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手機新聞客戶端這個新興的新聞傳播渠道,越來越成為各傳統媒體、門戶網站和互聯網巨頭數字化延伸的一個重要戰略高地。用戶量的迅猛增長、各類手機新聞客戶端的層出不窮,都展現出其強大生命力以及在新媒體集群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從重視用戶體驗度的人性化設計、新聞資訊高度聚合、閱讀便捷和交互流暢、速度和深度四個方面對手機新聞客戶端的傳播特色以及其強大生命力的來源進行分析以期我們能夠對其有一個更加立體化的認知。
關鍵詞:手機新聞客戶端﹔人性化﹔聚合﹔便捷交互﹔速度深度
麥克盧漢認為:媒介即訊息,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訊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傳播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它所開創的可能性以及帶來的社會變革。 手機這個“年輕”的媒介正在深刻的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其由一個單一的通訊工具發展成為一個集通訊、無線網絡接入和獨立操作系統於一體的移動掌上智能終端。從1993年第一部智能手機的推出到2012年底全球智能手機用戶突破10億,智能手機的使用量和普及率都在呈乘數式增長。2012年11 月26 日,艾媒咨詢發布《2012Q3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季度監測報告》顯示,截至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已經達到3.3 億,環比增長13.8%。
與此同時,一些傳統媒體和大型門戶網站等傳播主體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迫切需要將自己的內容資源在其他平台進行延伸利用。因此,開發智能手機終端信息平台進入他們視野,手機新聞客戶端應運而生。客戶端平台不僅能夠使自己的內容資源得到二次利用,還可以搶佔新媒體市場、拓展盈利渠道、擴大品牌影響。同時,這個新生的事物也展現出了其強大的生命力。截至2013年3月,搜狐新聞客戶端激活用戶數已經超過9000萬,媒體平台刊物總訂閱量達約4億,網易新聞客戶端用戶數已突破7200萬,騰訊更是宣布其新聞客戶端用戶數已經突破2億。 如此巨大的用戶規模使我們難免會對其“魔力”產生興趣。本文就以網易手機新聞客戶端為例淺析手機新聞客戶端為何能夠在激烈的受眾注意力競爭中覓得一席之地。
網易手機新聞客戶端是門戶網站網易針對自身內容特色開發的新聞資訊客戶端,全面延伸網易門戶的品牌和資源,目前覆蓋iOS、Android、Symbian、Windows phone7等主流手機平台。2012年12月,作為最具價值的移動媒體,網易新聞客戶端在艾媒咨詢(iiMedia Research)主辦的“2012中國首屆移動互聯網拳頭獎評選大賽”中,獲得“最佳移動廣告價值媒體獎”。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3月22日上線的易新聞客戶端用戶到2013年初用戶總數已突破7200萬,日活躍用戶超2800萬。 如此強勁的發展勢頭說明了手機新聞客戶端必定有其獨特的生存“秘笈”。
一、 重視用戶體驗度的人性化設計
手機是帶著體溫的移動新聞媒體,受眾在利用手機獲取信息的同時對獲取信息過程中的體驗效果也越來越重視。手機新聞客戶端正是迎合了受眾重視體驗度的心理,進行了人性化、個性化的設計。無論是允許用戶對客戶端閱讀界面進行的個性化設置,還是用戶對分類信息的個性化訂閱﹔抑或是針對節省用戶流量而進行的自主性設置,都使用戶獲得了更加人性化的體驗,獲取信息的自主性和精准性也大大提高。
網易手機新聞客戶端自從上線以來已經進行了多次旨在提高用戶體驗度的改版升級,每一次的改版升級都能讓用戶體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喜悅和人性化設計帶來的體貼。首先,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設置閱讀界面,如用戶在瀏覽新聞時可以設置字體和字號,六種字體和四類字號充分滿足用戶對信息文本的個性化定制﹔閱讀時自由切換夜間模式和日間模式,在人體學上對用戶進行呵護,人情味十足。其次,自由設置圖片模式和離線下載。用戶可以預先設置圖片模式以應對不同的網絡環境﹔還可以在WIFI環境下對信息內容進行預下載,這就使得用戶能夠在脫離WIFI壞境時離線閱讀新聞資訊,最大限度的節省用戶流量。
另外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用戶可以自主訂閱聚合自己感興趣的新聞版塊,充分發揮“自媒體”個性化信息體驗的優勢。這樣不僅使其自身更加完善,而且使用戶可以更便捷的瀏覽自己喜歡的內容,節省了搜尋時間,使用戶對個性化、人性化的體驗和需求得到滿足,有效的加深了用戶的依賴度和忠誠度。
二、 新聞資訊高度聚合
手機新聞客戶端雖然是以手機為傳播平台,但其更像是一個龐大的媒體體系。首先,其信息容量龐大,內容豐富多樣,聚合了當今時代各個領域的新聞資訊﹔其次,內容形式多樣化,內容類型包含了文本、圖片、音視頻等多媒體傳播形式。這不僅可以滿足多層次用戶的需求,還可以一站式滿足用戶對富媒體內容的需求。
網易手機新聞客戶端的新聞資訊聚合了新聞、娛樂、體育、財經、原創等超過50個欄目。同時還有圖片版塊、話題版塊、微生活版塊。圖片版塊,匯集了當前熱點新聞和熱點人物的新聞圖片,包括熱點圖集、獨家圖集、明星圖集、體壇圖集和精美圖集等﹔話題版塊包括論壇精華和博客精選兩個欄目,針對不同論壇中的熱點精華和一些名人博客進行整合傳播﹔微生活版塊是對近期引起廣泛關注的微博原文進行匯聚整理﹔此外,客戶端內可訂制自己關注的城市新聞,目前支持訂制全國近300個城市的新聞。
其還是一個名符其實的“移動報刊亭”。可以訂閱北京、上海、廣東等12個省市的31份報紙,如北京的《北京新聞》、《新京報》、《京華時報》和《北京晚報》﹔河南的《大河報》和《鄭州新聞》﹔廣州的《廣州新聞》、《新快報》、《晶報》和《羊城晚報》等。通過將優質媒體資源聚合成適合方寸之間閱讀的圖文報紙,讓用戶隨時隨地獲取傳統報刊的信息內容。此外,網易手機新聞客戶端新聞內容大部分是來自國內各大新聞機構,真實性有了保証,再加上網易新聞編輯的篩選,這些新聞質量很高,足以讓讀者從一個門戶網站的新聞客戶端就了解到當下全部重要信息。
三、 閱讀便捷 交互流暢
手機被稱為“指尖上的媒體”,具有個性化的閱讀體驗、便利的信息獲取渠道和輕鬆的閱讀方式。手機新聞客戶端真正實現了通過“指尖的滑動”便可獲取大量新聞資訊的個性化信息獲取方式,用戶可以在任何離散的時間中、在任何通信區域內完成之前看報紙、聽廣播、看電視、上網的行為。同時,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產品不再是模式化、單向性的信息產品,而是一個社會化的信息分享和交流過程,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一部分。 手機新聞客戶端正是一個信息分享和交流的新媒介平台,無論是跟帖、投票、分享,還是意見反饋,都體現了其更加注重與用戶的互動以及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互動。
網易手機新聞客戶端在提高用戶閱讀便捷度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首先,客戶端界面有清晰的導航分類。左右滑動界面即可切換不同的新聞類別,還可以在瀏覽新聞的同時一鍵切換新聞和跟帖,方便快捷。其次,擁有強大的信息存儲功能。可以對感興趣的新聞點擊收藏以進行存儲,點擊“我的收藏”即可查看自己收藏的所有新聞,使用戶有了一個自己獨立的“信息倉庫”。第三,新聞資訊輕鬆搜。可以通過“搜索新聞”欄進行新聞搜索,便於快速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新聞信息,延伸了用戶的個人信息空間。
除了閱讀便捷外,網易手機新聞客戶端的跟帖、投票等互動功能也廣受歡迎,可將新聞和跟帖一鍵分享至網易微博、新浪微博等十個社交平台,更好地滿足用戶與朋友分享信息的訴求。其中,“跟帖”是網易的拳頭產品,“無跟帖,不新聞”成為了網易新聞客戶端的推廣語,頂貼、回帖、分享跟帖一體化操作,為用戶提供更多表達自己觀點和態度的機會。
同時值得關注的一點是,網易與用戶的互動還體現在對網友精彩回帖和精彩言辭的重視和採用。其中,“每日輕鬆一刻”版塊的內容幾乎全部是擷取網友的智慧言辭和精彩跟帖。例如2013年4月12日晚間版的“每日輕鬆一刻”就選取4條精彩跟帖、6條網友精彩言論揉合到欄目內容當中,這不僅可以豐富欄目內容,更能夠在無聲的交流中拉近與用戶的距離,讓用戶有一種創造內容的成就感,增加用戶卷入度和粘著度。
四、 速度和深度並重
手機新聞客戶端不僅給用戶提供了即時的新聞“快餐”,它還是一道精致美味的新聞“大餐”。不但追求“快”,而且追求“深”,讓用戶在快速獲取信息的同時對新聞事件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更加深刻的解讀。
網易手機新聞客戶端呈現的新聞資訊可以用快速精致和深度廣度來概括。首先,新聞資訊快速獲知。客戶端為用戶提供全天24小時滾動即時新聞資訊,同時,獨特的消息推送功能可以在第一時間免費向用戶手機推送重大新聞,不必打開新聞客戶端也能第一時間知悉時事,可謂是“秘書式”的信息通知。例如,2012年奧運會期間網易客戶端憑借其即時的賽事消息推送,在用戶數、活躍度和口碑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用戶無論身在何處,3秒內即可獲取賽事情況。根據網易新聞客戶端后台數據顯示,在奧運開賽的24小時內,網易新聞客戶端共推送包括“首金”易思玲、李娜出局在內的5條重大奧運新聞,有超過7成的活躍用戶使用網易新聞客戶端瀏覽了奧運資訊,總瀏覽量超過5000萬,與日常均值相比增長了近30%。 其次,快速定位用戶“足跡”。點擊“我的跟帖”即可查看自己的歷史跟帖以及關注過的新聞原文,更加方便用戶快速尋找自己的閱讀“足跡”。
網易手機新聞客戶端在注重新聞即時性的同時也不乏對新聞的深度性進行挖掘。首先,新聞專題。“網易專題”版塊幾乎每天都有專題報道,集聚多家媒體的報道和自身的內容資源,對熱門的新聞事件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深度挖掘。如2013年4月18日對NBA常規賽進行的專題報道,包括焦點對決、今日戰報、單項王、現場圖集等8個小版塊的46條文字新聞和33張現場圖片,且全部來自網易新媒體的原創,全方位、立體化的對這一賽事進行深度呈現。其次,評論。評論版塊匯聚了《南方周末》、《新京報》、《北京青年報》等眾多媒體對熱點事件的評論文章,集合多方觀點,更顯全面和深度。第三,其還有獨特的“易百科”欄目,用來解讀網友關注但是缺乏深入了解的各種議題,頗具深度。例如2013年4月6日《易百科:中國行政審批制度》,就是針對2013年3月14日《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中“把減少行政審批制度作為職能轉變的突破口”的提議,從“什麼是行政審批”、“中國行政審批的來歷”、“行政審批的改革”等方面對中國的行政審批制度進行詳細的解讀,使用戶能夠對中國行政審批制度的概念和發展有更加清晰、深刻的了解。
五、 結語
隨著傳媒業愈演愈烈的競爭態勢,內容競爭之外的渠道競爭也顯得尤為重要。傳統媒體的數字化轉型、網絡媒體的多元化平台延伸以及手機的更加智能化,使得手機新聞客戶端有了其誕生的沃土和生存的環境。雖然手機新聞客戶端還處在培育用戶階段,沒有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但是,其迅猛增長的用戶量足以說明其強大的生命力,獨特的傳播特色和巨大的市場潛力構成了其持續發展的動力。伴隨著自身的不斷完善和價值的不斷挖掘,手機新聞客戶端必將成為佔領手機桌面和“割據”新媒體市場的“一方諸侯”。 (作者系: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吳紅曉:《2012—2013中國手機媒體發展報告》,《傳媒》,2013年第2期
[3] http://www.sootoo.com/content/412121.shtml
[4]賈金璽:《紙媒“APP”轉型熱潮的冷思考》,《網絡傳媒》,2013年第3期
[5] http://tech.163.com/12/0729/16/87JID602000915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