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9期

中國社區報的發展歷程與困境反思【2】

范鬆楠

2013年11月14日13:26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二、對我國社區報發展困境的反思

首先,經營者對歐美社區報的運營模式、核心價值和成功之本存在認識上的缺位和錯位。社區報作為外來報種被中國報業重視,有外在和內在兩方面因素。外在因素是全球報業寒冬之際,歐美許多國家的社區報卻依然保持相對穩定的發展態勢。“1996年到2004年,美國日報數量總發行量均下降4.1%,而周報數量和發行量分別增加1.7%和8%。”[5]這種可喜的勢頭讓中外報業人士在苦苦尋找報紙發展方向時看到了希望。內在因素來自我國報業發展的自身演變邏輯。對廣告資源的嚴重依賴使我國報紙的競爭早已白熱化,為凸顯優勢,各主要報紙都積極尋求差異化發展策略。在機關報、都市報、財經報等其他類型的報紙市場格局已經相對固化的情況下,社區報的潛在商業價值被看好。與此同時,由於體制和文化原因,為普通民眾提供信息、娛樂和文化服務是我國報紙的傳統職責。十六大以來,“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原則成為中央在新形勢下對新聞宣傳工作提出的總原則與總要求。[6]可見,對於我國報紙經營者來說,社區報還具有換取政治資本的相對優勢。在上述原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報界“依樣畫葫蘆”的熱情被點燃了,只是對“彼葫蘆”何以成長壯大的深層原因有失洞察。

就社區而言,歐美國家的社區有著相當長的歷史淵源並構成其政治制度和文化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歐美國家對社區的共性認識始終以斐迪南•滕尼斯的“共同體”①的觀點為核心。在滕尼斯看來,共同體是建立在有關人員的本能的中意或者習慣制約的適應或者與思想有關的共同的記憶之上的。共同體的類型是在以自然為基礎的群體(家庭、宗族),小的、歷史形成的聯合體(村庄、城市)以及思想的聯合體(友誼、師徒關系等)中實現的。血緣共同體、地緣共同體和宗教共同體等作為基本形式,不僅僅是各個組成部分加起來的總和,更是有機地渾然生長在一起的整體。“共同體是一種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整體上,強大的、更加生機勃勃的共同體集中在農村地區。[7]20世紀以來,隨著西方公民社會的演進、睦鄰運動的推行以及城市化擴張,中小城鎮逐漸成為歐美國家社會生活的主體。“社區”的理念在這一過程中也被廣泛普及,並被視為文化傳承中的寶貴部分。同時,由於政治體制的關系,這些規模不大但數量眾多的小城鎮擁有較高的自治權。對共同生活空間及其事務的關注以及共同體的文化基因,都強化了這些小城鎮居民對社區的情感紐帶和價值認同。

就社區報而言,歐美國家的社區報不僅是社區文化的推動者和守衛者,而且其本身就是社區文化的一部分,這足以解釋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無報不成鎮”的獨特景象。歐美社區報的要義在於為某個特定區域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信息資訊和其他服務,並致力於提升社區的歸屬感。正如美國全國報業協會(National═Newspaper═Association)對社區報的界定,它是“旨在通過提供新聞和資訊的方式服務並建設本地社區、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打造社區紐帶的報紙”[8]。可見,歐美社區報關注的中心始終是社區而非單純的經濟收益,更確切地說,實現經濟收益是以社區報履行應盡的義務為前提的。美國北卡州《春泉希望行動報》的主編就坦言社區報需要盈利但拒絕把掙錢視為首要目的。[9]此外,在日常運營方面,社區報的管理者常常是對所在社區非常熟悉的人。如《春泉希望行動報》的主編就參與了社區中11項不同的組織工作。但一般來說,歐美社區報的從業人員並不多,甚至很多都是兼職,人力不足的弊端能夠被社區民眾主動參與彌補。在一些與社區關系密切的議題上,社區報是雙向傳播的重要平台。

全面審視歐美社區和社區報的關系后,我們不僅能夠發現其成功的根本,也可以為我國社區報的發展困境找到症結——過去10年,我國的社區報鮮有以為社區服務為己任的,刨除體制原因外,大量社區報只是借“社區報”的“新瓶”裝“牟利潤”的舊酒。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許多起初勢頭甚健的社區報,最后要麼出現都市報化傾向,要麼出現商圈化傾向(機關報化傾向是另一個問題)。

其次,我國尚缺乏成熟的社區形態和相應的文化理念、公共意識。盡管社區報的失利有經營者對該報種認知上的誤區,但更深層的原因是我國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社區形態,更遑論維系社區形態的文化理念和公共意識。作為最早將“社區”一詞引入中國學界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在其著作《鄉土中國》中,明確表示中國的文化理念和社會單元結構是完全迥異於西方的。類似於歐美國家的共同體觀念和社區形態在傳統中國社會中很難找到。同樣,西方社會中建立在個人權利基礎上的公共意識也不相容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帶有倫理和規范色彩的“天下為公”的理念。[10]學者王元化指出:“現在我們的社區還不是民間社會團體。民間社會組織的根本精神是自治,是市民或村民按照自願的意志自發組織起來的團體……我們現在的社區,在歷史傳統上與保甲制度有關。1949年之后,我們採取的是街道裡弄組織,它們都是區行政部門的派出機構或政權機構的延伸,實際上是政府的基層單位。它們是以貫徹上面的政治任務和領導意圖為主要目標。它們不是自治的、服務性的,更多的是管理、控制的功能。”[11]當前我國對“社區”的權威界定來自《民政部關於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意見》指出:“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目前城市社區的范圍,一般是指經過社區體制改革后作了規模調整的居民委員會轄區。”[12]可見,我國目前大力提倡的社區與歐美意義上的具有自治能力的社區完全不同,它是在大量“單位人”轉為“社會人”的時代背景下重新對基層社會組織進行管理的新嘗試。同時,需要強調的是,即使是這種意義上的社區在目前來看依然處於建設和完善的過程中,遠未形成成熟的社區形態。

由此可見,在我國社區建設民間化尚未成功的情況下創辦社區報,其命運可想而知。創辦者的熱情和呼號難以在現實環境中得到有效回應,卻備受市場競爭的壓力。於是,我國許多社區報中途改弦易轍似乎有了令人同情的理由。

盡管在我國社區報的發展道路上存在諸多問題和發展困境,但我們應該看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觀念的更新,社區報必將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城鎮化建設和互動新媒體技術為社區報帶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城鎮化建設將在廣闊的地域范圍內加速我國社區建設、拓展社區服務、強化居民與社區之間的物質和精神的聯系。這些無疑是社區共同體意識的基礎,有助於形成成熟且有朝氣的社區。互動新媒體技術一方面能夠為社區居民建立日常聯系、培養價值認同和公共意識提供技術支持,另一方面也方便社區報與其服務對象之間建立及時、便捷的溝通渠道。因此,有理由相信,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和對新媒介技術的開掘,社區報會隨著不斷壯大的社區重獲發展動力並成為推動社區建設的有益力量。(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2011級博士生)

注釋:

①“共同體”的德文為“Gemeinschaft”,但后來歐美學者引入該概念時使用的是“Community”,即“社區”,可見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

參考文獻:

[1]陳凱.透視加拿大社區報紙的繁榮[J].中國報業,2007(11).

[2]謝薇娜,孫琦琰.中國第一家社區報為何兵敗長春[J].傳媒觀察,2006(4).

[3]王玨.上海社區報生存態勢與發展策略初探[J].新聞記者,2011(1).

[4]http://newspaper.jfdaily.com/sqb/index.html.

[5]陳凱.“小的才是美好的”——分眾時代:美國社區報的發展良機[J].新聞記者,2009(8).

[6]鐘虎妹.中西社區報的產生、發展與同異[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7]斐迪南•滕尼斯.共同體與社會——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譯者前言部分第2頁,正文部分第44頁.

[8]胡凱.中國社區報的現狀及其未來[J].新聞實踐,2009(6).

[9]陳凱.一個千人小鎮 一份“迷你”社區報——美國北卡州《春泉希望行動報》觀察[J].新聞記者,2010(4).

[10]宮承波,范鬆楠.試論網絡文化建設中網民公共意識的提升[J].當代傳播,2012(6).

[11]於振輝.中國社區報為何“水土不服”?[J].新聞記者,2009(5).

[12]民政部關於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EB/OL].http://w

ww.sdpc.gov.cn/shfz/t20070607_140203.htm.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