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實踐》>>2013年第8期

紙媒試水微信的轉型實踐【3】

王 蕊

2013年11月18日13:24    來源:新聞實踐    手機看新聞

紙媒試水微信的危機意識

不過,對紙媒試水微信平台,有人產生了“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危機意識。

有媒體觀察者提出,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都是為人免費打工甚至倒貼錢。新浪和騰訊提供微博平台,騰訊又提供微信平台,雖然降低了傳統媒體試水的成本,但也將自己綁在了微博和微信的戰車上,等於是自己雇佣人力為微博和微信平台添磚加瓦。

目前,微信發送數量完全為騰訊所控制,而且並不向媒體開放深層后台數據,媒體無法掌握用戶的喜好、地理位置等,隻能望洋興嘆。你越依賴微信,那麼微信的發展或者政策對你的影響就越大。受制於人絕非好事。

此外,關於媒體品牌的塑造,到底是強化還是弱化,也有爭議。

微信要維持曝光率和到達率,就得不斷地發送信息,而且還要迎合大眾的口味。紙媒自身無法產生那麼多的內容,隻能轉載其他傳統媒體或者新興媒體的內容。這樣做的問題就在於,官方微信越是走向迎合受眾的道路,隻會讓受眾越發覺得傳統紙媒內容乏味。如此下來,雖然這個“讀者文摘”式的官方微信依然保有粉絲量,但其背后的那份紙媒,在品牌形象塑造上卻未必有好處。

紙媒倡導的“內容為王”,一時間被新媒體的“客戶為王”所推翻。媒體人張翼軫提出過不同看法,他認為,紙媒的盈利模式,簡單講就是“出售自己制作的資訊獲利”,無論是印在紙張上或放到網頁上,無論是通過發行還是廣告獲利,對於紙媒,不是“賣紙佬”,而是“賣字佬”。通過收費電子閱讀+廣告的協同道路,才是紙媒轉型新媒體的正途。《紐約時報》電子收費用戶超過紙張版用戶,新媒體年營收有望超過4億美元的近況告訴我們,隻要有好的內容,這條道路是有希望走得通的。

這也是紙媒在嘗試新媒體轉型過程中應該考慮的得與失。

(作者單位:錢江晚報)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