播》“走基層”報道中有宜萬鐵路線上的巡山工、懸崖峭壁間的環衛工、魔鬼路段上的交警、雪域高原上的醫生等,這些普通人身上凝聚著真善美,散發著人性的光輝,這些報道吸引觀眾、感染觀眾,也讓觀眾看到了基層普通人的不平凡。此外,《新聞聯播》還策劃報道了尋找“最美基層干部”“最美鄉村教師”“最美孝心少年”等大型公益活動,尋找普通崗位上的先進人物,將鏡頭對准他們,這些看得到的人物、聽得到的事跡、感受得到的真情在熒屏上出現,真實可信,親切可感。這種蘊含真美善的報道深受觀眾喜愛,也使觀眾從中受到教育。

第二,選題關注基層難事。“走基層”報道敢於觸及基層難點問題,不回避邊遠貧困地區觸目驚心的現實,不避諱政策落實不到位的困境,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展示變革轉型期的利益沖突,堅持反映群眾心聲,這樣的報道吸引觀眾,能引起社會的強烈反響,同時也體現了媒體人的社會責任和勇於擔當。其實“走基層”報道並不局限於報道難事本身,在反映難事的同時也能夠抓住人性的閃光點,弘揚基層真善美,傳遞基層溫暖,疏導民眾情緒,引導觀眾正確看待問題,積極應對問題。比如《皮裡村蹲點日記》在報道孩子們上學路難走的同時,更詳細報道了一年4次全程接送孩子的馬爾洋鄉基層干部的盡職盡責,背著孩子過懸崖的退休教師的艱難攀爬﹔《北京兒童醫院蹲點日記》除了報道馬子碩的求醫經歷外,更突出報道了91歲高齡至今依然出診的老院士張金哲的崇高。“走基層”報道以這樣的切入點正面引導,觀眾更受感動、更受啟發和教育、更能用積極健康的理性思維克服困難。另外,《新聞聯播》還有“走基層”回訪報道,真實反映問題解決的情況,讓觀眾看到了努力和希望,傳遞了正能量,輿論引導力較強。

2.原生態呈現真善美

《新聞聯播》“走基層”報道重真實、重細節,輕剪裁、輕喧嘩,保持著人物事件的原生態,全面反映基層現狀,真實展現基層人的普通情懷,引導人們真正了解基層、認識基層、幫助基層、建設基層。《父母“手工”幫助呼吸 延續兒子生命》中簡陋黑暗的居室裡,臉上布滿皺紋、頭發花白的老人,用粗糙的生繭變形的雙手有頻率地捏著“呼吸球”,床上癱瘓的兒子虛弱地呻吟等,這些原生態畫面視覺沖擊力強,真實展現了基層普通苦難家庭的生活,但老人不願放棄,母親用方言告訴記者:“太累了也不舍得放棄,舍不得。放棄了,他沒了。不放棄,看看,還能看得到兒子。”朴實的話語中透出一個母親對兒子的真愛,體現了普通人的骨肉親情,這就是平凡中的偉大。老兩口五年如一日的堅持與大愛,通過短短幾分鐘的原生態生活畫面的呈現,深深打動了電視觀眾,也引發了愛心人士的關注。這樣的畫面沒有修飾,這樣的話語絕無雕琢,真實呈現了普通家庭的生活,體現了普通人的情感,彰顯了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教育了電視觀眾。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